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么来相信你
文章来源: 黑黑黑黑2009-03-04 13:36:26


下雪学校关门,携8黑上班。同事的小儿也在,比8黑大两岁。两人不算新识,所以很容易就进入沆瀣一气的状态。一会儿笑了,一会儿叫了,一会儿搂搂抱抱,一会儿打打闹闹。

我一般是独坐角落低头忙乎,看都不朝他们看的。同事则很紧张地严密监视,不时做仲裁,“你要让着弟弟!”“不准跟弟弟争!”“这个给弟弟!”听得我心里都替他儿叫屈了,觉得不管什么事由,这个弟弟都状甚可恶。

果然,大一点的很严肃很认真很悲愤地说:爸爸,你一点儿都不喜欢我!你就喜欢弟弟!

同事比较尴尬,嗫嚅道:我怎么会不喜欢你呢。

做壁上观的我突然醍醐灌顶,好像搞懂了一些道理。

本来同事应该不会这么紧张这么婆妈,但碍于在场的我,所以才这么紧张这么婆妈。

我与同事都知道“你就喜欢弟弟”是一点儿都不正确的,但对于孩子来说,此刻他所看到的,感受到的,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于是这出现了两个问题:1,平时我们为别人所做的事,或我们自以为在为别人做的事,到底有没有必要?

如果当事人没有涉及到自己以外的人,很多时候的很多事我们大多会一笑而过。但如果牵涉到的不止你,于是你只好开始考虑别人的情绪,顾及别人的情面,反应便不再由衷,言语没法淡然,局面往往这时开始失控。

2, 平常我们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到底有几分真实性?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透过表象看本质?本质到底是什么?如果本质和表象游离得太大,我们怎么样才能一直对那个“本质”保持恒久的信心?

一次读高英姬文,看到其中一句为“甜言蜜语都说得很mean”当下引为同道中人,后来发现是误读。有话从来不好好说,还以为别人都会懂得,不会计较。但如果一直都是mean言mean语,我们又怎么去确认那份“好”是安然无恙地一直存在着?人心似水,爱与怨,往往只在一转念。就算不至于怨,“提不起劲儿”的疲惫感,让曾经的确信变得模糊。

人人都有那障目的一叶。也许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要给自己在意的人制造更多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