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和阿凡达
文章来源: texas20062010-09-09 12:41:44
加拿大华文女作家张翎是我喜欢的作家。 她的小说余震我去年就看了,当时读完后很久,女主人的经历还在我脑海中久久不散。她还有一篇更早的小说叫做“雁过藻溪”,写浙江乡村的风土人情丝丝入扣,感情经历令人难忘, 比《余震》写的更好。事实上,早在2006年,她的“空巢”就获得了矛盾文学奖, 在我看来, 张翎的语言优势是细腻真诚,她的现实主义风格巧妙的融入在时空转换和文化冲突里,写出的小说角度新颖,主人翁的经历现实,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然而,现在让她名声鹊起的却不是茅盾文学奖,而是冯小刚。
 
冯小刚为了向北川地震致敬, 将电影名称改成“唐山大地震 ”。 这样一改,更容易引人注目了,但是本来的故事却完全承担不了这样的大题目,可惜,在票房的召唤下,完全没有人顾得上文不对题这样一个基本常识了。 该电影上映没几天,就展现了票房价值。 现在已经过了5亿人民币的关口,往7亿奔去。该片立刻有了3D多维版,推进了中国电影科技化,于是媒体说该片是国产片成功的PK了阿凡达,激动的将两部影片相提并论。

我想,从小说的文艺角度,张翎的专业写作和导演JAMES CAMERON的原著PK应该是个平手,从语言和心理描写上甚至于略高。至于票房,阿凡达全球影院收入至今27.67亿美元,还有1.44亿的美国本土DVD碟片收入, 投入也比唐山大地震多的多,长的多,比起来很不公平,就不要比了。 但是从电影制作,思想性和人文性方面比一比, 是不是有可比性呢?

从制作态度和视角比。 导演卡麦隆从1997年拍摄“泰坦尼克号“以来, 12年磨一剑。他在采访的时候说,“科幻片能使历史兴奋起来”。 可见,他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创作自己的电影的。 阿凡达的细腻精彩的画面,令人拍案叫绝的精致想象,令人目瞪口呆的恢宏场面无一不是他的钻研结晶。电影讲述的是地球人和外星纳米人争夺资源的故事, 是站在人类的宏观角度拍的。

冯小刚曾说:“在拍电影之前,我绝不会从形式上考虑这电影有没有什么意义,让人悟出什么。我认为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取舍一个片段最重要的是它是否吸引观众。”可见,让电影有意思,更受群众喜闻乐见是冯小刚的重点。 唐山大地震的主人公在天灾面前,经历被母亲抛弃,家园被毁,颠破流离的生命,后又喜得重逢的独特经历,无可奈何,却绝对是引人入胜催人泪下的。该片的点睛的文眼是他在海报上的一句话, “23秒,32年”。这种从一个普通女孩的一生折射命运的沧海桑田,令人动容, 但是, 这毕竟是一个人的情感经历。 这部电影, 是站在微观的视角拍的。

从对人性描写的角度比。 人,之所以为人而充满了人性的魅力,是因为道德品格的力量。 这包括自我牺牲,忍耐,坚强,同情心,同理心,意志力,创造力,尊重他人以及敢于爱而努力寻找爱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一定是讴歌人类美好的情操和道德规范,探索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自我解刨的勇气。阿凡达做到了这样的探索和讴歌。

大地震本来也可以做到的。 陈道明的角色就大有文章可做,母亲的角色也可以挖掘以下,但很可惜,冯小刚白白浪费了很多机会,镜头用在报流水帐上了,一转眼,女主人公就长大了。 整个成长过程,你看不到人性的光辉, 但是可以看得到大地震的重创。

如果有人咯吱你,你会笑。 如果有悲伤苦痛的事情,你就会哭。如果榔头敲在膝盖下两寸, 就会有膝跳 --- 这一切是生理反应。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良好的引导了观众的生理反射, 全场泪如雨下。 但是人还有精神, 有好奇心, 有良知,有探索真理的愿望, 这一点,阿凡达满足了我们。 事实上观众还从电影里看到了大爱,大勇,大是大非和大和谐。 所以,这是从立意到手段完全不同的电影。
 
媒体将这两部电影因这票房的缘故放在一起说事,太不公平了。 建议媒体应该引导观众将唐山大地震和同其类似的优秀世界电影比:“放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 “平民窟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和 日本电影“入殓师”(Departures)比。 那些同样是描述个人经历看命运人生的主题。 这样的比较,对冯小刚来说才是尊重,公平,真实,有意义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