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人士如何看待马英九兼任国民党主席
文章来源: crn20052009-09-06 06:30:39
  王昆义:开场白

王昆义


  大家好,很谢谢各位牺牲假日前来参加这场论坛,有几个前辈为了这场论坛,特别从南部赶上来,显然大家对马英九兼任国民党主席的议题深感关切。

  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到底是一种宿命,让他不得不为,还是有某些的“阴谋论”在内,这是我们无法猜测的。但如果以他担任“总统”才刚满一年的时间,就迫不急待的要把辅佐他当选的吴伯雄请下去,显然有某些不得不为的一面。

  这里,我想可以把马英九迫不急待的想要兼任国民党主席的因素,归纳成以下三个面向来进行思考:一是责任政治,马掌握行政权之后,立法权仍在王金平的手中,使得他的党虽然已经完全执政,立法系统仍然无法充分配合他执政的需求,这是促成他尽速要兼任党主席的主因。

  二是政党政治,国民党毕竟是一个大党,在威权体制时期从来没有发生“以党领政”,或“以政领党”的问题,如今党掌握在吴伯雄的手中,吴伯雄虽然表面上完全力挺和配合,但吴伯雄超越不了国民党旧势力的牵制,使得马英九想做出一些新气象的政策,无形中遭到旧势力的牵制,这是马必须兼任党主席不得不为的一面。

  三是两岸政治,马英九执政以后,两岸关系虽然有很大的开展,但都只是集中在经济面向,政治面向仍未触及,即使马尽量限缩在这个层面,但在遭到民进党的杯葛之时,国民党的反击力量似乎显得薄弱。马英九可能并不想让行政系统直接去面对民进党的杯葛,所以他必须兼任党主席,以党的力量去跟民进党进行政治的论述与竞争。

  在这三个面向之下,所有的问题看似国民党的家务事,但对于台湾政治发展、两岸关系的前景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是值得大家讨论的地方。下面先请赖怡忠提出看法。

  赖怡忠:马兼党主席
      是为了全面掌控整个台湾的权力基础


赖怡忠


  主持人、各位敬爱的朋友,今天这个题目很有趣、也非常有意义。我本身是属于绿营的人,我从绿营角度、或就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

  对于马兼任党主席的动机与原因,马有自己的讲法,他自己说要全面负责。就外面来看的话,应该是马要全面掌控整个台湾的权力基础,因为他除了行政之外,也想通过党掌控两大权力:一是通过党掌控立法委员,以及党作为选举机器所涉及的权力分配的主控权与主导权;二是掌握国民党与大陆之间的各种接触管道。

  马掌控国民党后,权力集中造成他负担的责任更大,以后党所有的事情都要马负责,这与2005年马担任主席的情势、对他的要求完全不一样,他不可能再不沾锅。而首当其冲会遇到的就是县市长提名问题,其次是党产问题。此外,马兼任党主席后,还面临一系列的党内权力斗争问题。

  马要处理与胡锦涛见面的现实上的困境与困局
  马能否走出困局完全要看胡锦涛的作为与思考

  在两岸关系上,我刚刚说马想要全面掌握两岸关系所有接触管道,因此出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即未来国共论坛中马的角色是什么?过去国共论坛是由国民党主席去大陆,与对方碰面,而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后,马能去国共论坛吗?事实上大家都认为,以现在的情况来讲,马是去不了的。

  因此,就会出现国共论坛是否虚化的问题。我觉得这也是马要马上处理的。除了国民党自己里面有关权力分配上的问题,马上就要处理与胡锦涛见面现实上的困境与困局。马英九能否走出困境,完全要看胡锦涛的作为与思考。

  两岸关系会有一个盘整现象
  但盘整之后会进一步交往

  过去国民党各种势力向大陆络绎不绝的情况,可能会随着马英九兼任党主席而有某种程度的收敛,但这不代表马在两岸交流上要采取停止的态势,而是会要求国民党各路人马各凭本事、各显神通,第一要先向马输诚报告。只有先向他报告,从大陆回台之后,所获的成果才有实践的可能性。

