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少妇配趣谈
文章来源: 龙剑2007-06-07 17:02:50
去年,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将《人间重晚晴:杨振宁翁帆访谈录》一书的文稿交给了他合作过多次的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在今年1月22日出版了这本书。出版商对这本书作了如下的介绍:‘本书是二人结婚后在国内出版的第一本书,精选了19篇专访和评论,从各个角度真实记述了他们结婚前后的生活,并对杨振宁真诚的人生选择与坚守进行了回顾与评价。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杨翁忘年之恋”的真挚与幸福,体会到杨振宁独特的科学思想与人文关怀,并了解到其最新的想法与动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书收有近50张珍贵的照片,充分展现了不同时期这位科学大师及其两任妻子的独特风采。’
2004年12月24日82岁丧偶一年的杨振宁和28岁离婚两(三?)年的翁帆结婚,消息传出引起轰动,网上评论铺天盖地。一是因为杨是名人,二是因为男女年龄相差54岁有悖常情。记得当时有人仿照赵朴初先生在赫鲁晓夫下台时写某公三哭的样子写了某公三难,颇有调侃的味道,兹抄录于下:
见岳难:今朝娇客入翁家,喜得泰山亲敬茶。小婿芳龄多二十,难为启齿叫阿爹。
见妻难:春草昭阳复管弦(1),青丝白发共缠绵。英雄毕竟已迟暮,难敌夫人狼虎年。
见儿难:三祝华封自不空(2),梨花满树沐春风。娇妻抱出佳儿日,难认爹爹叫太公。
注:(1)见唐 王建 《宫中调笑 》
(2)传说尧巡视到华(陕西东部),华地的封君(部落首脑)给他三句祝福的话:富,贵,多子孙,后 来华封三祝就常常用于婚礼上的贺词。
不管怎样,多数人认为婚姻毕竟是私人事务,套用一句禅语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须外人置啄,时过境迁,事情也就渐渐平息下来了。不料两年之后,该书的出版又重起波澜。在下不大明白杨翁二位为什麽要把一群新加坡的记者对他们的采访谈话所写成的报道重新结集出版。思来想去似乎有这麽几条理由:一是要证明杨老先生在书中讲的‘我觉得百分之七八十的报纸上、杂志上和网上的评语都是正面的。只有百分之一二十是负面的,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的。’。二是书中讲到一名署名平路的女作家的文章令他们动了气。她对于老夫少妻这件事情非常不赞成。这个不赞成,杨老先生还可以理解。可是她用了非常尖刻的话在骂他们。所以他们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子,06年初联合在一份周刊上发表反驳文章,引起瞩目。后来,她又有一个文章,他们就没有再理了。现在想想还不妥,因此就出了这本书再来理一理这位女士。三是杨老先生烈士暮年壮心未已,虽然难能再写出当年震撼世界的论文(夫人当然更不行了),但也不甘就此泯灭,不妨模仿影视明星自我炒作一番,以吸引公众眼球。这些自然是在下以小人之心度杨老先生君子之腹,未必正确,不过杨老先生觉得‘百分之七八十的报纸上、杂志上和网上的评语都是正面的。只有百分之一二十是负面的,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的。’未免自我感觉太良好了。报纸杂志如何在下不清楚,但是网上的意见只要上网一查就可以知道。在下在google上搜索《人间重晚晴:杨振宁翁帆访谈录》时,看到仅新浪网就有评论两千多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统计一下正负面的比例,这个样本不小了应该有较可信的代表性。有些评论在下觉得太过分了,简直在谩骂,实在不应该。下面一位网友对该书的评论在下认为比较公允,转录在此:“杨振宁翁帆的‘忘年恋’ 纯属于他的私事。但他是名人,哪怕是他的私事也容易影响到社会各个阶层,那就不能说他每做一件事都是正确的和提倡的。但愿他的‘忘年恋’只适合他,但不要影响到社会,如果都做‘忘年恋’的事可就有麻烦了。还是提倡适龄婚姻好。”
老夫少妇配的现象古今中外都有,虽然并不多见,但一经出现往往会引起轰动,可知此事与常情常理相差有多大。上面讲的是华人,下面讲讲洋人。现年84岁的美国超级富翁——美国“84木材公司”创始人乔·哈代5月5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市再次走上红地毯,迎娶了一生中的第三任妻子。然而令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他的第三任新娘竟是一名年仅22岁的女郎。这对新婚夫妻的年龄相差了整整62岁,将许多美国人惊得目瞪口呆。哈代22岁的新婚妻子名叫克里斯汀·乔吉,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附近的马森镇,她和前男友生有一名3岁左右的男孩。克里斯汀是在哈代名下的一家温泉疗养场所工作时和哈代相识、然后接受哈代求婚的。
尽管美国有很多年长富翁迎娶年轻妻子的例子,但新郎新娘年龄相差62岁却非常罕见。克里斯汀嫁给足以当自己祖父的富翁哈代,在她的家乡马森镇引起了轩然大波。马森镇阿多夫酒馆女主人坦娅·金说:“我认为年龄并不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有一颗心。”然而坦娅的丈夫安迪却抱着另外的看法,他对记者说:“这简直是个超级玩笑,你拥有钱,你就可以买到年轻的女孩当妻子。”坦娅的侄女罗尼特·莱格伦评论说:“我从电视上看到了他们俩,她看起来就像他的孙女,不,像他的曾孙女。”克里斯汀21岁的中学同学、目前正在匹兹堡大学读书的米根·科伯特说:“在初中时代,她就说过会和一个拥有很多钱的富翁结婚,但当时她是以玩笑的口吻说的,老实说,许多女孩都曾梦想过嫁个富翁。但我绝没有想到,她竟然喜欢老年人。像我这样的年轻女孩嫁给一个84岁的老翁,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但如果她真的爱他,我也认为没有任何原因进行反对。”
