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ALWAYS YOUR LITTLE GIRL - 写给父亲
文章来源: 陈默2012-06-11 19:46:48

我一贯信奉“血浓于水,亲情为天”,“百善孝为先”也是我为人的准则。虽然身边亲友常夸我是个孝女,可是,和父母的恩重如山、深爱无边相比,我做得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2006年,我在文学城动笔的第一篇文章是 《天涯共明月:记我的父亲母亲》。但那也只是一个小小片断而已,远不足以表述我对他们的感激、依恋、祝福。

相比于我母亲的开明思想和人文气质,我的父亲倾向于保守和传统。这么多年来,母亲让我的心放飞,是基于她自己的理念和生活观,而父亲,更多的是由于爱而包容我。我的父亲,其实有着强势而有魄力的性格,所以,这样的默默宽容,让终于明白的我,更觉得心疼和感激。

我虽不是反叛而不羁的孩子,但回头看看,也有不少不按理出牌的行为:中学早恋、大学的选择与父亲的期望大相径庭、离家远行、毕业不回家乡、与比自己更加unconventional的爱人闪婚、放弃事业生娃娃、再放下一切漂到美国……

在父亲的期望中,我应该少年时努力向上、读名校、学建筑;在大学遇到心仪的、学业更出色的男孩子;共同出国深造,学业事业更上层楼;水到渠成后,成家生子、安居乐业。当然,这个蓝图是我根据一些言谈片段拼接而成,父亲从未强加于我。在我描画了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后,父亲也依然鼓励有加,只要,我是一个正直而快乐的人。

父亲十年前来美国和我同住了五个月,那是多么快乐的一段时光啊!父亲常常在灯下给母亲写信(妈妈身体不好,不堪长途飞行),细细描述女儿生活的点滴。我们玩了附近一些地方,去了加州家庭团聚。可是,当时有一些外在的压力和不顺......如果,我有今天的气魄和能力,不让任何人、任何事RULE MY LIFE,我可以为父亲做得更多、更好。多年来,愧疚和沮丧,总会在不经意中淡淡浮现,永远,永远……无法释怀。

父亲很为我在美国的打拼而自豪,虽然,女儿只是资本主义大机器上的一枚螺钉而已。我们公司在国内的点滴消息,父亲都要为我剪报,或是在电话里告知。我给他带回去的印有公司标志的小玩意,不论是挂历、杯子、钥匙链,他都如获至宝。我如果上了公司内部的报纸,也会寄给他,父亲都戴着老花镜、查着字典细读,虽然,那些都是公益活动、多元文化之类的劳什子玩意。

父亲也远远地为我担忧着,理工出身的他,觉得没有专业心里不踏实啊。父亲在我这里的时候,看我虽然有两个大书架(现在有三个了,呵呵),但全是闲书。他小心翼翼地说:“你真的丢了专业了啊?”唉,在美国,我第一个学位潦草解决、第二个学位辍学告终,真是愧为在大学校园长大的孩子。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让他们放心。每两周把生活的点滴写在信里、附上相片给他们寄去;每年用有限的假期回去陪陪他们。

近年来,父亲身体并不那么好,家里永远对我报喜不报忧。所幸的是,侄女长大了,悄悄给我通点消息。可爱的小侄女说:“孩子对父母的健康应该有知情权,所以我告诉孃孃,但孃孃不要担心。”

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鞭长莫及的游子,除了祝福祈祷,除了常回去看看,还能做什么呢?

儿子回国工作前,我告诉孩子姥爷的情况,让他有机会去南方出差渡假时多去看看。后来在另一次闲聊中,说到今年的渡假计划,我说秋天回国,冬天也许去一次欧洲。儿子说:“时间够,就每年多回国两次吧。欧洲,总是在那里的啊......"

我非常欣慰,儿子承传了我和他爸爸的生活理念,永远,把亲情和亲人放在首位。

去年,买了这两张卡片 - 80岁的生日卡给母亲(虽然还要等两年);小狗狗跟着大狗的父亲节卡片看得我心都化了,但太扮萌了,不好意思寄去。今年给父亲的礼物是一本厚厚的影集,放满了儿子毕业典礼的家庭相片。我仿佛已经看见,父亲微笑着看了一遍又一遍的样子......


正如卡片中写的:“I AM ALWAYS YOUR LITTLE GIRL. ” 爸爸:父亲节快乐!

爱您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