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仙真人测“距”
文章来源: 假仙真人2011-02-08 06:57:58

假仙真人测“距”
(作者:假仙真人,2007年2月9日)


题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用相互期待的程度来衡量。期待越大,距离越近。


一、时间上的距离

刚写完《假仙真人说“情”》时,说要写篇《假仙真人测“距”》。一眨眼,几年过去了。说是一眨眼,那是感觉,是感觉时间短。

人的心理感觉时间长短,不取决于时钟的嘀嗒声,不取决于日升月落,而取决于在这段时间里做了多少事情。

记得小时候,天就是长。玩完了这个玩那个,这天就是不黑。可现在,两件事还没有干完,一天就过去了。小时候数秒,数完了1,要等一会儿才能数2;现在数秒,数完1,感觉马上就得数2,否则就来不及了。小时候,看着大人举止迟缓,真急人;现在,看着小孩一个个都跟愣头青似的,到处乱窜,也不怕磕着碰着。自然界里的时间变快了吗?显然没有。太阳还在日复一日地升着,月亮还在周而复始地转着,时钟还在嘀嗒嘀嗒地响着。时间越来越快了,是我们的感觉,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动作变得迟滞缓慢了,是因为我们自己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动作越来越少了。

到此,我们给出假仙真人心理时间定律:
人的心理时间的长短,不是取决于自然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决于在这段时间内所完成动作和事情的多寡。

现在看来,这等于是废话。但是,废话也要说出来,因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多是这种看似废话的东西。

二、空间距离

秦观曾说过“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知诱惑了多少有情人,使他们长期天各一方时,对未来仍保持着希望。希望不假,但是个虚幻的希望。说它虚幻,是因为秦大公子把结果当成了假设前提,而把到达这一结果的必要途径虚化成了可有可无的奢侈。秦观的词,无异于在说“生命若是长久时,又岂在天天吃饭”,话怎么说都无所谓,但理不是这个理。

记得先哲早就告诫过,不要考验爱情。其言外之意,就是爱情是经不起考验的。恋爱四年,在一起粘糊了四年,如还没结婚还没定下大婚日期,这婚八成是结不成了。夫妻分居四年,如搬到一起的那天还遥遥无期,这婚姻八成也到头了。

好。言归正传。

人也是物体,在空间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因此人与人之间就存在一个空间距离。这个距离,可以用眼测,可以用尺量。

有次在法国,是orientation培训,人站两排,相视走近。心里可能是担心唐突了对面的金发女郎,先停了下来,引来她诧异的目光。后来想想,应该等女士停下来再停,或直到距离为零。为什么呢?因为这距离代表的是,希望对方与自己保持的距离,是自己的安全距离,自然是让对方,特别是女士,感到这距离越近越好。

一般而言,人体之间的安全距离,分为四种,即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在一臂之内,是最私密的个人区域。这一距离适于情人说爱,适于夫妻交流,也适于亲友谈话。
个人距离稍远一点,是两人伸手可握的距离。适于一般熟人交谈。
社交距离,为社交场合双方打招呼的距离,近可握手,远可扬手示意。
公共距离,是在公共场合的空间需求,多在数米开外。

说完了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来看一下这两个距离之间的转换。

三、时空距离转换

网上流行过一首张小娴的小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原诗是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不是 天各一方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够味吧?小资情调足。有钱有闲上网的,多是小资或伪小资,这首诗不难引起共鸣,以至于出现了争相续诗的景象。这首诗又借助泰戈尔的幽灵,徘徊在网络的各个角落,至今不散。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两极(生死、爱恨、情仇等)在时间上的可瞬间转换的近,来消弭在空间上的远;进而用身体距离的近,来衬托心理距离的远。

两个极端,好似一体两面,或者说,就是薄纸一张的两面,一只柔得不能再柔的毛笔,都可以力透纸背,其间距离,与其说是有,不如说是无。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爱恨相连,情仇相依。自卑的人自大,自尊的人自信。

一般说来,心理距离的近,可以带来开诚布公,可以带来心心相通,可以带来心心相印。记得当年有位女记者,通过与国家队洋教练的零距离接触,获得不少独家新闻。这里的零距离,毫无疑问,指的是心理距离。