  因此,马兼党主席初期,两岸关系会有一个盘整。马英九通过这个盘整过程,使两岸各种交流及两岸交流所附带的利益,能够回归到马英九权力集团的手里。盘整完之后,两岸可能会有新一波、更进一步的交往。

  施正锋:马英九兼任党主席的动机


施正锋


  如果拿国民党与民进党比较,民进党上台时面对三个三角习题:一是一般所谓的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民进党赢得“总统”选举,勉强得到行政权,但面临如何调和司法、立法的问题;二是行政部门内“总统府”、行政院、部会间的三角关系;三是府、院、党团三角关系。现在国民党没有这样的问题,或者问题不突出。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认为,马兼任党主席的动机有三个:第一,跟当时阿扁一样,就民主机制来说,就是责任政治,如果不能掌握党权,面对党中央挑战怎么办?第二,像当时阿扁一样(但马这个担心不太大),当时扁选上“总统“时,其实他不太想当党主席,但是在考虑到连任问题时,他又担心谢长廷跟他挑战,加上谢长廷又放话说,现任者不一定代表党会再提名,所以扁不得已要自己做(党主席),马也可能某种程度有这个问题;第三,也有可能是要打击本土派,防止未来政党板块万一崩盘或再次裂解的时候,那些可能是李登辉吸收的那些人,不管王金平也好、吴伯雄也好,这些人到最后是不是会合流。

  在这三个可能的动机中,我觉得应该注意第一个动机。站在民主机制来讲,过去国民党是以党领政;民主化以后,党政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我们看一般民主国家分总统制与内阁制,总统制就是党政分离,党是选举机器,谁晓得现在美国民主党、共和党党主席是谁?但是好像国民党的党产还那么多,加上过去的传统,要一下子党政分离或党政分际,好像不容易。

  因此,接下来,党要怎么办?阿扁的时候,黄昭堂就曾反对扁担任党主席,他的作法有一点像双首长制,行政院长可以当挡箭牌,目的是爱护陈水扁。蓝营内部也有人这样讲,希望马不要去当箭靶。

  我认为马英九担任党主席是不得已的做法,就是不希望党来牵制他,所以要自己来控制党中央。

  除了刚刚提到的连任提名,或者打击本土派的考量外,就两岸关系而言,马兼任党主席至少有两个考量:一是控制国共平台──不论马目前的大陆政策是积极或消极,最起码他要控制国共平台;二是更极端来说,如果马的企图心够,说不定他会希望在连任之前,积极思考访问大陆,接着取得诺贝尔和平奖,自动变为连任。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

  绿营自顾不暇
  没有制衡马英九的着力点

  至于绿营要如何因应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后面临的挑战,我觉得好像绿营没有着力点、也没有着手的空间,因为一方面这是国民党的家内事,另一方面绿营也自顾不暇:先不说独派与蔡主席、也不说扁与蔡,绿营内部派系都尚未整合成功,我觉得绿营没有任何见缝插针的空间。

  郑文灿:马兼党主席的原始动机
      是为了走出目前的执政困境


郑文灿


  刚才两位先进讲的我大部分都同意。这次马英九兼任国民党主席的背景,他说要让行政与立法更紧密的合作,也就是说,他要更大程度来主导整个立法院的运作,这看起来就是要把党和政的主导权拿到自己手上。以国民党的传统来讲,国民党来到台湾之后,并没有所谓集体领导的传统,都是一元化的领导,马英九是回到从前。

  有人说马与扁走上同样的路,其实有一点不太一样:扁2000年当选“总统”,2002年7月推动党政同步,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行政与立法的运作,二方面是为了总统大选的准备。而马英九08年5月当选,在09年兼任党主席,就某个程度上来看,是一年来的执政困境,让他认为必须把权力更集中、更一元化,才能够走出困境。这是他的原始动机。

  当然马还有其他动机。我们可以来分析,像国民党确实有老人政治的传统,透过党机器的分配,的确会产生元老政治的现象。这次马兼任党主席,某个程度上也有淘汰党内元老派的意义,包括吴伯雄所代表的元老政治。

