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歌手杨海涛声震美国洛杉矶
文章来源: 北奥2008-10-05 11:05:18


天籁之音, 残奥歌手杨海涛声震美国洛杉矶

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盲人歌手杨海涛的一曲《天域》在“鸟巢”的夜空响彻寰宇,现场9万多名观众为之而震撼,电视机前的全球观众为之而惊叹. 杨海涛是一位盲人, 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昨天他随艺术团一道来到了美国洛杉叽。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以温情感人的编排感动了整个世界,其中杨海涛演唱的《天域》更是受到各界的好评。站在“鸟巢”中央,杨海涛从嗓子里流淌出天籁之音, 从心灵深处湛放出的生命之音迷醉了观众,也感动了全世界。而当他深情地说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到的是——爸爸,妈妈,和你们”时,现场的不少观众已是热泪盈眶…… 

有人说看残疾人表演不够人道, 也有人说看残疾人表演心里不好受, 昨天当我参加了由洛杉矶美中文化协会举办的欢迎晚会, 近距离地与这些表演艺术家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在一个舞台上表演的时候, 我看到了这些年轻人漂亮的外表, 也感受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却完全没有感到他们是残疾人. 十几个美丽的小姑娘坐在那里, 秀丽又恬静, 脸上绽放着喜人的笑容, 身上散发着青春的活力. 只有当她们开始用手语交流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她们是聋哑人.

也许是因为在北京残奥现场聆听了杨海涛的歌声, 我对这位歌手情有独钟. 也就走上去轻轻地坐在了他的身旁. 杨海涛的个子不高, 失明的双目让他也永远地失去了英俊潇洒的外表. 他很少说话, 更多地是用他那双格外机敏的耳朵聆听着. 看得出他的人缘非常好, 几个姑娘在轮流地照顾他, 为他添饭加菜.不仅是唱歌声音好, 就连说话杨海涛也是磁力十足, 很有吸引力. 他对我说: 残疾人出门在外就是一个团队, 一个整体. 你是我的眼睛, 我是你的耳朵, 他是大家的腿和手. 他们到外面演出都是自己搬运道具, 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 说话间, 几个男男女女的队员一起去洗手间, 聋哑人带路, 盲人跟随, 架拐和坐轮椅的还要有人帮忙, 这种你帮我, 我扶你的场景让我们常人无不为之动容.

在大家的掌声和期盼下杨海涛终于走上了舞台, 与残奥闭幕式不一样的是他的周围还有八个聋哑伴舞. 他的第一声就让全场惊呆了, 声音的穿透力极强, 感染力极大, 第二句就让苏醒的观众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我想我们真有福份, 能近在咫尺欣赏如此美妙的声音, 能感受这穿过心灵的天籁之音. 杨海涛不但嗓子好,而且有超常的听力和惟妙惟肖的模仿力。残奥会开幕式演唱《天域》时,杨海涛所增加的一段英文歌词演唱,让许多外国观众都赞叹他发音纯正,堪称具备新闻播音员的水平。

    事实上,他是那个夜晚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之所以能用纯正的英文和各种语言演唱,背后则是艰辛的付出与不懈努力。为了达到用外语演唱的完美效果,杨海涛学习的办法令人难以企及。因为看不见,他只能靠听。白天人多声杂,海涛就在每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一个人打开录音机,一遍遍仔细倾听发音,细悟每一个音节和语气,然后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牢牢记在心中。无数个深夜的刻苦学习,杨海涛带给世界一次次非比寻常的感动—— 他随团出访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各种语言演唱当地名曲,让观众为他的惊人记忆力和模仿力连连叫绝…… 

    杨海涛是快乐歌者,在整个欢庆会上他始终微笑着,一如他的歌声,让人感受到对生命的赞美和对人生苦难的快乐解读。虽然先天失明让他的视觉世界一片黑暗,但他的心灵却充满了光明与快乐。打小喜欢音乐的海涛有着与生俱来的歌唱天赋。11岁的时候,他就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中获奖。而为了谋生,他小学毕业后就到职业学校学习按摩,18岁的时候凭借按摩的手艺,一边打工养活自己,一边学习声乐。现在的海涛,一面在天津盲校学习按摩,一面随着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外出演出,生活快乐而丰富。

    站在杨海涛面前不足五尺的地方, 我再一次近距离地聆听他的《天域》,内心仿佛涌动着一种震撼——音乐可以让黑暗不再孤独,让生命不再缺憾。

有一种声音,能抚慰孤独心灵;
有一种声音,能温暖寂寞人生;
有一种声音,能让你热泪盈眶;
有一种声音,能让那春花绽放。
请聆听,盲人歌手杨海涛, 为您歌唱:
请记住,盲人歌手杨海涛, 心声回荡:
轻轻地, 你抚摸着我的脸庞,
静静地, 把温暖散在我身上,
虽然我看不到你的身影,
可是我知道, 你就在我的身旁.
轻轻地, 树叶在微风中歌唱,
静静地, 远处飘来阵阵花香,
虽然没见过你美丽的容颜,
可是我知道, 你就在我的身旁. 

以上仅仅是欢庆会的片断, 今晚在洛杉矶 Pasadena Civic Center 残疾人艺术团将为我们献上一整台美伦绝唤的艺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