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網友,挥一挥手:从吴案话题引起,说说教育孩子的问题 的帖。
文章来源: 成长2008-11-25 08:00:35
揮兄,抱歉了,我不茍同。
試想您那十歲的孩子:
1.
初到陌生地,語言不通在孤獨無助的情況下,最渴望的是什么?
是要有朋友(人是群體的動物,友誼能幫助你建立自信找到自我)。但您的一道圣旨無情地剝奪了他的渴望。這給十歲孩子所造成的心理創傷可能會影響他一生。
2,
不讓孩子交自己同宗的朋友,給孩子傳遞的信息無非是:自卑的民族
試想一個不認同,并否定自己文化的人,他能在眾人面前站立的住嗎?特別是男孩子。
這給孩子在人格特質上所造成的扭曲是他要花很久的時間來調整的。
就連一半黑,一半白的奧巴馬在成年后都會將自己的姓改回他黑人父親的姓氏,為的就是找回自我。
3.
您以為孩子不叫中國人為朋友就能杜絕民族劣根性嗎?
非也!
因為他仍生活在“中國人”的家庭里,外加從小(0-6歲)的啟蒙教育使他基本上已定型了。
4,
中國人的父母可以為孩子犧牲一切,什么都做,但最最重要的一點:“教導孩子做自己”則是殘酷地奪去了。
這也是許多的華人的后代缺乏自信的主因。

我們在外形上,無論你刻意或不刻意,你都無法擺脫亞裔的外觀,而一個人想要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和展現出來的最根本的是:站穩你的根基唯有站立的住的人才能最大程度的融入社會發揮你的潛力和能力!

這是我的粗見,與揮兄討論。
我這里現在已將近半夜12:00,要去休息了,有帖明早再來回。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