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得,妙真与红楼
文章来源: 狮王传说2007-02-28 07:55:47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一部好了歌,唱醒了千年一梦的红楼。看过红楼的人,千千万万。倒背好了歌如流的,也如过江之鲫。而得红楼神髓,领曹公遗风的,古今往来,谁可以堪呢?

红楼是我的最爱。爱到无以复加。红楼之后,其他的小说,没有任何一部,在我心里,可以达到比肩红楼的高度。譬如登山者,只有珠穆朗玛才是巅峰。一旦领略了珠穆朗玛,就眼里无山了。

特别是看红楼前80回,就像听着曹公讲故事,娓娓道来,如坠云里雾里,飘渺起伏,随曹公收发而止。而故事背后,曹公却另有禅机。可惜红楼未尽,曹公仙逝,红楼梦断,成千古遗恨。在我心里,这是一个巅峰,没人可以超越。于我,只有仰视欣赏而已。也许本无须超越。因为我觉得,曹公想留给我们的,不是后人无法超越的小说巅峰。而是人生刹那芳华后,沉淀下来的简单质朴的生命真谛。曹公没有说破禅机,或许是来不及了,且留给有慧根的人,慢慢悟吧。

后面狗尾续貂的,以得曹公一二,而恬而执笔者多了。高愕最为接近,是为矬中高人。但也只得曹公的形,而远其神。故后40回看起来,云雾尽去,滋味全无,味同嚼蜡了。现代更有多如牛毛的自诩红学家,若躲藏在红楼,寄生在曹公身上的虱子,令人恶心不已,却挥之不去。

80年代的电视剧红楼梦,秉曹公遗韵,演活了红楼,也影响了一代人。

陈晓旭的黛玉,形神兼备,于我心里,是不二之选。而前后三年的红楼演出拍摄生涯,彻底改变了陈晓旭的一生。演完红楼后,曹公的神韵禅机,已经扎根陈的心中了。对于那时年轻的陈晓旭来说,曹公红楼背后想要说的故事,朦胧且难以琢磨。但是重要的是,她开始思考了。于是才有了陈晓旭出国又海龟的生涯,才有了商海沉浮的传奇。陈晓旭前半生的起起落落,不过是其尘世的未了因缘。而遁入空门,才是陈晓旭完美生命的开始。

我不是很相信生命轮回的,但我知道冥冥中,有些天注定的东西是存在的。陈晓旭就是为演黛玉而生的。她的存在,我宁愿相信,是有无形之手,借陈晓旭的一生,再续红楼传奇。

看看以前央视红楼20年再聚首的照片。那时的陈,虽家财万罐,却面相凄苦,眼光游移空洞。心里说不出的凄凉。明显的人陷万丈红尘,心仍不想就范,却找不到归属的感觉。红尘不是她的家,她的眼里,却可以看到一种永不放弃,继续寻觅探索的决心。而彼时的宝哥哥等一众人物,已然凡人泥胎像了。生活的苦难,把曾经清澈飞扬的心,给磨砺的污浊庸俗化了。

陈晓旭出家了。世人只看到她身后的亿万财富,只看到她走过的曾经眩目的红尘路。可不知道她是主动的给自己打开了生命的另一扇门。出家于她,就如鱼儿回到了海洋,鸟儿飞翔在天空一样,自然而发,快乐幸福。在求索人生意义的路上,妙真,循着红楼遗韵,上路了。

看看妙真现在的法相,平淡若空,眼微笑而明澈。她的心,找到了归家的路。

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我吃了一惊。但是等我看到她的照片时,我为她开心的祝福了。人生的智者,注定要承受思考的痛苦。而有悟性和定力的人,才可以找到答案和真象。

网上有传言,陈晓旭是因为疾病而出家的。如果真如此,也是天忌英才,但对于她,生命可以说是完满了。可我宁愿相信陈晓旭是主动听从了心灵的招唤。以其思考的性格,多年后,修行精进层楼,必会出世普度世人。可能还会有其他的大动作。世人又会皆惊讶不已,而于她,只是走她的路而已。

我感觉,妙真会成为少有的出世而又入世的得道高人,如果机缘巧合,她会成为TERESA修女那样,为世人奋斗的智者。曹公沥毕生心血,成80回红楼,也希望惊醒世人罢了。而真正红楼梦醒者,只少数有慧根者得之。而妙真若能够以人生之轨迹,悟透曹公禅机,并普济世人,则可以说是集大成者了。大概百年之后,我们再回头看红楼和妙真的一生,可以说,妙真真正用其生命续写了红楼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