据克里斯汀的朋友称,克里斯汀曾对他们说,她是真心爱上了哈代。克里斯汀的一名前老板特里·赛路拉尔说:“她说他是她遇到过的最奇妙和最善良的人,所以年龄对她并不是问题。”。而据马森镇居民称,哈代送给了克里斯汀一辆保时捷汽车,许多人都猜测,他们的婚姻可能签有婚前财产协议。
看了《洛丽塔》吗?它的港译片名真是很酷,叫《一树梨花压海棠》。语出苏轼诗:“十八新娘八十郎,白发苍苍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指“白头老人”,“海棠”是“红颜少妇”,用一个暧昧的“压”字,酷到家!梨花”压“海棠”,历来用于比喻老夫少妻,“梨花”为白色,喻指银发白须的年老丈夫;“海棠”为红色,喻指红颜年少的妻子。
再来讲讲古人的老夫少妇配的趣事。北宋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和柳永齐名,都是擅写慢词长调使之开拓发展的代表人物。张先还是上承花间婉约,下启苏轼豪放的重要人物。据研究苏轼是在宋神宗熙宁五年外放到杭州任通判一段时间,到熙宁六年张先组织了湖杭词社之后才开始填词的,也就是说张先和苏轼是在师友之间。张先的《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名句,有人称他张三中,他却认为不如称他为张三影,因为他最欣赏自己的作品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剪牡丹》,两个无字隔得很近,似有些问题,所以一作“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但前者意境显然好于后者)。
张先年轻时就很风流,也不知从哪认识了个尼姑庵中小尼姑,有段时间那可打得火热了。小尼姑住的画阁是建在水池中间的,估计也是老尼姑怕小尼姑经不住诱惑,自己就住在画阁的必经之处,年纪大了,我警醒着呢,看你们这些个公子哥们有什么办法。日防夜防,可还是扛不住小尼姑已经芳心暗许,小尼姑想了个办法:她将梯子放下让张先从梯上通过,天天夜半三更,哈哈,就算看完了月亮,老尼姑还是发现不了。但这事是偷偷摸摸的,两人总担心吊胆。后来张先怕日久曝光,干脆就不再来赴约,悄悄远走他乡。本来始乱终弃是才子们的专利,对张先没什么,只苦了小尼姑相思成灾。张先听说小尼姑想他都想疯了,表示了深深的内疚,于是就以小尼姑口气填了一首《一丛花》以表情怀:“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远,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思细恨,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后来张先从南方到首都,听说文坛老大欧阳修想见他,便到欧府送贴子拜访。欧阳修听说是张先来访,慌忙中将鞋穿倒了就跑出门来迎接,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欢迎“桃杏嫁东风”郎中。郎中不过是一个司局长级的干部,但是他的名气大到连部长都对他肃然起敬。工部尚书宋祁(也是一个文史专家,新唐书的主编之一)专程登门拜访,说求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先听见了,出来大咧咧地回答:‘原来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呀,请进请进’全然没有对上司的敬意。
张先的官运不佳,直到退休也还是一个郎中,退休后就住在杭州。但是他的寿命很长,一直活到89岁。虽然年已耄耋,却充满青春活力,一点也不显老态。不仅组织诗社和时任地方长官的苏轼一帮年轻人酎唱和,而且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当时苏轼一帮年轻人去闹新房,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于是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是白色的,海棠则是鲜红娇嫩,这不摆明了说你一白发老头儿娶人家红颜少女,是“老牛吃嫩草”嘛。里面还来个“压”字,更狠,暧昧得让现在人都觉得脸红。苏轼真够损的,但张先非常豁达一点个不在乎。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位老人家到85岁时色心不死,居然又纳了一个小妾。苏轼照样还写诗调侃他:“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意思说,你老人家年纪这么大了,还不是要让人家守寡麽?不过张先心态还是很好,好象和了首诗,意思是说懒得搞这么多,我老人家只找个把就是了。呵呵,不错,老而弥坚。
张先生活在封建时代,和现代人的价值观不同,像王献之的侍妾桃叶和苏轼的侍妾朝云,未必认为自己不幸。同时那时候女子社会地位低下,被张先纳为小妾的两个可怜的姑娘即使万分不愿意,也只能服从命运的安排。但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女权较高国家,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翁帆和克里斯汀为什麽也走老夫少妇配这条路呢?这是令人寻味的。可以注意的是这两位年轻女子有一些共同点:第一她们都是再婚或有同居史的;第二都是女方主动的;第三对象都是名人。所以杨老先生在书中说翁帆没有心计,在他人看来就有当局和旁观之别。当年有人挖苦说翁帆想弄个政协委员当当,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她可以成为美国公民(也许可以是特邀政协委员?),但是在书中她确实已自封为杨老先生的私人助理。在下请书友们研究和赐教这类女子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