  在两岸关系方面,马也希望透过兼任党主席,拿到整个两岸政策的主导权,包括国共平台的主导权。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即面对在野党的竞争,不论马英九想不想站在第一线、要不要沾锅,实际上他都是责任政治最后的承担者。所以他兼任党主席之后,就要从第二线跳到第一线,没有什么回旋空间;在政党与政党之间,他就代表国民党。他说要“完全执政、完全负责”,是比较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要面对民进党的竞争,不论行政或立法政策的好坏,马英九都要负完全责任。

  马兼党主席对宪政体制的影响

  马兼任党主席后,可能会有多层面的影响。最大的影响当然是宪政体制,因为国民党在立法院占3/4,目前的行政部门,马刘体制其实就等于马英九体制,因为刘兆玄并没有在党内拥有实际的权力基础。

  所以当马英九跳到第一线,他要掌握立法院,某个程度上来说是总统透过党的指挥权控制立法院的运作,其实蕴含总统滥权的危险。我们以前说一党独大,现在马的权力被放大;以前国民党执政时代虽然以党领政,但是直接由总统来指挥立法院的情况不是那么常见。这次马兼任党主席之后,很显然他对立法院的运作会有强势的主导。未来所有重大事件,马不管透过党、透过政,他都必须在第一时间表示态度。所以在宪政体制上,实际上已经成了完全总统制,他必须负完全责任。

  未来政党竞争会更明显

  第二是对政党政治的影响。马兼党主席,表明马英九不可能做一个全民“总统”,也不可能做一个诉求团结、诉求超越政党利益的“总统”;马代表国民党,只代表一个方面的民意,不代表全部,未来政党竞争会更明确,中间没有模糊空间,民进党要面对新的国民党竞争的体制。

  马势必会被迫做更鲜明的两岸立场表达

  第三,马兼党主席,影响最大的应该在两岸关系。以前,马在指挥国共平台方面遇到很多状况,包括北京用国共平台的运作,让国民党内部的领导菁英产生“竞标效应”--也就是分别向北京交心表态,来获得某些政治上或经济上的利益,这些情况造成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有点失控,马有看到这个情况。

  因此,马兼主席之后,势必要对台湾社会说明他能够掌握整个两岸关系的进程。期间,马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即他到底是以“总统”的身分、或主席的身分来面对。因为大陆是“独裁体制”,台湾即使党政合一,马还是要面对在野党的监督。所以,马如果用党主席的身分、变相回避总统的身分与对岸互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台湾的民主体制,在野党和舆论一定会严厉批判。

  我认为,马兼任党主席之后,国共平台被完全弱化的可能性不太大。北京希望国共平台架构化,在这个架构下,容许在野党或民进党有一点对话空间,而不是把国共平台弱化或无形化。因此,马兼任党主席之后,国共平台会以新架构方式存在,这也是对两岸关系最不确定的挑战。

  假如完全按照北京的剧本,马兼任主席后,马也许在台湾拥有进一步的主导权,但马在面对北京时就没有回旋空间,对政治问题谈或不谈、主权问题该怎么处理,都会被提早端上台面,不可能按照他所规划的第二任才谈政治议题。因此,马兼任党主席之后,在两岸关系立场上,势必会被逼迫做更鲜明的表达。

  如何面对两岸新局势
  是民进党的重大挑战

  对民进党来说,马兼任党主席之后,将面对一个实质上柔性的威权体制。马拥有行政与立法两个部门的主导权,加上国民党拥有庞大的党资源,民进党是否能有效制衡国民党,特别是两岸政策上新的发展,是民进党最大的挑战。

  民进党一再主张要取消或让国共平台无形化,但到目前为止北京没有接受,反而进一步要把国共平台架构化。虽然大陆在国台办内成立政党局,要加强与民进党的互动,甚至在国共平台下留一个空间给民进党,但这个架构不符合台湾的民主体制。民进党应该如何因应、如何有效制衡这个新局势,确实是个重大挑战。

  陈景峻:马兼党主席是选举布局


陈景峻


  马英九兼任党主席的影响与挑战,可以从几个面向来看。第一个面向,马英九为何接国民党主席?虽然有人从过去一年党政运作不顺利等层面来看马兼党主席,但更深一层来看,我认为,是为2012年总统大选布局,马自己操控党会觉得比较安心,因为如果拥有提名权的国民党系统掌控在另外一个主席身上,立法院系统马又无法控制住,会对他的连任构成危险。

