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燕京啤酒,不想二锅头:燕京啤酒和红星二锅头背后的故事
文章来源: 饶舌2005-05-18 05:53:27

楼下看有人也喜欢燕京啤酒,突然想到一些往事,写在这里。


燕京啤酒和二锅头是大学聚餐的时候经常点选的项目之一,那时候学生穷,想和白酒也舍不得花大钱,结果就选中了二锅头。我一直很容易得到白酒,而且都是名酒,所以看二锅头特别不顺眼,看我的同学们喝得兴高采烈,就在心里面说:瞧你们那小样,是没喝过好的吧。我吃惊,二锅头在北京人生活里的地位,不仅是作为生活消费品的,更是作为那时候的一种文化。就像冬储大白菜一样,是一个时期特有的文化。

二锅头在我看来简直就是酒精兑水,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二锅头度数都很高的,经常喝得是六十度的,既然是酒精兑水,当然别指望真喝出什么酒味来,不得不期待高度数能有高酒味了。

北京二锅头中的名牌叫做红星二锅头,它的长址就在现在的SOHO现代城边上,在我出来之前,我也住在那附近。我搬到那里的时候,红星二锅头酒厂还没有拆迁呢。白天不觉得什么特别,一到晚上就嗅出味来了。每天夜里2点左右是最恐怖的时候,好像往外出渣子呢,。满天腐臭的味道。我就纳闷,从来也闻不到酒香,净嗅着垃圾的味道了,这厂子够抠门的了,怎么就不能打开几罐子好酒让我们嗅一嗅呢。不到半年厂子彻底停产了,搬迁协议早已签订。搬迁的结果是他们得到一栋宿舍楼,就挨着原厂址建立起来。又过了一阵,SOHO开始兴建,它建设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建成之后会声名远播,建成之后才知道SOHO开创这个开创那个,不过SOHO还没有卖完我就出来了,看到SOHO的消息重要是从网站上。


说到啤酒,依然要追溯到在学校的那些日子,喝白酒是罕见的,因为价钱太贵,也因为其实很多人喝不了白酒,没办法同乐。喝葡萄酒是奇怪的,尽管很优雅,实在不实惠,结果最好的选择是啤酒。比起那些真正能喝的,我简直叫做不能喝啤酒,我记忆里平均一次消费啤酒的量就是大半瓶,大概到瓶脖子以下一寸的地方。不是怕醉,是因为那时候已经肚子胀了,喝不下啦。可是我看有的同学在那里斗酒,可以各喝十几瓶,不知道那些人肚子是什么材料做的。

后来毕业了,聚餐的时候还是啤酒,我记得在学校的时候还经常在燕京啤酒和五星啤酒之间选择,可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好像就没有五星啤酒什么事了。有的时候我们会挑一些老外牌子的酒,但是很少,不知道为什么,记忆里好像从来没挑过青岛啤酒,尽管我们一直相信那是全世界最好的啤酒。再后来知道燕京啤酒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突飞猛进,五星啤酒好像是被谁收购了,是不是丢失了自己的品牌了。再后来知道,青岛啤酒濒临破产好几回,股票在股市里的表现很不好,根本不是燕京啤酒的势头。青岛啤酒的国营企业的老总们就知道朝党母亲喊,青岛是举世闻名的品牌,总不能就让它这么垮下去吧。结果每次得逞,国家已经好几次大批量投入挽救青岛啤酒。不久前我还看到关于青岛啤酒的争论,很多经济学家批判这种拯救模式,放言:不如让青岛啤酒见鬼去吧。

到美国来以后喝了各种各样的啤酒,总觉得没有一款抵得上燕京啤酒。所以回过头想会感慨很多,燕京啤酒是怎样的一个奇迹啊,八十年代以一个无名角色登场,靠换酒瓶子赢得回头客,跟五星啤酒争得不相上下,忽然有一天,硝烟散尽,不仅五星啤酒不在话下,青岛啤酒的中低端市场份额也被燕京啤酒侵占了。

中国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神速发展,让我们有幸见证很多无名鼠辈变成大腕的事件,很有意思。联想几天前关于dell和IBM之争,不得不慨叹这个世界变化快。多少名角已成昨日黄花,而更多的崭新的名角粉墨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