读周汝昌《谁知脂砚是湘云》
文章来源: 瑞冬2012-08-17 12:57:31

近读周汝昌先生的《谁知脂砚是湘云》一书。在阅读过程中,听到周先生去世的消息,倍感戚然。

 有人问过周汝昌,他一生最得意的考证是什么?周说就是考证出了《脂砚斋评石头记》的脂砚就是书中人湘云。我读的这本书,就是他这一发现的扼要总结。

 红楼梦版本很多,评者亦众。与其他评注者不同的是,脂砚是作者曹雪芹的同时代人,亲历了书中的好多事件,和作者关系至为密切。脂砚是何人,曾有多种说法。胡适曾认为就是曹雪芹,也有人认为脂砚是曹雪芹的叔叔,或好友。

 周汝昌从大量脂砚所写的评点中,从曹李两家的历史事实中,考证出:一. 脂砚是红楼梦中人物,亲身经历了书中的很多事件。二. 脂砚和作者曹雪芹非常亲密,是和曹雪芹一著一评的战友。三. 脂砚是女性,是曹雪芹去世前与之相依为命,去世后帮他整理遗书的人。读过曹雪芹红楼梦八十回后抄本的人都知道,湘云最终是和宝玉历尽磨难,重新相见,结为了夫妻,共同“著书黄叶村”。周先生由此猛然悟到这脂砚就是湘云。难怪当曹雪芹死后,脂砚整理遗稿,感慨万千地写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诗句。写出了“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同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这样的留言。

 周汝昌发现这一点时,还在北大读书。北大校刊破例第一次发表了学生的论著。上海文汇报随后转载,后又出版成书《红楼梦新证》。

 周汝昌指出,红楼梦写的是曹寅和李熙两家在雍正朝代遭遇的政治迫害史。曹李两家是亲家。李熙的妹妹就是曹寅之妻,也就是书中的贾母。宝玉是曹家的公子,湘云是李家的千金。他们才是从小青梅竹马的真正知己。所以小说第二十回,当宝玉一听说“史大姑娘来了”,立刻“抬身就走”,赶去见她。抬身就走四字,暗喻了湘云在他心中的地位。

 由于李家已遭雍正整肃,史湘云是“反革命子女”,所以湘云在曹雪芹的笔下写得相当隐伏。像元妃省亲这样的大事,独不见湘云的影子。原因就是她“政审”不合格,贾家不敢让她露面。

 曹雪芹的红楼梦基本上是写完了的。有阅读过的人所写的笔记和诗歌为证。脂砚在前八十回的评注中也多次提到“后三十回”的内容。然而为什么后三十回却没有流传下来呢,周先生认为还是政治原因。因为后面的内容里写了重罪之家的子弟被人得救的宝玉,写了重罪之家的女口被官府变卖却也被人救助的。两人竟然还结为连理。曹雪芹不敢将这内容公诸于世,怕引来更大的杀身之祸,因而后三十回只给几个挚友,如敦敏,敦诚,以及他们的少数好友看过。而今,这后三十回的抄本已不知湮灭何处了!好不叫人扼腕!

 周先生对高鹗的续本是极为痛恨的,認为它彻底糟蹋了曹雪芹伟大杰作的精神。周先生呼吁应该将高鹗这“败类”的后四十回扔进垃圾堆里才是。

 我书架上有两套红楼梦。一是文革时买的,有李希凡写的骂胡适是“帝国主义的走狗,买办资产阶级的反动文人”的前言。另一套是改革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三家评本红楼梦。以后一定去买一本脂砚斋的评本。

 如果哪一天,曹雪芹八十回后的抄本得以发现,这才是中国文学史上真正值得庆祝的大事。

 

 (13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