  马除了开始布局“总统”选举之外,也在布局今年底的县市首长,以及明年底的直辖市长选举。比如说,郝龙斌要连任,台北县势必会延任,台北县未来会是谁?大概不外乎朱立伦这辈;台中县市是谁?大概是胡志强;高雄县市是谁?吴敦义很有可能。因此,现在马已经开始布局,如果马操盘的县市长和直辖市长选举结果都非常满意,2012年就稳操胜券、稳如泰山。这是他第一个面向的考量。

  掌控党内的主导权

  第二个面向,刚刚前辈也讲过,大概也是为了摆脱党内大老的一些纠葛与牵制。比如荣誉主席连战、主席吴伯雄,利用国共平台及与胡锦涛见面等,通过对两岸策略的运用来牵制马英九。另外,立法院系统也摆不平,马也不满意,很多法案没有过。马英九认为他的整个政策受到牵制,因此一定要把党权拿在手上,避免王金平、连战、或吴伯雄在党内或立法院的操控或控制。

  “内阁”改组和权力布局的考量

  再来,内阁改组的时机。我们一年来一直在谈,包括民进党也在谈,大概谈了100多次!但马一个都没动,除了卫生署长是自己下台之外,其他都没动,这可能是马英九担心在权力未稳固之前进行“内阁”改组,会动摇内部权力结构,加剧内部纷争。

  等到马兼任党主席及权力进一步巩固之后,如果刘内阁的指标性民调没有提升,“内阁”会做一番改组。换句话讲,接党主席也是内阁改组、权力布局的重点;“内阁”改组恐怕会在马接任主席之后如火如荼进行,农历年过后,应该会是内阁改组的时机。等到县市首长、立法院、直辖市市长、内阁改组都完成后,马会取得完全的控制权。

  除此之外,马英九也慢慢在组成自己的团队。《财讯》说马近亲繁殖,慢慢将自己的团队安排进立法院系统、行政院系统、国营事业。马兼任党主席,近亲繁殖这个举动更会强化。

  民进党还在内耗和虚耗
  根本无力因应马兼党主席之后产生的变化与挑战

  至于两岸关系,马英九是不是想藉着国共平台来取得发言权、或利用国共平台与胡锦涛见面、塑造完成一些统一的大业等等,这些还有待观察。

  但是,面对台湾政治、经济慢慢倾向“一中”,以及“外交”与经济被弱化,民进党几乎没有什么办法;从517、518民进党游行、静坐的动员与结束来看,根本无法对马政府和国民党构成压力,让民进党的支持者非常伤心。现在民进党内部在大陆政策上又自我矛盾,没有一套说词,没有办法一致对外,甚至会不会对民进党造成再次的伤害,或小小的分裂,或者地方山头更盛行,都还是问题。

  民进党目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大陆政策问题,可能要等到明年党主席选完后才能处理,可是这样太晚了。不晓得明年蔡英文主席会不会继续选,但是民进党内确实有一股新系与非新系的问题;新系与非新系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民进党不可能因应马英九兼任主席之后所产生的变化与挑战。

  因此,我认为,民进党应该赶快整合,提供非常好的论述,提供好的愿景,给人民一个好的、可以跟随的力量。这样才有办法提振民进党的士气。否则,民进党未来恐怕会变成一个非常弱势的、执政过的在野党。

  苏进强:马兼党主席
      使民进党陷入一种“反中”或“反共”的症候群



苏进强


  历史很吊诡,过去国民党反共,现在是亲共;民进党过去和共产党没有恩怨的纠葛,在威权统治时期是反独裁要民主,现在是“反中”和“反共”,陷入一种“反中”及“保扁”的迷思:甚至把到中国访问都当成“亲中”,尤其在2008年后陷入一种“反中”等于“爱台”,“爱台”又要“护扁”的结构性症候群。而此一现象在马英九兼国民党党主席后,将更为凸显。

  个人认为,马兼党主席后,“国共论坛”位阶将较式微,但2012年前后的“马胡会”却是可以预期的。“马胡会”除了对国共两党会产生权力结构的内部效应之外,对亚太区域的国际战略效应也将显而易见;而一旦“马胡会”成为事实,马英九和胡锦涛都可能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届时,美日两国在亚太区域的主导地位,将受到中国更大的挑战。

