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饭!记一个四十岁大妈的七年“减肥”路
文章来源: 落花飘零2019-08-08 10:26:50

今天早上和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一起跑了9英里。

我们毕业19年了。当初在校园里无数次擦身而过的我们,后来在大洋彼岸奋斗的我们,后来体会着初为人妻初为人母的我们,大概从未预料到,有一天,我们的重聚,竟然不是shopping,而是天不亮就一起跑步。我们的合影,不是下午茶的各种摆拍,而是一张跑步结束后的大汗淋漓。

跑步的时候,并不能说什么话,但是却是最好的相处。短短重聚十几个小时。不知下此何时再见。但是我知道,10/13/19,她会在芝加哥跑马拉松,我会在Lousiville打铁,我们一起在同一天,做着一样的事情,挑战自己,这就够了。

下班回到家后很sentimental地找出了一些老照片,记录我这个大妈一路走来。

2012夏天,孩子周岁,我的体重却下不去。受到同事鼓励,买了辆hybrid,开始骑车。我第一次在旧金山骑车,骑到金门大桥时候,很激动。我第一次到美国,就是在旧金山入境。还记得飞机降落时侯我激动地寻找金门大桥。 岁月有意,带我回到这里,开始了一章我无法预想的人生篇章。

2013十月。

一年以后,我已经有了路车,开始骑一些60-100英里的长途,纯粹是have fun,按照教练的说法,我打下了强大的酱油基础。

从没有锻炼过的我,一开始锻炼,身体能够感受到明显的变化,体重明显下降。

 

从那以后,我完成了无数100英里骑行,几乎是每周一个,2016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完成加州最挑战的death ride。

但是那时候,一个骑车的朋友委婉地提醒我说,你好像要注意一点了。确实在death ride训练期间,为了保证体力,我的饮食基本上是放开,每次大票之前还要特意load。但是具体load多少,怎么load,毫无概念。骑行中具体的营养计划更是无从谈起,就是到了一个休息站就吃吃喝喝,然后继续骑。

我翻看自己的照片,发现这几年下来,我的身体确实看上去壮了许多。
 
虽然我知道自己和几年前的fitness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也不想走出去虎背熊腰的。再加上我的专业是糖尿病,我开始严格控制自己的碳水化合物,基本上是谈“碳”色变,每天盘子里就是一点蔬菜和肉。
 
我还下载了my fitnesspal的软件,给自己定了一个体重,然后计算出来每天只能吃1250卡路里。每天精打细算每一口饭菜。
 
2017年开始,我参加了非常高大上的专注于力量训练的gym,坚持每周三次的举重和各种functional training,饮食上也是严格控制,虽然体能不停上升,但是体型似乎总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那种lean and fit的境界。
 
2018年四月我开始跟教练。准备2018 亚利桑那大铁。
 
我从没想过教练会这么关心我的饮食,基本上到了一种obsessed的地步,她要我每顿饭都发照片给她,要我每天记录自己到底吃了多少,然后训练的感觉如何。我开始非常不习惯,她报出来的数字我听了差点中风。
 
教练知道我妈妈是家里大厨,还特意加了我妈妈微信,成立食堂小组,督促我妈妈给我补充足够的营养和碳水,每次看到我在那里吃饭,我妈妈就很担心已经圆滚滚的我,会不会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我信任我的教练,you say jump, I say how high. 义无反顾地照着她的plan。
 
艰苦训练的我,并没有再关注体重,而是更在performance和recovery上。
 
现在找出原来的照片,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区别。
 
2018年9月 Canada road 训练
 

2019 7月: foster city游泳训练

以下三张照片是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过程。我第一张照片体重最轻,后面体重都一样,比第一张大概重三四磅。

第一张2018年四月份,刚从乞力马扎罗登山回来,高原带来的鸡血,半马首次破二,还在举重,开始学习游泳,继续我的低碳饮食。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身体非常棒,对即将开始的大铁训练毫无概念,笑得好天真。。。。

第二张是2018 十月份半马。

那天之前,我游泳两小时,骑车六小时,回到家就只能趴在床上。教练让我第二天去参加那个半马,我觉得她真的好变态!!!但是没想到还跑出了second best time。

cross train和合理营养的好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章是大铁完成后两个星期在佛罗里达开会。

我穿着教练亲自设计的Kona跑步衫,带着憧憬已久的铁人帽子,喜悦和自豪溢于言表。教练很喜欢这张照片,这是她亲手培养出来的心血。

 

第四张是我2019年七月的Santa Rosa半铁。继续沿承好好吃饭,好好锻炼的精神。

另外一个对比。是我家门口的马拉松。2017年我首马,2019年第二次挑战,PR15分钟。

左边体重还比右边的体重轻。这就是body composition的区别。

光纠结体重,对我来说,现在已经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了。为了给我贯彻这个概念,教练几乎是费尽心血。我很感激她的耐心和远见。

七年来,我走了多少弯路,幸好有她一直在督促指导我。隔行如隔山,我可以治疗病人的糖尿病,却常常无法判断自己作为一个耐力运动员的营养需要.

今天,我的体重和七年前刚开始锻炼时一模一样,但是我从骑着hybrid在路边逛逛的大妈,成为了一个ironman。

建议一下还在纠结体重的同学们,放下磅秤,端起饭碗,好好吃饭,科学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