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较量无声“的争议 -- 美国是否在阴谋颠覆中国现政权?
文章来源: 危言2015-06-05 08:24:07
”较量无声“是2013年出现的一部影片,据称是极左派的作品,因此一直没有看。近来又再次在网上传播,恰好有空看了一下,同时又看了一下评论。不能不说,对此片的评论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

”较量无声“的主要论点是美国一直在执行颠覆中国现政权的政策。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有必要去否定这一点吗?


对这部影片的主要批评是,其中提到的中情局“十条戒令“没有依据。”十条戒令“的主要内容是腐蚀青年,让他们放弃共产主义。但是片中的确引用了艾伦.杜勒斯的讲话:“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和经常不断地促进官员们的恣意妄为,让他们贪贿无度,丧失原则。官僚主义和推诿将被视为善举,而诚信和正派将被人耻笑,变成人人不齿和不合时宜的东西。”  这样的讲话同“十条戒令”的实质性内容是相同的。

”较量无声“包含了一些有争议的论点,不过它的确引用了不少美国重要人物的讲话,据网上评论,这些人物并没有出来澄清。没人否认这些讲话是假的。


下面是”较量无声“的部分解说词。这里引用的部分,主要不是影片作者的观点,而是支持这些观点的论据。笔者感兴趣的是,这些论据是否可靠。来源是:
http://tieba.baidu.com/p/2713728783




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美国出资的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召集世界500名最重要的政治家、经济领袖和科学家,在美国旧金山费尔蒙特饭店举行“全球精英”高层圆桌会议。史称“费尔蒙特会议”。这个会议讨论2000年-2100年内“全球精英”要处理的重大事务。 500个“全球精英”中有当时还不是总统的小布什、英国撒切尔夫人、布莱尔、布热津斯基以及索罗斯、比尔.盖茨和未来学家奈斯比特等人。

据与会者透露,到会的全球精英们认为,在21世纪,仅启用全球人口的20%就足以维持世界经济的繁荣。因为目前全世界的价值,主要部分仅是由地球人类中的1/5所生产。换句话说,其余的80%或4/5地球人口,都是不能创造新价值的人类废物。他们认为,地球上“只有20%的人有权积极地参与生活、挣钱和消费(此外加上1%或2%的丰厚遗产继承人)。

参与这个会议的精英们似乎认为,人类中多余的80%人口属于垃圾人口,对于仅占20%的有价值人口,他们是巨大的麻烦,同时会制造极大的安全问题。这些垃圾人口多数分布在目前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正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中的这些垃圾人口成为产生“无赖国家”的根源。一旦这些“无赖国家”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会成为反对地球精英的“邪恶轴心”。

两个解决方案

一是布热津斯基提出的“喂奶主义”:“弃置和隔绝那些无用的穷困的垃圾人口。不让他们参与地球文明生活的主流。仅由20%精英将一些消费残渣供给他们苟延残喘。”“未来的人类社会是1/5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必须将其余的4/5的废物人口排挤出局并依靠喂奶过日子。”

如果其余的80%人口不愿接受这个方案,或1/5的精英已不愿意再对那无用的4/5人渣实施喂奶,那就产生另一个方案,就是设法逐步用“高技术”手段消灭他们。

而在客观上,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干净”核子技术、遗传基因武器技术以及生物武器技术已经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高科技手段。

早在1947年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有篇讲话,他说:“只要这个星球上还有共产主义的火花存在,那么我们西方世界对他们的封锁就一天也不能停止。”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问澳大利亚前,在白宫接受澳大利亚电视采访时,针对中国的迅速发展,说出了真实想法。

奥巴马通过电视镜头向全世界明确宣布: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


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样说: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对俄罗斯来讲,它是一场真正的悲剧。过去我们总认为我们和西方的争论是主义之争,现在明白了是民族利益之争,可惜我们明白的太晚了,我们明白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已经解体了。

1989年8月15日美国《基督教真言报》的文章以骄傲的口吻写道:对苏联的伟大美元攻势已成功的发展,三万颗核弹头和用新科技成果装备的世界上最大的军队却不能掩护自己的国家领土拒绝渗透的美元,它已经把俄国的工业消灭一半,打垮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并瓦解了苏联社会。苏联已不能抵抗,所以专家们预言说:“它的覆灭是最近2-3年的事,而我们则应当对那些伟大计划给予应有的评价,塔夫特制定了它,罗斯福润色了它,而且而后的历届美国总统都彻底执行它。”

1991年11月,撒切尔夫人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抑制不住激动地说:“我负责任的告诉各位,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就会听到法律上苏联解体的消息。”

苏联前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前国家杜马副主席尼.亚库普佐夫谈到苏联8.19事件时说:“我看到那些大学生还有那些受指使的人员,有一些外国使馆的车给他们送来吃的、喝的。”(这一幕是不是和我国1989年的“六四”时期有惊人的相似呢?)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彼得.施瓦茨在其出版的《胜利-美国政府对前苏联的秘密战略》一书中毫不隐讳地写道:前苏联的垮台不是上帝青睐美国,而是里根政府奉行的政策所至。他透露,关于前苏联的体制,在客观上是否具有生命力,里根政府并不感兴趣。美国的任务就是将这种生命力降低到零。彼得.施瓦茨甚至露骨而傲慢地说:谈论前苏联的崩溃而不知道美国秘密战略的作用,就象调查一件神秘死亡案子而不考虑谋杀。他在书中详尽批露了美国政府采取隐蔽的斗争策略及手段,逐步动摇苏联领导集团对自己制度的信心,诱循其一步步走向解体的具体过程。


