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大战哥伦布
文章来源: 黄杨2004-12-02 08:04:42

郑和大战哥伦布

今年十月十一日是哥伦布纪念日,邮局放假。这类事情人们似乎不太关注,但是,我的一位朋友急着要发信,发不成,就把牢骚发到哥伦布身上了。他说,哥伦布当初要去的是亚洲,但因为地理和航海知识欠佳,误把美洲当成亚洲,反倒稀里糊涂地完成了今人视为地理大发现的壮举。倘若他的本事再大点,能如愿以偿的率船队到亚洲,说不定会出现一场郑和大战哥伦布的热闹场面,他的几条小船保险会变成日本的船--满丸(完)。我告诉他,郑和大战哥伦布就像关公战秦琼一样不可能,因为哥伦布驾船出海的时候,三宝太监郑和已辞世多年。这位仁兄听了并不扫兴,依然兴致勃勃的发挥他的历史演义,说即使让哥伦布早生半个世纪,郑和也会照胜不误。这也就是说,西方人这点儿历史文明和咱中国相比,差远了。言语之间,颇有为郑和未能受到后人应有的礼遇而鸣不平之意。

郑和大战哥伦布的宏论引起我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历史文明呢?从表面上看,郑和七下西洋早于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半个多世纪,且其船队规模巨大,拥有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曾远航到达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从科技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郑和时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哥伦布船队与郑和船队相比也的确相形见拙。因此,郑和下西洋就象修建万里长城一样,成了众多炎黄子孙的骄傲。郑和大战哥伦布虽属虚幻,但它反映了人们总爱以自己祖先的丰功伟绩来光耀自己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在那些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的民族中表现得尤为强烈。然而,我们是否仔细想过,郑和下西洋并未带动中国向海外发展,中国先进的造船技术和最早发明的火药没有幻化出坚船利炮,却使北京的昆明湖上出现了一幢富丽堂皇的石舫以及歌舞升平时必不可少的鞭炮礼花。而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却为西欧资本主义向海外扩张开辟了道路。

韦伯在研究东西方社会发展时指出,东西方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准备时期,并不存在重大差别。若以哥伦布和郑和相比,中国在科技方面还居领先地位。韦伯从文化角度解释东西方社会发展的不同趋向,把资本主义最早在西方出现归结于新教伦理。虽然此说颇多争议,但是,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却多少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差异。

哥伦布是意大利水手,受到马可.波罗的影响,对富庶的东方极其向往。当时,鲁滨逊式的探险精神弥漫于西方社会,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向海外扩张提出了要求,西班牙葡萄牙争霸海权的斗争业已展开。于是,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率船远航.此行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开拓海路,寻求扩张之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对西欧国家在建立殖民地,对外移民和海上贸易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郑和下西洋则是明朝皇室政治斗争的直接产物.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取明建文帝朱允文而代之。鉴于建文帝的残余势力犹众,且有人"犹思兴复",伪装归附,却暗地谋刺朱棣("明史"卷103"景清传")。朱棣除用暴力残酷镇压政敌外,为了瓦解政敌的社会基础,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采取了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方针,借以调和国内矛盾,提高自己的政治威望。"万国来朝"历来被具有大国心态的中国统治者视为皇帝圣明,太平治世的标志。于是,朱棣便派遣在"靖难之役"中出入战阵多建功勋的郑和出使西洋。其实,郑和下西洋还负有到海外察访建文帝的使命。建文帝被推翻后,下落不明,传闻亡命海外。这使忠于故君的残余势力反叛之心不死,对安定团结极为不利。因此,朱棣想藉郑和下西洋查出建文帝的下落,以绝后患。

郑和下西洋造访多国,均以赠送珍贵礼品为手段,换取对方上层人物的好感。礼尚往来,他们再派使臣回访中国。这种高价购买"万国来朝"的举动,不但给百姓增加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助长了统治者狂妄自大的心理。他们把这种国际交往看作是"四夷宾服",有的朝臣竟以此上书永乐皇帝朱棣封禅泰山,"刻石纪功德垂之万世"。郑和下西洋确实显示了中国当时的国力,然而,唯我独大的天朝心态也因此而愈益膨胀。郑和的随员费信在其所著"星槎胜览序"中说,看他的书,不用到外国去,就可以知道"中国之大,华夷之辩",也可以了解"殊方末俗之卑陋"。

正当中国君臣热衷于窝里斗,自以为了不起的时候,新大陆的发现使整个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变。才几百年的光景,西人便携坚船利炮前来扣关。此番不再是"四夷宾服",却是洋鬼子欺负天朝.真刀真枪的干了几个回合之后,天朝君臣方晓得洋鬼子厉害,自己已然技不如人,但悔之晚矣。百年来,我们受够了洋鬼子的欺负,至今也还生活在西方文化霸权的阴影之中。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炎黄子孙,梦寐以求。但是,拿万里长城,兵马俑和郑和下西洋等祖先的"丰功伟绩"来炫耀非但无法激发民族的自强精神,反倒显示出一种没落户式的无奈。姑且不论盲目崇拜祖先是否就能获得心理补偿,难道我们不该认真反省一下我们祖先创造的这些"丰功伟绩"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