  民进党在2008年失去政权,阿扁“总统”被羁押后,绿营人士陷入一种被国民党迫害、被清算的集体自囚心态中,尤其民进党除了反马、反国民党外,不仅没有在野的论述,似乎也失去再执政的企图。最明显的是对中国的政策,迄今不敢公开辩论,不敢面对争议提出来讨论,却一直在是否与阿扁切割的冲撞中,各取所需。而在“反中”、“反共”的意识操弄下,把政治人物到中国访问,简单化为“倾中”、“亲中”,尤其若是绿营人士访问中国好像罪大恶极。

  这种极端狭隘的意识型态,假本土之名,假爱台之名的操弄,将使民进党格局愈走愈小,进一步说,民进党若欠缺反省、论述,不能适度厘清与中国及阿扁司法人权的问题,回应民众的期待,再执政将很困难。因此,整体来讲,绿营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

  绿营最大的挑战来自内部山头林立难整合
  绿营继起的希望只能寄望马团队犯大错

  过去几年来,绿营内部及独派社团的分化矛盾,成就了马英九与国民党的再执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马英九还会继续打清廉牌,虽然问题很多,但他可以容忍政府首长的无能,在清廉方面却不致太手软;尤其在他兼任党主席后,必须先处理国民党内部一些腐化问题,不能再纵容像一些国营事业的酬庸之类事情继续发生,先立威才能立功,才能让人耳目一新,年底县市长选举才有可为。

  因此,未来民进党的中兴,除了本身的改革、整合外,大概只能寄望马英九政府团队的无能与犯错。但是,绿营内部的山头林立,几个天王互不相让,要在短短的两三年内进行整合,没有那么容易。换句话说,绿营未来最大的挑战是民进党、台联及独派势力的整合,尤其,民进党若欠缺理性稳健的中国政策论述,欠缺对过去执政的深刻反省,回应多数台湾人民的期待,再加上第三势力仍不成气候,将只能由国民党一党独大,让马英九继续连任。

  赖怡忠:国民党新党化与世代交替

  随着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国民党会新党化。我认为马英九掌控立法院,掌握了立委提名权、县市长提名权后,国民党的世代交替战争会提早爆发。这个世代交替战争会直接迈向两个层面:一是世代交替层面,二是所谓的新党化与本土势力的对决,但是两个对决会用两个轴线把它合在一起。

  换句话说,年轻一点的世代、跟马英九年纪差不多的、所谓近亲繁殖的、而且相当程度是外省人集团,会跟着马英九上来;开始对决的是过去比较本土、本省籍的政治人物。这样的对决会沿着马掌握党机器的提名权,斗争会变得更为激烈。

  会出现新的政党重组空间吗

  被国民党斗出去的本土派会怎么办?如果从社会上来看,我怀疑──当然这点是比较大的假设,即这样会不会形成另一个对国民党与民进党都不满意的新的合纵连横空间?因为马英九现在势力很清楚,他不分给你,他把自己新党这边正蓝旗的力量全部回到党中央,那么很多分不到饼的人怎么办?

  现在台湾的民意,对国民党、对马英九有一定程度的不满意,对民进党感觉又不敢有很高的期待。因此,会不会形成一个新的、政党重组的力量空间?我觉得这是值得观察的。我并没有说一定会出现,但这值得观察。如果这个东西真的出现,大概会沿着2012年选举而出现,因为以马英九扫除异己的速度来看,大概要到2010年完了之后,马开始要处理他的副总统候选人,新的世代交替权力分配就会出现。

  施正锋:马英九为2012年连任布局

  马英九掌握党中央之后,可以进一步确立他在立法院的政策主导:不管是所谓特定的大陆政策,或整体政见的实践,都是

  为了要确立2012年连任。

  至于板块部分,我觉得被马英九整肃或被逼出走的人,会不会重新盘整出一个空间,值得观察,即除了蓝、绿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空间?