1992年作为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克林顿说:“中国有一天也会走上东欧和前苏联共产党政权的路。美国必须做它能做的一切来鼓励这个进程。”

担任美国总统后,克林顿进一步宣称:“美国不是通过武力,而是通过信息、国际交流以及类似的软手段来破坏中国的共产主义制度,在中国对此持任何异议的人都无法阻止它,正如柏林墙最终还是倒塌了一样,我认为那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政府驻前苏联大使卢埃林.汤普森1964年就露骨地指出:“我们的目标是使我们的对华政策与现实的长期利益相一致。我们的目标过去总是“驯化”中国共产党。在此方面遏制战略加道义批判只取得了甚少的成功,所以为何不改成遏制加颠覆?”

美国总统布什在其第二任期就职演说中更加明确提出:“美国将在世界所有国家推动民主运动及建立民主制度,最终目标是在世界上根除‘暴政’。因此策划不流血的革命,在全球推行驯化改造,便已经成为布什第二任期的重要任务。”

1997年6月,美国发表被称为美国《新世纪计划的宣言》,签名者包括后来布什政府的重量级人物――副总统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国家安全会议主席艾布拉姆斯,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理查德.泊尔,甚至还包括了布什的弟弟杰布.布什。这个计划明确提出,21世纪美国的对外政策基本方针是谋求建立在全球的永久绝对优势地位,威慑企图发挥全球或地区性作用的潜在竞争者,先发制人打击被怀疑发展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国家。该计划认为:中国构成了美国的最大威胁,要求对华采取强硬立场和进行军事威胁。他们还特别强调,重视中国的政权更迭问题。这实际意味着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秘密战争的重点目标。

美国新保守主义代表人物罗伯特.卡根讲得很明白:“9.11之前,美国战略圈已经开始把矛头对准了中国……把中国看成美国的下一重大战略挑战者,这种观点在克林顿时期的五角大楼就形成了。”

布什上台后尖锐地指出:“中国并不是美国的战略伙伴,而是一个战略对手。”至此,中国是美国的挑战者这种观点得到官方确认。

194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长艾伦.杜勒斯就曾在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上这样说道:“人的脑子、人的思想是会改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迄今为止这依然是美国政客们对其实施政治转基因战略最为直白、最为形象的描述。在他们看来,以美国价值观作为武器来改造世界,重建国际秩序是进行政治转基因最为彻底、最为有效的办法。


尼克松说:“在我们使物质世界改变面貌的同时,我们必须努力在政治上改造世界,美国常常是手无寸铁地步入思想战场。”

美国福特基金会、国际共和研究所、卡特中心、亚洲基金会等长期以来都不遗余力的积极为我国的基层选举和地方选举改革提供不同形式的援助。

美国“亚洲基金会”项目发展主任艾伦.C.邱越伦说:“西方社会之所以热中于此,是因为从中看到了民主的种子和推动中国民主化的潜在力量。”

原卡特中心“中国农村选举项目”负责人罗伯特.帕斯特更加明确地表示:“为推动中国的演变,不仅要谴责政府的停滞,而且应对它向自由化运动积极给予鼓励。”

尼克松曾说:“媒体已经成了国家权力的重要资源。”

美国前国务卿阿尔布莱特则更加明确的说:“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这种技术,因为它需要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

2010年1月,美国参议员鲁格尔曾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微博对抗恐怖》的文章,鼓吹美国国务院应该利用网络技术来为美国的全球自由推广运动服务,开展所谓“迎新运动”。鲁格尔自信地预言:这种“迎新运动”必然将会对中国年轻人产生深刻的影响。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一次关于互联网自由的讲话中更为露骨的谈到:“我们还支持开发新工具,使公民能够避开政治审查而行使其自由表达的权利,我们正在为世界各地的团体和组织提供资金,确保这些新工具以当地语言版本提供给需要的人,并为他们提供安全上网所需的培训。”

2009年伊朗总统内贾德在大选中获得连任,选情引发社会争议。为利用网络煽动更大规模民众反应,希拉里亲自插手干预美国推特网站例行的停网检修维护计划。她说:“这是一种表达民主的方式,推特的使用不仅对伊朗人民、对世界人民尤其是年轻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也许不算个推友,但很明显这真的很重要。”

在随后的日子里有200多万条推特信息被50多万人发送出伊朗,高峰时每小时有20多万条。关于伊朗游行集会的推特信息被发布。这些比电视直播更加及时具体和带有明确立场的信息迅速在世界各地引发强烈反应,然后这些反应又被反馈到伊朗,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骚乱。为了进一步利用信息工具加大对伊朗的持续打击图谋,2009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伊朗审查制度受害者法案》,并据此拨款3000万美元资助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法尔达电台和美国之音用波斯语向伊朗广播。拨款2000万美元用于伊朗电子教育、交流和媒体基金,协助伊朗人绕过因特网审查。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说:“就如同伊朗的悲剧事件,它也让人非常兴奋,因为我们看到伊朗人有能力将世界各地的观众与伊朗国内的人们连接起来,他们利用信息的力量来激励对当地政权的抵抗,确立支持民主的政治意识。”

艾伦.杜勒斯曾经说过的:“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和经常不断地促进官员们的恣意妄为,让他们贪贿无度,丧失原则。官僚主义和推诿将被视为善举,而诚信和正派将被人耻笑,变成人人不齿和不合时宜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