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逸事18:闲聊美国的性文化
文章来源: 云易2010-05-05 12:37:55

中国人生活离不开“吃”,美国人离不开“性”。在海外居住长久的人,应该对此有所感受。所以中国是“食文化”,美国是“性文化”,这是早已被普遍接受的文化差异现象。

在中国夫妻中,据我个人所知,无性婚姻并不是很稀罕的事,而美国人,普遍而言不要说夫妻,就是单身,也不能长久地的生活在“无性”之中。在性生活的享受上,美国人虽然没有读过毛泽东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名句,但却深谙毛的精神,在性生活上绝不拖沓含糊。

比如谈恋爱,美国人如果约会两三次之后还没有上床,就会觉得是在读一篇主体散乱的文章,读不下去了。婚姻中,一旦性生活出现不协调,美国人也很难妥协,要不离婚,要不各自寻找自己的性伴侣,各自都绝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

总之,要“只争朝夕!”

美国人性生活不但频繁,还很有创意。两个人久了,自然会有才思枯竭之日,于是去“群众”中寻找新生力量,搞一个“三人同乐”(当然我不认为这种夫妻占是美国人的大多数,但绝不是稀有之事)。不过,这些“新生力量”一般都是女性。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女性之间更容易亲密的缘故(西蒙·波伏瓦早就宣称女人天生就是同性恋)?还是因为男性完全无法接受和另一个男人共享一个女人?

除了家庭偶尔要来点“创意”之外,还有社会上的集体性聚会。很多民间自发组织的“狂欢派对”都是以性为目的的。这样的聚会,自然不会在主流媒体甚至报章杂志上公开,而只是存在于“地下”的人际关系中,属于西方社会的“亚文化”。看过汤姆·克鲁斯主演的“ Eyes wide shut ”就知道这样的现象的实际存在。

个人以为,西方人在性上的开放和生理上的原因分不开。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现实,就是和中国人比,西方人不但体质较强,在性方面成熟也相对较早,消退的晚。都说美国人看上去比中国人老,但根据我的观察,西方人的确成熟很早,但另一方面他们的青春期很长,所以他们其实也衰老的晚(即使有些西方人看上去很老了,但却仍然精力充沛,是很多同龄的东方人无法相比的)。正因为这个在人生中跨度很大的“青春期”,使“性”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才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美国人在性方面成熟早,也是青少年的性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这个,我在“青少年问题”一文中有所提及):青少年性侵犯,性犯罪,以及少女怀孕,等等,令美国人头痛不堪。

其实曾几何时,西方人是很压制性的,和中国人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基督教把性定位原罪,中世纪在宗教的统治下对不轨的性行为惩罚也很严重。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 19 世纪)也是臭名昭著的对性的残酷压制时期。然而,由于西方文化同时有理性科学的存在,西方人还是能最终在理性上认识到尊重人性的重要,并能从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近一个世纪以来,在科学精神的带动下,西方文化对性的研究非常深入,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对性的研究都很发达。一般人也早已懂得正视人的性需要,不再像一个世纪以前那样“谈性色变”了。

记得刚来美国不久就看了一个电视节目,是一个 70 多岁的老太婆(她叫 Susie),专门讲性。她也并不是性学专家,估计是因为曾经是护士,性知识比一般人更丰富一些。她的节目主要是讲如何享受性生活,如何注意性生活的安全等等(记得她还介绍了中国道家的一些房中术的技巧)。一个小时的节目,每次到半个小时时,都会有一个固定专题:打开百宝箱。这个百宝箱装饰精美,里面有花样繁多的性玩具。每次,节目主持人都会介绍一种新的玩具。最有意思的,是看见如此慈祥而彬彬有礼的老太婆,手里拿着生殖器模样的玩具,嘴里再侃侃而谈性高潮,的确使人忍俊不住。

除了这样的专题节目之外,很多娱乐搞笑的电视节目都离不开性话题。总之,“性文化”在美国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最后,我还是要落脚于我的“美国逸事”第一篇“话说开水”的观点:体质的不同在很多方面确定了我们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这个性生活上的差异也不例外。我认为中国人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西方人的性生活方式。当然也没有必要刻意回避,“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人生原则。更重要的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健康的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