四、心理距离

人,有智慧,有意识,因此人与人之间有心理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大致可以看成是自己所期望的两人之间空间距离。一般而言,心理距离近,则对对方的要求和期望高;反之,心理距离远,则对对方的要求和期望低。比如,我们与亲人的心理距离近,与外人的心理距离远,一旦遇到困难,我们首先想到亲人们会出手帮助,而不是指望外人帮忙。如果对对方无所希冀,则双方疏远,乃至形同路人。

心理距离是个体行为,两个人的心理距离通常是不同的。比如恋爱中的男女,就是心理距离近的一方,在追求心理距离远的一方。双方的恋爱过程,就是心理距离近的一方,压缩对方心理距离的过程。在这一挤压过程中,双方获得愉悦,也就是追与被追的愉悦。

由此给出假仙真人心理距离定律: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与对对方的期待大小呈反比。期待越大,要求越高,则心理距离越近;反之,则心理距离越远。

五、社会距离

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个社会距离。这个距离,是由人的社会属性之间的差异决定的,差异越大,距离越远。社会上有阶层、有门第、有出身,社会上还有血缘、有职业、有地位,这些差异很难逾越。很难逾越,也不是不能逾越;婚姻最讲般配,也并非只讲门当户对,也有高攀下嫁的佳话传说,也有灰姑娘的奇遇,也有丑小鸭的故事。

有位朋友,大名张军。他有次谈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倾轧,说这些倾轧竞争,都发生在同一层次上。只要升离这一层次,那些人就够不着了,不但不会来竞争倾扎,反过来会争相抬轿子。张军高见。就是啊,一个处长跟部长竞争什么呢?一个助教跟科学院院士竞争什么呢?抬轿子还唯恐落后。这就是社会距离。

过去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指的就是在同一社会层次上的婚配。这样婚配的优点在于,避免因社会距离造成婚姻破裂,也避免为拟合社会距离所需付出的代价。

社会关系是复杂的。正因为复杂,所以可以人为设定不同的衡量标准,来量度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一个是以相互认识与否来衡量。
如果两个人相互认识,那这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设定为1。也就是说,我所认识的人,与我的距离是1。有些人我不直接认识,但我认识的人(即与我距离为1的人)中有人与他们相识,则这些人与我的距离为2。还有些人,我不认识,与我距离为1的人也不认识,但与我距离为2的人中有人与他们相识,则这些人与我的距离都是3。如此定义下去。
有人曾断言,按这种方式定义距离,则地球上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距离,为6。换句话说,对于地球上的任何两个人,肯定可以找出几个人(不超过5个),把他们排在这两个人中间排成一列,任何相邻的两个人都是相互认识的。信不信由你。

当然,别人的说法是自由度,而不是距离。用词不同,但意思一样。

上面是以“相互认识”为尺度单位,测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认为“相互认识”这个尺度太大太粗,只具有理论意义,缺少实用价值的话,那可以用“朋友”为尺度单位,勾勒出朋友距离网,也可以用“校友”为尺度单位,勾勒出校友距离网。事实上,可以用任何一种“关系”为尺度单位,勾勒出各式各样的关系网,确定出通过自己的关系网可以调动的关系资源。

还有一种相对纯净的测量尺度,出现在学术界,其测量尺度单位为“合作发表文章”。这得从匈牙利数学家厄多斯谈起。厄多斯一生发表约1500篇学术论文,就数量而言,数学家中,欧拉第一,此公第二。此公又极爱出游,匈牙利还特别给他发了本外交护照。这还不算,他还格外爱与人合作发表论文,一生中与500多人合作发表过论文,惹得科学家们以能与他合写论文为荣。为此,在科学圈子里,以厄多斯为中心,以合作发表论文为纽带,细划出了一个个距离圈,距离衡量尺度称为厄多斯数,也就是你与厄多斯之间的距离。厄多斯数是这样定义的:
厄多斯本人的厄多斯数是0,直接与厄多斯合作发表论文的学者的厄多斯数是1(即有500多人与厄多斯的距离为1);没有与厄多斯直接合作,但与厄多斯的论文合作者直接合作发表论文的学者,其厄多斯数是2;依次类推。

