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感动人的文章是“写”出来的
文章来源: piao112008-03-08 13:28:45


      能够感动别人的文章是“写”出来的
               
                       文/飘一一


  常言道:“写”文章,“说”故事。

  所谓的“写文章”,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就那么回事。。。”。说的简单点就是:说故事。再通俗直白点就是:给自家孩子说故事那样。。。只是,说那个故事其实也要有一点讲究的。

  我们现在做父母的没有不会说故事的。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这样一来,无论自己腹中墨水或多或少,都会将自己知道的、心仪的、欣赏的、自以为是的人与事,(以自己的喜好)编结成“故事”......或一股脑的或细水长流般的灌输给孩子,以此期望帮助孩子健全思维、早熟心理,这是最古老的最传统“讲故事”的一种格式。

  现在的年轻的父母,给孩子说故事“文明”多了,大多是给孩子“读故事”或“听故事”,而不是“说故事”。只是这些“故事”肯定是我们做父母的自己认为对孩子有益的,能够感动或已经感动了自己的,然后再转述给心爱的孩子们的,这个是一般的做父母给孩子说故事的平常心理。

  我说的“说故事”本意就是,我们(其实说的不是“我们”,而是“我”)写文章(如果算“文章”的话),其实就是“写故事”。将自己要说的话,略加言词句的修饰形成文字成篇幅,就是我们说的文章。这文章严格地说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或“知识含量”,就是通篇大白话。

  我以为,“文章”,其实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也不是只有4大拖拉机或5大卡车学问的大文豪,大诗人才能所为。说的那个一点就是一个人在随意心情之时,将心里的(思想)活动,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写的多了、久了就是“大文豪”“大诗人”了。我希望这是真的。

  要说文章格式有二种,一是“写文章”;二为“做文章”。

  “写”与“做”是有区别的。“写”文章,是一个人在有灵感、有心情、文思感想汹涌澎湃不可收拾之时,落墨于纸上的叫“写文章”。而心理干涩、思路短促、苦思冥想不得其果、终究要得一果的叫“做文章”。

  这二种文章,不用说能够取悦于大众的是前者,作者写出来的文章!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通常能够感染、触动他人的心、思、情,也较能广泛流传。所谓的大文豪大诗人大多都是我说的那种“写文章”“写诗篇”的。你看看徐志摩流传至今的一首“再别康桥”,人家就是吃饱了饭站在湖边,张张口挥挥手而就:“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你说,有了这样的胸襟,那么这样的诗句成竹在心中,需要黔驴到那个技穷而“做”么? 再有那个已经是老太太的琼瑶,人家从来就是写言情小说的,从小姑娘写到如今的老太太,文笔与思路一如既往的青春年少、多愁善感到极至!你说有了那样的情怀,这样的小说要苦思到那个冥想而“作”么?再有那能念白出脍炙人口的“甜的”什么诗“给你的”什么词,你说哪一篇是“做”出来的?人家不仅仅文思涌动而出,大多还是酒后的不经过大脑反复思量的“真言”.....什么.床头明月光(你不说月光我会)疑是地上霜啊?还举头望明月(不举头我能看到再)低头思故乡啊?这些跟你说,人家不用想几天几夜做的,我跟你说那就是想都不用想随手拈来的!我不骗你真的不骗你。不好,扯远了,真的扯远了,回头说故事。

  “写文章”就是写心情。我(们)将自己的心情、见闻、感想等等,在嘴里叨咕出来,不十分的计较文字的字词句的形式与平仄音韵的讲究,编排成方块字,即大功告成为“文章”即我说的“故事”!我一贯的主张我(们)的文章要“写”出来,如果稍少的讲究一点那就是:“回味阅读一回你写下的文章是否能感动自己,如果自己能被感动那么一定会感动别人!”我想这样的能够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的心情文章,一定的是人人都喜欢看;这样的百姓故事人人都喜欢听。


  PS:一篇05年的旧作修改一小下,权当“真情”拿来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