  对于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这部分,我倒觉得马英九到目前为止,还算很小心处理。我认为,马会吃掉国共平台,不一定要把它虚无化,吃掉由他来主导这个部分。甚至于马的三不政策──不统、不独、不武,但是里面并没有排除与中国大陆签订和平协议等等东西,对他来说空间还有很多。

  郑文灿:观察国民党权力生态变化的几个指标

  马英九兼任党主席之后的权力生态变化,有几个观察指标:

  首先是国民党中常委的组成。马团队原本是以政务官官僚为主,对地方首长、立法委员和地方派系是有距离的。可是马兼任党主席之后,这些关系显然会调整,因此,这大概就要看未来国民党中常会里中常委的组成,到底立法委员系统占多少、县市长系统占多少、政务官系统占多少,这是一个指标。我觉得上次的改组,只有立法委员,没有政务官参与,这其实不符合国民党内部力量的对比。所以,我认为这次政务官应该会有一定比例的中常委。

  第二个指标是,看谁当秘书长,因为马兼党主席之后,真正的幕僚长当然就是秘书长。我认为,未来国民党的秘书长会是很强势的;这个秘书长在主导未来国民党的发展上,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用得不好,恐怕会冲突不断。

  第三,与王金平的关系。其实在某些程度上王金平已经被弱化了,王院长是国民党内本土的象征,这是马不能取代他的原因,王的实力不是强到不可换掉,而是他本土的政治符号不能换。换掉王最大的一个困难点是,有谁能够在本土的象征上取代王?目前没有,王占有这样的优势,不过王的实质影响力也在下降。

  第四,马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在各个层面进行改组,包括内阁改组。马9月接任党主席,12月县市长选完,一定会让中壮世代上台。马的逻辑是元老政治要退位,中壮世代要上台,一定要让这些县市长上台,这也是国民党政权真正的基础。马有多大程度去整合这些县市长,让他们入阁,值得观察。

  “内阁”?面选举出身的人,运作能力比较强,像“内政部长”廖了以这样的人;而学者出身的,两三下就阵亡了。马也清楚知道,原来刘兆玄这套学者内阁应该是行不通的。因此,我觉得,年底内阁改组后,应该会大量起用县市长与民选系

  统出身的人,因为马自己也是选举出身,他很清楚知道这大概是国民党未来的路。

  马对美国和大陆玩两面手法
  以后马很难像过去半年一样向大陆要东西

  马英九在两岸政策上玩两面手法:一方面想亲美,一方面要倾中。马兼任党主席后的半年内,马会遇到一个关键的决断:一方面要向大陆要“外交空间”,二方面要向美国要军购、要“国防安全”、要美方支持。美国对马的两岸政策、“倾中路线”必然有一定程度的保留。所以,马无法像过去一年可以随心所欲向北京要东西,我认为未来北京的态度会更强势,马如果要东西,就得作出政治让步。

  民进党有机会操作“反倾中统一战线”

  民进党与国民党最大的差别在于两岸政策。如果马很明显地在政策上采取“倾中路线”、让得更多,会给台湾本土派更大的结盟空间,因为当国民党的支持者都感觉到马英九走得太快、太冒进、让得太多时,民进党可以操作类似“反倾中统一战线”,或叫“保台统一战线”,可以对马形成一种政治上的压力。这是民进党未来可以着力的。

  不过,民进党从去年“总统”选举结束后,到现在为止,还未彻底检讨为什么会失去政权,对于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路线问题,二是内部问题,党内并没有坚固的共识。所以,常常会把两岸问题与派系问题纠结在一起。民进党到目前为止若还纠结在派系政治,无法团结对外,要再次执政的难度就会提高。

  假如民进党还纠结在内部派系问题上,不但不能给予人民足够的信赖感,两岸政策会不断地有争议,就连实质的政治领导能力都会被质疑。

  陈景峻:马兼党主席后若有进一步的国共合作
      是民进党集结反马力量的一个机会

  马兼任党主席,对于两岸交流不一定有利,因为现在国民党用国民党主席、或荣誉主席来运作国共平台,比较顺、比较没有争议,是两党自己的问题。但是,马以“总统”身分兼任党主席后,以党主席的身分与大陆对话,反而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因为有宪政争议。因此,马兼党主席后,如果国共有进一步的合作,是民进党集结力量的一个机会。

