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教授,两样的生活你喜欢哪一个
文章来源: 大臭臭2012-10-03 07:02:25

这是一个上辈人的真实故事。现在说给大家听一听。同样是教授,两样的生活你喜欢哪一个?

有两个男人,他们是发小。家庭背景不用去深究,要说的是,他们俩从小一起受教育,一起玩耍踢足球,还经常一起吃住。他们俩的友谊那是没说的,哥们情谊更是牢不可破。

然而到了中学毕业,一个考上了南京大学,另一个则考上了北京戏剧学院,可想而知,后者的相貌有多出众。用我晚辈的审美观来看,两个男人都长得不错,只是前者没有后者身材高大英俊。

经过十几年的职场拼搏,他们俩人都在各自的职业领域里当上了教授。为了让大家容易区分,我称北京戏剧学院的教授为Z,称中科院某研究所的教授为J,对比一下他们的生活轨迹。

Z教授,别看他表面高大英俊,风情风流于一身,可是他骨子里是最传统最保守的。他在戏剧学院里,没有与任何一个漂亮的MM结缘,而是娶了一个相貌平平但非常能干的妻子。

虽说他妻子是工人,收入很少,但服侍他可是一心一意的。为了Z教授,本是北方人的她,学会做一手江南小菜,吃得Z教授心满意足。还有Z教授不用为家务事操心,不用为养儿育女劳神,一切都由他妻管理。

诸位不知,Z教授才是家里的大爷,是家里的决策人。在他们家,每次都是Z教授单独吃饭,他夫人每天都特意为他做风味别致的江南小菜,数量少而精。不知道他的孩子们有没有运气能尝上一口。

Z教授是名副其实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主”,他的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几十年下来,他培养了不少有名的演员,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晚年的他,儿孙满堂,生活幸福。

J教授,在大学里就相中了一个小学妹,经过努力最终迎娶到家。可是,有着同样大学文凭的妻子,不愿意干家务,连饭都不会做,这可让好吃的J教授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做饭手艺了。

在那困难年代,J教授俩口子收入算是高的。俩个拿大学毕业工资,除了供养孩子外,还有能力给兄弟姐妹们零花钱,奇怪的是,没听说过他们要供养父母。我想,大概父母不用他们赡养吧。

诸位可知道,J教授是家里的大厨,他的妻子管采购食材,而他的孩子则是家里的洗碗机和清洁工。要是大厨出差在外,他家里的女人们就去吃食堂,好在单位有食堂,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不知道为什么,J教授的好吃在单位里竟然出了名。本人亲眼目睹,在文革期间,因为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所以把那些卖菜的小摊小贩的小农经济都被割没了,没有鸡蛋吃,没有肉吃,油和粮食都定量。

为了身体不好的妻子,也为了给正在发育的孩子加营养,J教授一个人骑自行车下乡去农民家买鸡和鸡蛋。他从早晨蒙蒙亮出发,直到天全黑了才进家门,不知道他跑了有多远的路,家里的女人们都在为他担心。

说真心话,多亏那时社会治安好,否则都不敢往下想。看着J教授高高兴兴地把做好的鸡汤端上桌,家里女人们的复杂心情都写在了脸上。那晚的鸡汤真的难以下咽,硌得女人们喉咙生痛,眼泪汪汪。

改革刚开放,J教授幸运地出国转了一圈,最先给家里转回来一台双卡录音机,供家人学英语用。后来多次出国作访问学者,J教授在国外省吃俭用,为大女儿筹备彩电音响等嫁妆。

总之,J教授就像永动机一样,在工作中,为中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家里,为妻女们的身体健康,战斗在厨房第一线。

J教授与Z教授不同的是,前者要照顾妻女,为生存为生活需要到处奔波;后者是被妻子精心照顾,不用为生活奔波,他只管把挣到手的钱拿回家就行了。这就是最真实的两样生活,你更喜欢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