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天才
文章来源: 陈默2008-12-04 19:30:07
想到这个问题,是昨天蔷薇提到对布拉格的向往,我说去年差点要去,并提到我还有一个梦想之地是印度。

很巧的是,逛到旁白的园子,她正好在介绍电影《Slumdog Millionaire》,她说:“从小印度对我就充满了诱惑, 那个遥远的古国常常让我情乱意迷,常梦想着有一天会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到那儿......”

我当然要和知音握手啊,于是她又介绍我看奈保尔的《An Area of Darkness: A Discovery of India》。

更巧的是,我刚在一本杂志上,看过新出版的奈保尔(V.S. Naipaul)自传的简介。当时掩卷唏嘘不已,很想写一篇读后感。但感恩节一忙乱,加上吃了太多火鸡,不仅肚里被塞住了,脑子也完全塞住了。那本杂志也暂时找不到了。

奈保尔绝对是一个天才。一个出生于特里尼达的印度劳工家庭的苦孩子,一个拿到牛津奖学金的优秀生,一个写了29本书、得了诺贝尔奖的资深作家。但他的个人生活,用自传作者的话说,是“cruel and unusual” 。

他在牛津时结识的同窗女友Patricia,后来成为他的妻子。两个同样出生贫寒家庭的苦孩子,却并没有相濡以沫。奈保尔很快就厌倦了Pat的拘谨、寒酸,开始出入风尘之地。但Pat却无怨地为奈保尔牺牲了一生,不仅照顾他的生活,而且辅佐他的写作事业。

据说,Pat的牺牲和付出不仅没有让奈保尔感激,反而让他在心底非常恨她,因为Pat看到了他最软、最弱的一面。后来,奈保尔有了长期的情人,一个美丽的拉美女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着三人行的关系。

奈保尔对情人也并不是呵护有加的。曾因为情人的出轨(还是怀疑她出轨,我书不在手头,记不清了),打她打到自己的手彻底肿起来。而这个情人,也死心塌地地跟随奈保尔多年。

最终,奈保尔彻底抛弃了妻子和情人,她们只能从报纸上得知奈保尔的近况。

再后来,奈保尔在九十年代(他是1932年出生)又与一位巴基斯坦的知名女记者(43岁)一见钟情,并很快结婚。

当然,关于他不寻常的故事还很多。杂志上侧重介绍了他的感情生活,我也就八卦一下。

联想到,有点才气的人多半有点不寻常吧。大天才没有见到过,小天才倒是领教的。惊喜、仰慕、佩服的同时,是无奈、压力、挑战……

又想到去年旁白搞民调,问大家欣赏什么样的男人。朋友们把她的园子挤得水泄不通。

下面是我凭直觉的快速回答:”看到这么多姐妹的意见真的很受启发。尤其同意EVA说的,爱情就是‘为同样的挣扎,同样的苦痛,同样的热爱,同样的关怀,两个人相伴一程,彼此欣赏,彼此挂念。’。

这一程是长至一生,还是短短数日,要看缘分了。

自己欣赏的男人是这样的:正直、有魄力、幽默。充满热情(对工作、对生活、对女人)、不轻言放弃。还有最重要的:要有明亮的、孩子般的笑容。我对不会笑的男人没有任何兴趣。”

看来,我的心之深处是杜绝天才的。可是,有着明亮的、孩子般笑容的人,会笑容依旧吗?

瞧我这杂七杂八的,一条线拉得无头无脑的。算是写给自己吧。

(DEC 04,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