不可小看这个厄多斯距离,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者在上个世纪的重要程度。如果从论文合作上找不到与厄多斯的联系,那厄多斯距离为无穷大,即被学术边缘化的人。

我们现在来看看部分大家熟知的学者的厄多斯距离。
陈省身(数学) 2     丘成桐(数学) 2
李政道(物理) 5     杨振宁(物理) 4
爱因斯坦(物理) 2    霍金(天体物理) 4
盖茨(计算机) 4     图灵(计算机) 5
居里夫人(化学) 3    哥德尔(逻辑) 3
罗素(哲学) 3      纳什(经济) 4

我自己查找了一下,还没有在有限的距离上追溯到厄多斯,所以目前只能说,我的厄多斯数为无穷大,即我离厄多斯有无穷远的距离。

如果抛开厄多斯不谈,使用上面的定义,即两个人合作发表过论文,就把他们之间的距离定义为1,那么通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就可以确定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学术距离。如果找不到路径把两个人联起来,那距离就是无穷大。我和我太太的学术距离,到目前为止,还是这种无穷大。

七、距离产生美

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最佳的欣赏距离。比如观赏美人,太近则毛孔俱现,太远则没有质感,在太近和太远之间,必然存在一个适当的距离,益于观赏,美人美而又美。

最好是,能保持最佳观赏距离,但缩小身体距离。实现这一效果的常见方法,就是把刺眼明亮的灯光遮一下或调暗,视觉距离仍最佳,但身体近得似乎嗅到了体香、听到了呼吸。这就是灯下看美人的道理。

可以这么说,心理距离决定身体距离。当然,我们可以反过来从身体距离判定其心理距离。前提是,接近没有阻碍,也没有欺骗。

由于有了欺骗,因此美人计屡试不爽,即使同床共枕,也可能同床异梦。常言说的“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也是这个道理。由于有了阻碍,也就有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劝慰。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世间上当人与人近距离接触后,很容易看到对方的优点和缺点,心胸宽厚者看的多是对方的优点,心胸狭窄者看的多是对方的缺点。”当然,这是题外话。

有时可以看到,有些夫妻为了保持新鲜感,采用分床、分室甚至分居等方式,其原理应该也是距离产生美吧。

其实,不仅空间距离产生美,时间距离也产生美。还拿夫妻说事,那个小别胜新婚,可以为时间距离产生美作注脚。

时间距离产生美,还是有科学依据的。有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有逐渐忘掉伤痛的机能,也就是常说的好了伤疤忘了痛。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小时候的事情,即使那些街头泼妇骂街的镜头,现在回想起来,也少了几分恶劣,多了几分情趣。时间过滤掉了不愉快,留下美好的记忆。人们常常感叹世风日下,常常怀念The good ol’ days,可能也多是记忆中的过去,与事实上的过去,发生偏差所致吧。

八、身体距离与心理距离

如果心理距离不为零,双方结合了,身体距离为零,仍会生出种种事端,相互排斥,甚至导致婚姻的破裂。最好的情况是,由身体零距离,引导出一日夫妻百日恩来,从而带来心理距离的接近,甚至接近于零,婚姻美满,就再好不过了。

一般来说,心理距离比较稳定,身体距离在心理距离附近波动。可以把心理距离看作引力中心,身体距离受到吸引而向其靠拢。因此,身体距离与心理距离相吻合时,大家和谐相处。如果身体距离小于心理距离,两人会相互排斥,滋生矛盾。反过来,如果身体距离大于心理距离,两人继续相互吸引,保持着恋爱的感觉。所以说,适当保持距离是爱情长久的秘诀,也是和谐相处的秘诀。

这就是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就是为什么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就是为什么老婆总是别人的好,这就是为什么隔壁的草坪总比自家的绿,这就是为什么初恋永难忘怀,这就是为什么草色遥看近却无。只宜远观,不可近亵是也。

假仙真人身体与心理的距离定律:
保持感情长久、维持和谐相处的关键,是尽量保持身体距离大于心理距离的状态。

(修改于2011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