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 4/4/07
文章来源: 琴台2007-04-04 20:04:01


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观念,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人生经历有关,换一句话说,经历塑造人。这样的观念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有它的道理,如果没有经历,人就象长在温室里的花草,沿着既定的轨道行进,个性的差异被略过、掩盖了。但是这种说法很容易引起误解,过分强调了经历的作用,而忽略了不管怎样的经历都只是外因,必须也只能通过人的本质这个主体、内因才能起到作用。经历对人的可塑性只能基于个人本身的素质和天分的限止。就好比再怎样的阳光雨露也不可能把一株苹果树塑造成梨树。人也是如此。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情,其反应、态度、及受到的影响都可能迥然不同。比如经历挫折,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百折不挠;经历同样恋爱或婚姻的失败,有的人情绪偏激、甚至于愤世嫉俗,有的人仍然心平气和,就事论事。在我看来,人们处世的态度和持身的原则是其本性的反应,是一贯的,人的本性与生俱来,不是后来的经历能够撼动的。所以我认为与其说经历塑造人,不如说经历展现人,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人的本性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处躲藏,表象渐渐地剥落开来,露出其真实的本质。当人们说某某变了,以前不是这样的;其实不对,应当反过来说,某某原来就是现在这样的,只是以前其本性尚未有契机显现出来而已。

人如同外表看似都类似的砾石,经岁月的日侵月蚀,外层渐渐地剥落,露出内核,是美玉是水晶还是顽石,并非在剖开的那一刻里变化出来的,而是本来就是如此。但在剖开之前,没有人知道真正内核是怎样的,好比人性,在经历事情之前是混沌未知的,在不断的现实生活中才逐渐呈现其本质,看似好像随经历而来,这也是“经历塑造人”的由来吧。

在我看来,人性有宿命和未知这二重性,人的本性是既定的,可这既定的本性对我们而言同时又是未知的。也正是这未知性让我们在人生的宿命里依然可以依循一些希望的光亮,为人生的主动和积极性留下一点理由和余地。我喜欢把生活当作试金石,饶有兴致在生活中不断观察、认识、磨练自己,希望最终剖出一个真实的同时又是最闪亮的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