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
文章来源: 2005-01-06 06:23:41
近一段时间以来,爱立信中国区总裁、中国均瑶集团董事长等中年精英猝死的消息不绝于报端。英年早逝似乎已经不是什么个例了,越来越多的人正被其阴影所笼罩。更可怕的是,早逝者的年龄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国家体改委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8岁,而同期我国国民期望寿命将近75岁。另一项数据显示,在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9岁降至53—54岁,比北京市民平均寿命的78.5岁低了20多岁。那么,究竟是什么在无情地夺走这些英才的生命呢?大众在为这些优秀中青年人唏嘘不已的同时,不由得自己也会反思一下:“我是不是也应该去检查一下身体了?”
  处于40—50岁年龄段的人群,一般处于事业发展的高峰时期,既是社会的中坚,又是家庭的支柱,每天工作繁忙。而长期处于高压力、高负荷的状态,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持续兴奋、紧张,血管处于痉挛状态。通常人体代偿能力比较强,平时不容易表现出任何症状。但是一旦因为情绪、疾病等因素使血管失去代偿能力,健康支柱便会轰然倒塌。
  还有一类中年人正好相反,因为知道运动对身体有好处,所以经常从事大运动量的锻炼,结果同样容易出现危险。中国古代医学专家曾提出,“动者生,动极者死”,这种观点现在看来仍不无道理。曾几何时,一些青年学生为了学校或班级的荣誉,参加马拉松或其他剧烈运动导致猝死的消息,令人扼腕。因此,中青年人更应该重视自身的保健。平时要定期查体、坚持适度的锻炼。如果发现有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情况,可以服用一些安全有效的药物,如纯中药制剂速效救心丸。临床应用证明,长期服用该药不仅可以改善心脑供血,缓解长期紧张导致的血管痉挛状况,还不会产生耐药性,对身体重要器官有保护作用。▲


    《环球时报 生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