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端午、粽子、观音王
文章来源: piao112008-06-10 14:22:44

  近些年的端午,我都会包几只粽子,大都包肉粽子;其实我是喜欢纯糯米不加配料的,而参杂着例如鲜肉红枣红豆等好看又好吃的粽子,我大都只吃肉的,枣枣豆豆的不吃。这是指在国内老家的时候,现在是没的这些拽的讲就了,大多也就是包几只肉粽子打发小的们就算过了端午,给孩子们避一避这一年的“邪”,当然我也逮到什么吃的都很香。我小时候奶奶每年端午都要给我念叨一番吃粽子避邪的“经文”。也会给我和哥哥做一点小“关目三”避邪。

  这“关目三”是我老家乡下的土话,到底哪几个字不知道,说的就是这个音。大概意思和讲究就是给孩子手脚上绑上一些红红绿绿的绳子和红红绿绿杂色碎布做成的百兽(还有象征着百兽牙齿的很漂亮的小豆豆状的饰物)以及桃核刻成的手链脚链项链等坠子(老规矩是要用红线穿挂的),当然还少不了一只用红线编成的用来装在锅里焖了一夜的粽子或跟着粽子焖了一夜的鸡蛋挂在脖子上或提在手上的红网兜等。

  记得那个时候在我老家乡下的人家,再穷的哪怕过年没有吃喝穿戴的,也不会在这个节日里穷在孩子们的身上,家家户户都会给孩子们佩戴上这些避邪的饰物,最不济的也会给孩子系上一条红线编成的手链或脚链。所以一到端午,大大小小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避邪饰物佩挂在身,真的很漂亮!有趣的是孩子们会聚在一起比试着谁的饰物好看。那个情景虽然过去有好几十年,我的感觉也还只是在“昨天”。真的很怀念那个节日的气氛和那份被亲情包围着的温馨。

  这些在端午节里佩戴上的避邪饰物,按照传统要等到农历的6月6拿下,再有大人给高高的扔到屋子的顶上,寓意孩子们年年--高升!至此,这个“避邪”的“关目三”才算告终。

  现在,好几十年过去,不知道老家还有没有这些“关目三”?不过我知道粽子则是年年端午必吃的。而平常包的粽子已不尽是端午避邪之说了。

  出门在外近20年,这个节日对我而言变的已经不是很在意。前些年这边买不到粽叶也不提吃粽子的事情,近年来中国超市什么也有得卖,如果赶上有粽叶买会买来包一回粽子。当然不一定在端午节里包粽子了。国内娘家现在也是,我每年暑假回家,临近返回比利时的时候,妈妈表姐都会包很多的粽子给我带来。这粽子估计也不是没有“避邪”的意思了。呵呵!

  今年的端午节正值周日,我约了城里好友小馄饨一家和另一多年好友来家中包粽子,最后热热闹闹的包了好多肉粽子,还特意包了红豆的。

  在我老家,吃粽子有个讲究,吃粽子的时候,不讲究好酒好菜,但是讲究个茶水,或煲一锅咸淡适宜的汤,配以品尝粽子。大概是说粽子原料是糯米,食之不易消化,需就着茶水或汤水(吃粽子)才能上好的消化吸收这等美食,这等情趣和滋味,原本不是用文字能表达的。在我,今年的吃粽子还讲不起来这个究,因为不巧的是,这个周末天不好。原计划是打算天好在院子里的草坪上摆放桌椅,泡一壶好茶跟老友们一起慢慢的吃吃喝喝叙叙旧,顺便小资一下。遗憾的是,那天比较冷阴丝丝的,只能在家里乱哄哄的胡乱吃了,我都不记得一大家子大大小小们是就着凉菜吃的还是就着泡的茶吃的粽子。汗一个~~

  说起茶,我还有一点讲究的。家里所有用来待客的茶绝对都是上好的比较珍贵的品种,有的甚至是市面上不能见到的,只是自己不会喝茶,大多摆放着等有客人来泡上一壶,或送给朋友;近年来得到我居家周围许多邻居们的照顾,我还送了不少给邻居们品尝,也算物有所值,没有糟蹋掉那些全是当年采撷制作的好茶,藉此聊以安慰。

  今年端午,本来想着朋友们来了在院子里吃喝,到时候再泡个好茶配上“功夫茶具”吃粽子,就想着泡什么茶,最后决定还是用之前准备喝功夫茶的“观音王”。这“观音王”,我去年暑假里在娘家品过觉得很不错的味道就拿来一罐。前天因为天不好,没有能够在院子里铺张开来桌椅,所以放弃了“功夫茶具”,用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洋人超市买东西免费得来的一套茶具,因为看着好看,平时都是拿它们来“骗骗”人的,在端午这天我就又拿将出来“骗人”。可惜了那壶好茶。

  其实在我这边的家中的茶,多是这样的好茶,都是暑假里回去在爸妈那边顺来的。呵呵~~

  要问我家的茶怎么都是好茶呢?是不是我家特别有钱买来摆谱啊?才不是很呢。我家的那些好茶大多来之我家大姨表兄(和大舅表兄)之处。(前面说了)基本上家中的茶都是上好的品种而绝无平常市面上的中下等茶叶。有的品种甚至是不外卖的,只是人家内部制作了“内销”的,价值绝对的是“不可估量”啊。呵呵~~

  这里说的大姨表兄原来任职于老家外城里一党校,每年都能弄到极好的时令茶,然后哪怕自己不吃不喝,也必定会送来孝敬我爸妈。所以,自从我懂事起认识那个叫茶的,大多来自我这位忠厚仁义的表兄。为什么我家这位表兄如此这般的“孝敬”我爸妈?这里面有一段年来已久的很感人的很温馨的故事。。。这段故事,我会找时间写来给大家分享。

  现在我们来看看前天的端午节,我们吃的粽子。大家如果不嫌弃,不要光看,可以帮忙拿回家“吃”的:)谢谢!

  下图,2008年的端午、粽子(和鸡蛋,这鸡蛋的妙处请见文章回复中我给朋友laojie的一段回复,算得“端午鸡蛋”的注解)、观音王(茶里我放了一些枸jizi,颜色偏红了,本该深青色,那才叫纯):粽子原料的配方去年写过了,今年只是套用一下,就不再复写了,略为不同的是去年的是“改良品种”今年的是“传统的家常的”做法;现就简单说一说什么是“传统家常的”?一句话就是,那煮熟了的粽子,米色不全部是酱红的,而是红白有致。这可不是蒙你说成是我家传统的配料,是真的这样的讲究呢。那讲究的是将肉类用佐料尤其用酱油腌制上色入味,而米粒不放酱油上色,只是少少的放一点盐巴出味,要的就是那肉类腌制后纯香的口感和那淡淡“琥珀色”的观感:)

  
  
  
   下图,左边的是豆棕,右边的是肉粽,不是很好看,但马马虎虎“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