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与阅读
文章来源: 江入大荒流2007-12-19 20:24:25

昨天对我而言是特殊的一天。

很晚才回到芝加哥,在Union Station外等公交,我几乎一落座就睡了过去,清醒过来时已经快到家,侥幸。城市夜的灯火过分美丽,一点一滴我全部错过。下车的时候,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坐很长时间的公交,从西北角的学校,跨越大半个北京城,到城市的最东边,看一个人。每到周日的晚上返校时,情绪就异常低落,尤其是经过繁华区域,流光溢彩的灯火更是让心里的荒凉无所遁形。我在生活里总是兴高采烈的,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可我的文字不知为什么总是过分忧郁。不喜,实在是不喜。

我好像又离题了。

其实我是想说说公交车。

一年半以前我卖了车,之后我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交。搬到芝加哥之后,住在靠北的林肯公园,上下班花在公交车上的时间大概有一个半小时。车程长,第一周很不适应,头晕恶心想吐,听什么音乐都不管用。第二周,我开始随身携带一本书,从此,公交和阅读,时光交错,意外地,不适的感觉也无影无踪了。

这个月读的是”The Kite Runner”实在是太煽情了害我在公交上掉了无数眼泪还得拼命地掩饰。上周某日车行至Grand时,我还沉浸在故事中,忽然有人拍我的肩,我回头一看,是位年轻的女士。大概是看到我的红眼眶,她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故事太令人伤心了,我读的时候也哭得很厉害。我问她:你知道同名电影已经上映了吗?她说她知道,但她觉得也许不会有书那么好。之后她就下车了。

读书其实是一种挺隐私的审美行为,可我这样赤裸裸地把它暴露在公众面前,竟然也不觉得难堪,许是因为私底下认为周围全是陌生人,再安全不过吧。

有些时候,文字的力量真是可怕。比如看到书里HassanAmir说: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我的耳朵里全是轰鸣,甚至引起了胸腔的共振。说实话,通过一本书,而开始了解一个国家,了解一种全然不同的文化,文字承载的东西真是超过了我的期望。

仔细想想,其实搭公交一点时间没有浪费,反而增添了如此愉悦的阅读。不用太多,一天有一小时就够。想想自己的阅读书单,我觉得很幸福。

我的下一本书是“The Master and Margarita”,一直想读迟迟不敢碰这回算是一个挑战。如果你碰巧在公交上见到一个中国女子手捧《大师与玛格丽特》请装作不认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