  派系与路线是影响民进党进步的最大阻碍,民进党一定要设法去解决。但到目前为止,天王级的政治人物都还没有足够的能量去做整合,因为每个人后面都为自己盘算。这样下去,民进党自我削弱力量,没有办法做好整合,前景堪虑。

  如果民进党有办法策动本土的力量跟民进党做结合,才是民进党2012年的重要契机;要是民进党的路线没有办法整合、派系之间没有办法整合,国民党的大陆政策、两岸政策没有出差错,国民党内部本土力量没有集结的话,民进党还是会继续内耗下去。因此,民进党亟需一个真正属于天王级的人出来,整合民进党。

  郑文灿:民进党必须面对现实

  我补充一点,民进党的整合问题要面对现实。其实民进党不是一条路线,而是很多路线;也不是一个派系、两个派系,而是很多派系与山头。因此,任何的整合都要面对这个现实,我觉得应该以2012年作目标,以2012年回头来看要如何整合民进党的派系和路线。

  今年底县市长的选举、明年的直辖市长选举、后年的立法委员选举,只是一个过程,党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假如说民进党采取失败主义的做法,或者说好像觉得这些事情还很遥远,那就没有办法定出每个阶段的目的。民进党要先有个清楚的战略目标,现在做事情的意义才会明白。这是民进党要去面对的。

  假设民进党还纠结在08年那套逻辑,是一定不会赢的;如果2012年有一个新的明确目标,民进党就有可能在马的“倾中政策”下,争取到更大一块的民意支持。这个工程可能很大,也有很多人很悲观,说从过去民进党的表现来看,整合能力、沟通能力是有问题的,但作为一个政党、作为一个反对党,不应该自我放弃。

  以我来看,在2012年总目标底下也许2012年票数很接近,2016年才有可能赢,也许2012年就可以回执政,这两种结果或许都有机会;但是,假如民进党没有一个目标,就会在原来的逻辑里面打转。

  王昆义:结语

  从大家的论述中,大体可以归纳出马英九兼任国民党主席,将塑造党政合一的格局,也形成权威独大的局面。未来马对党、对政、对两岸关系也会形成绝对的威权控制;如果民进党没有能力做有效制衡,将可能让台湾政治走向蒋经国时代“开明专制”的态势,这将对民进党形成极大的挑战。今天我们的论坛就到此为止,很感谢大家的参与,也期待我们很快会再次在这里相聚。

  评论员简介

  陈景峻:1956年6月15日生,台北县人;中国文化大学行政管理系毕业,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研究;曾任台北县三重市长,台北县政府县政顾,立法委员,立法院教育委员会和内政委员会召集委员,民进党立院党团副干事长,民进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干事长,TVBS《新闻夜总会》代班主持人,“交通部”政务次长,“行政院”秘书长兼任福建省政府主席等;目前担任《玉山午报》无给职总主笔。

  苏进强:笔名履强,1953年4月5日生,台湾云林县人;陆军官校、三军大学毕业,服务于军中二十余年,文学作品获国军文艺金像奖、联合、中时、吴浊流文学奖等多次,小说《杨桃树》曾入选国中国文课本。退伍后转任智库张荣发基金会国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华大学和平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台湾时报》总主笔;并曾出任“国安会”谘询委员。2001年台联成立后,由李登辉前“总统”任命为秘书长;2005年一月接任台联主席。2007年7月担任《台湾时报》社长。现为台艺电视台董事长。

  郑文灿: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硕士班;曾任“行政院新闻局”局长兼“行政院”发言人,海基会副秘书长,台湾大学学生会副会长、学生报社社长、台湾研究社社长,野百合学运决策小组召集人等;现为民进党文宣部主任。

  王昆义: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学士,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硕士,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博士;现为台湾战略学会秘书长、《自由时报》撰述委员、台湾海洋大学通识中心兼任教授。

  施正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1991);东华大学民族发展研究所教授兼原住民民族学院院长、淡江大学公共行政学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兼任教授。

  赖怡忠:台湾成功大学物理系毕业,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曾任北美洲台湾研究学会副会长、民进党驻美代表处主任、民进党中央中国事务部主任、台湾智库国际部主任等;现为台湾智库执行委员、马偕护校助理教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