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逸事8:口音与民族自信
文章来源: 云易2010-02-01 12:47:02
大凡留洋海外的中国人,如果不是语言天赋特别好的,都为自己的口音苦恼过。美国,就像一口专做大杂烩的锅,里面什么东西都有,口音也不例外:中国口音(Chinglish),日本口音,印度口音,阿拉伯口音,欧洲人相对好一些,但也免不了,意大利口音,法国口音,等等。
英语不是一门简单的语言,尤其发音,和汉语有天壤之别。我们的发音器官,从小适应了母语的发音方式,要从新适应一门全新的语言,决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能说到别人听得懂,就应该很骄傲了。然而我们很多同胞对自己的口音特别在意,生怕让人听出自己是中国人,说不好时竟至于羞于开口的地步。可在美国多年的生活中我发现,其它有些国家的人却一点不在乎自己的“乡音”,有些甚至故意不纠正,就是要你认出他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是否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有关系呢?答案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如何,这个自信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些的。
在所有的 “口音榜样”中,我认为首推法国人和印度人。
先说法国人。也许是因为法国人觉得,当初滑铁卢之战败纯属拿破仑运气不好,否则现在世界上流行的,绝对是法语,于是法国人对英美文化的流行很不“感冒”,很不情愿说英文。实在要说,那一定要带着一点法国味,让人听得出来他们是法国人。法语和英语的很大的一个差别在R,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发音,动用的也是不同的发音部位。客观地说,对所有的其它国家人来说,英语的“R”比法语的“R”,发音难度小的多,由此可以推论,法国人要说清楚英语的“R”音,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我个人也接触过英语说得好的法国人。但有些时候,我发很多法国人其实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口音,非要把英语的“R”音念成法语的“R”。更不必说其它的爆破音如“T”,“P”,等等,法国人都不在意保留自己的法国风味把他们都念成类似“D”“B”的音。
印度人和法国人的口音有类似的地方:爆破音都发成非爆破音。再加上很多元音的不同,说快了后,几乎成了另一种语言,非常影响交流。而印度人说英语还偏偏很流畅,非常快,不管你听得懂还是听不懂。记得在公司工作时,印度人比较多,每次吃午饭,我的一个美国同时就面红筋涨地提到他根本听不懂和他合作的那个程序员的英语。
如果说某些法国人说出法式是出于有意(主观臆断),印度人好像倒不一定是故意。对于印度英语,我可以理解的是,可能由于两者都是拼音文字(如同法语和英语),两者的发音可能有冲突,所以很多辅音和元音都干脆被印度人发成了印度语的发音;但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印度人说英语的条件,和中国人或其它非英语国家不一样:由于长期是英属殖民地,印度人是从小就是在英语的环境中总长大的,如果注意纠正,拿出中国人普及普通话一样地精神,我相信印度人的英语会是全世界的非英语国家中说得最好的。之所以说成这个样子,大概还是由于印度人根本不在意这个问题。
说这两个例子,是想传递一个观念:学语言的目的,不是作语言学家,而是交流。只要能让人听懂,有点口音没有关系。好多中国人托福GRE考高分,到了美国来开不了口,简直寸步难行。还有好多在美国的中国人,其实做得比法国人和印度人还好,但由于是完美主义者,处处还是“开口难”(现在的年轻一代不一样了,尤其是上海人,英语发音出国前就已经非常好了!)。所以,同胞们一定不要害怕自己的口音,只要语法通顺,发音80%准确就行了。大胆开口,交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