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源事件挑战中国人传统思维
文章来源: 行者一路歌2008-04-18 19:29:06

王千源事件挑战中国人传统思维


据新闻报道,前些时候奥运火炬在美国传递期间 ,在美国杜克大学 ( DUKE UNIV.) 校园中藏独和反对藏独的示威者的对持中,一位名叫王千源来自中国大陆的女孩,出现在藏独示威者的人群中。

新快报记者写道, 这个来自青岛女孩被指支持“藏独”。在示威现场,尽管很多反对藏独的中国人开始质询王千源为何不先与其交流, 与其站在一起,但是“ 谈话一开始就没有在友好气氛中进行”。

其后不久,王千源事件就出现在互联网上,而且很快形成一片海潮般的唾骂声 。中国网友纷纷指王千源的行径分裂祖国 ,并痛斥其为“汉 奸”。 4月11日, 讨伐王千源的阵地从海外转移到了天涯网并蔓延至全国各大知名网站。 她的名字忽然成为了百度和谷歌的热门搜索关键词 。

不但如此,在这一片的声讨中, 国内网友还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肉搜索”, 曝光了王千源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等等, 并号召网友对其家人进行施压,甚至还有网友迁怒于王千源曾就读的青岛二中。与此同时,一场关于王千源的论战在网上轰然展开 。

到此, 这一事件给笔者的印象似乎是,在海外这场保圣火反分裂的斗争中,王千源是唯一一个分裂祖国的汉奸,至少是被发现或被揪出来的汉奸/叛徒/卖国贼。那么,王千源背后的那些藏族示威者该是什么人呢?

他们是中国人吗 ?如果我们认为他们是中国人的话,他们是不是汉 奸/叛徒/卖国贼呢?如果他们是汉 奸/叛徒/卖国贼,为什么我们还不将他们一个一个地揪出来,示众,声讨,在国内,不,在全世界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人肉搜索”,曝光他们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等,并号召网友对其家人进行施压?

另一个可能的回答是:他们是中国人,但他们是藏族。那么好,笔者要问:藏族怎么了?他们特殊吗?中国是个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他们为啥特殊?我们声讨他们的时候为什么要气短? 为什么我们不唾骂他们是国奸/叛徒/卖国贼?

我们那么自然地质询王千源为何不先与我们交流,那么自然地一下就认出王千源是同胞,是姐妹。一看脸,一看气质,就是大陆来的,肯定讲中国话 (汉语) 。看着就熟悉,一看就亲切,是吧?

那么同胞们 ,我们想过同样地去质询那些藏族示威者吗?一看他们,一听藏话我们就熟悉就亲切吗?我们承认藏语是中国话吗?我们把他们看待成我们的同胞了吗? 当成是我们中华大家庭中的一个弟兄了吗?!

那么我们怎样看台湾同胞们呢? 怎样看新疆的各族同胞们呢?

我们在高呼"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的时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时候,"新疆是中国的一部分"的时候,心中是否想着居住在那里的人民也是和大家一样的中国人民?

从大多数国人的反应来看,很不幸,在我们同胞的深层意识中,中国人即是汉族人, 汉语即是中国话 。在我们的心中,其他 55 个中华民族的位置和角色与汉族是不同的。是不是可以形容为”内外有别“ ?

这种意识是不是源于我们传统文化和思想呢?中国历史上尽管不乏小至少数民族人的官吏,甚至皇帝,大到少数民族人统治的朝代,但是,在对待国内外其他民族上,除了战争和杀戮外,汉唐以降,主要实行安抚为主威摄为辅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这在当时,实在不失为一明智之举。在此政策下,国内其他少数民族的地位大概是类似于一种类似于客人的地位。

1949 年建国后,中国各少数民族可以说获得了有史以来较高的地位。但是,汉人仍然把持着所有自治区地方和军队的关键领导位置。加上中共在自治区强力推其意识形态 ,逐渐轻视当地人的信仰和习俗。整体来看,其他少数民族的地位仍然停留在“异客”的地位上。在统治上,中共历来实行党的领导。那么笔者要问:当地少数民族中没有优秀党员了吗? 为何不可以委以重任呢?

说到这里,回忆起文革后期 1975 年前后国内发生的一件事。扮洪长青的芭蕾舞演员,时任国家文化部副部长的刘XX 到新疆视察。看完一些少数民族的歌舞后,照例,他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有趣的是,他提的的意见中有一条竟然是“太多异国情调”!在这位刘部长看来 ,汉族文化恒等于中国文化。他潜意识里对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是不是与当代的我们的思想有相同之处呢?

王千源事件对于我们大多数国人头脑对中国人的认知形成了一个挑战。它在考验我们国家民族的概念。中国是个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我们对其他民族在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和所属的认同,以及对各个民族间的关系的认识,很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改进。

最后我要说:同胞们啊,他们是和你我一样的中国人,他们是我们大家庭中的一个弟兄!他们更是西藏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