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的大山大水(1):安营扎寨太平洋海滨
文章来源: 772007-05-19 07:46:27


西雅图远眺

“ 死丫头 ....... ,死丫头 ....... ” 年迈的中国老人对着大海声嘶力竭的呼喊着。父亲的呼喊虽然没有唤回与水手私奔的独生女儿,却让这个美国西北部滨临太平洋的小渔村以Seattle(死丫头)闻名于世。不知道是这个传说故事让西雅图走上了自由化(liberal)之路,还是因为西雅图的自由化,才产生了这个传说?


一个古老沉船上发现的锚

西雅图是一个开放、新潮、能够容纳新生事物的美丽城市,每年举行的同性恋大游行和裸体游行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的。但是,我这次横跨美洲大陆来西雅图,既不是来看游行,也不是来领略西雅图的自由化和新潮的,我是与我妹妹一家共渡国庆节长周末,共同享受美国西海岸大山大水的自然风光。距离西雅图 3 小时以内车程,有三个著名的国家公园: Mont Rainier National Park, Cascade National Park, 和 Olympic National Park 。这次我有幸去了其中两个。


Olympic National Park

安营扎寨太平洋海滨
我妹妹也喜欢摄影,而且还有一帮喜欢摄影的朋友。为了给我助兴,她这次特别邀请了另外四家朋友同去奥林匹克国家公园拍摄。拍摄风光片不容易,只有在季节、光线、云彩、景色等等各种因素都十全十美的条件下才可能拍到一张令人满意的作品。为了保证成功,我们这次在奥林匹克公园内安营扎寨,住在太平洋岸边的 Kalaloch 海滩露天营地。我们要细细地看,慢慢地品,好好地拍。


Kalaloch Beach, Olympic National Park

清晨赶海
与平时相比,退潮时的大海最温柔、最慷慨,这时候看海别有一番风味。平常淹没在海水中的大片平坦沙滩,现在都坦露在人们面前。起早来拾海货的人们都光着脚,沿着海水退去的痕迹,寻找着大海的赏赐。与平时灼热、松软的沙滩不同,这时的海边没有一丝暑气。沙滩象缎子一样光滑,像镜子一样反光。赤足走在海边,脚下的沙子不软不硬、不沾不陷。潮水不时涌上海岸,轻轻拍打脚踝,带着沙子从脚面上滑过,凉嗖嗖的十分惬意。


4th Beach, Olympic National Park


挤满了海鸥的沙滩

海鸥和其它海鸟也绝不会放过这个觅食的好机会。他们成群结队飞翔在人们头顶,搜索着每一寸海滩。有时还会大声恐赫人们,与人们争抢着潮水退下后留在沙滩上的海鲜。  

水洼寻宝
在海潮的不断冲刷下,礁石旁常常会见到大小不一的水洼。小的只有几尺见方,大的如游泳池一般。这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潮池 (Tide pool) 。退潮时,很多海底生物会留在里面。海星、海葵、牡蛎等附着在礁石上的生物,形态各异,色彩绚丽。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看到寄居蟹等海洋生物。蹲在水边细细观察,这些看似植物,却是动物的神奇生物,随着潮水的涨落,不断地变换着形状:绿色的海葵在潮水来时象花朵一样绽放,紫红色的海星也会通过伸缩变形,不断变换位置。


海滩礁石


Tide pool, 4th Beach, Olympic National Park



海水退去后露出五颜六色的海星海葵

能看到这些神奇的海洋生物还要感谢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有效管理措施。公园有明文规定,游人不能随意拿走公园里的海洋生物,既使对允许捕捞的海洋生物如某些鱼类,在种类、数量,和捕捞工具上也有严格规定。

神圣雪山

Mont Rainier国家公园拍照,是期盼很久的事,也是这次来西雅图的主要目的之一。从远处看Mont Rainier,那常年为白雪覆盖,在夕阳下呈现出粉红色的主峰是那么诱人,那么神圣,甚至使我产生对它顶礼膜拜的冲动。看到这座华盛顿州的雪山后,我忽然能理解西藏人对雪山、对湖泊那种原始的、疯狂的崇拜。

 

Mont Rainier National Park


 

 

 


 

 令人遗憾的是,此行并没有让我拍摄到一幅满意的Mont Rainier的照片。Mont Rainier太高了,高到常常被云雾遮挡,使人难得见到一面;Mont Rainier也太大了,大到你在她身旁时无法见到她的全貌。我心里知道,这些都是借口,真正失败的原因是这座名山曾经被太多的摄影大师们拍摄过。在有限的时间里,无论我从什么角度,选择什么背景,采用什么构图,都无法突破前人的思路和效果。认输吧,我对自己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