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出这样的市长吗?
文章来源: 一片碧绿2007-06-10 18:53:12

200211日当选上任后,布隆伯格发誓把全新的工作作风带到纽约市政府。

没有自己的办公室
走进纽约市政大厅,人们会感到吃惊:市长布隆伯格居然没有自己的办公室。他把原来的一个大会议室改成了开放式的办公场所,自己则坐在工作人员当中。这里不像政府衙门,更像是华尔街的一个交易厅。“墙是障碍物,我的作用就是挪开它们”在布隆伯格雷厉风行的管理下,市政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时代》周刊评价说:“布隆伯格给纽约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在地铁里碰到布隆伯格,对纽约市民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在拥挤的车厢里,布隆伯格经常找不到座位,只能站半个小时回家。布隆伯格上任第一天就乘坐地铁,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不过是在“做秀”,但他一“做”就到了第五个年头。布隆伯格认为,乘地铁既省钱,又可缓解市中心交通拥堵,还是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而且他还可以了解交通部门的工作情况,也化解“9·11”后市民对地铁安全的忧虑,可谓一举多得。

布隆伯格自掏腰包,拿出6900万美元作为竞选资金,最终胜出,当选为市长。布隆伯格说:“正因为我是自掏腰包竞选市长的,所以我的政策才不会被竞选资金的投资者所左右。”当上市长后,他自愿放弃政府给予的优厚薪水,只拿象征性的1美元年薪,这在美国历史上也写下了颇有色彩的一笔。

 

布隆伯格身兼传媒大亨、金融家、信息技术人员等多重能力,竞选胜出后则多了一个市长的头衔。他拥有布隆伯格资讯公司(也译为彭博公司),该公司为仅次于英国路透社的全球第二大信息公司,拥有8000名雇员,年收入24亿美元。布隆伯格新闻社(彭博新闻社),现在全世界有82个办事处、1200名记者和编辑,提供包括经济、商业、政治和体育在内的各种信息。布隆伯格还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电台、电视台和网站。

 

当布隆伯格自前任市长朱利安尼手中接棒时,纽约还沉浸在‘9·11’的伤痛中。他就任后,从降低犯罪率到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各种努力:消除60亿美元的赤字;刺激各城区经济增长;改革教育制度,突出中小学基础教育;通过在餐馆、酒吧禁烟和降低噪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设立投诉和咨询热线,增进与公众的交流……
布隆伯格就任纽约市长三年后,美国《时代》周刊将他评为全美最佳市长之一。随后他又竞选连任,他说,他想做的事还很多,四年是不够的……

 布隆伯格的故事令我浮想联翩,盼望中国也能出这样的市长。

遂而又生出了一连串的疑问,这可能吗?

1,中国有人用钱买官,他们更想当的是“官”,而不是干事。

2,市长都是任命的,真想为老百姓干事的人,有竞选的机会吗?

3,即便有竞选的机会,他能被选上吗,怀疑他动机不纯,认为他出风头的人多半会占多数。

4,当了官的,对豪华办公大楼往往感兴趣。岂有办公条件往低里降的?

5,即便市长想简化办公条件,五个副市长同意吗?他的秘书干吗?他一个人能决定吗?

6,市长乘地铁上班,老百姓会围观,会造成额外拥挤,会影响社会秩序;

7,市长乘地铁上班不安全,常年如此,保安人员负担太重;

8,市长乘地铁上班,令全国乘小车有专职司机的同级领导难堪。他们会怎么议论,舆论七嘴八舌,最后还是孤立了自己。

9,市长乘地铁上班,给那些上访捣乱份子可乘之机,方便了拦路伸冤,会给国家抹黑;

 

行不通的理由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