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曲欣赏】妙子---《口弦》&口弦简介
文章来源: 远芳阑珊2007-03-01 18:12:26


口弦又被称为 响篾、篾簧、口簧,是一种深受少数民族同胞喜爱的小巧乐器。云南省彝族、怒族、景颇族、傈僳族、纳西族的年轻姑娘几乎人人都会弹奏口弦。在彝族长诗《阿诗玛》中说人们“爱它和宝贝一样”。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口弦又被称作“口琴”。在明肛《 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弹口琴”的记载。清代《滇南虞衡志》中很详细地记载了“口琴”的形成和制作。唐、宋时期的“铁叶簧”之类的拔簧乐器就是口弦的前身。关于口弦的来历,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明朝统治纳西族和傈僳族的丽江木土司,欺压民众,作恶多端,使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木土司深怕人民群众聚议他的罪恶,反抗他的统治,于是他制订了一条人情常理的法规:不准人们接 触谈话,就连父子、夫妻也不例外,如有违反者轻则受到鞭刑,重则杀头示众。木土司 的暴政使得民众更加愤怒,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反抗他。聪明的傈僳族人想出了一个办 法,他们创制了一种乐器——口弦,他们用口弦来代替自己说话,表达心声,使得木土 司的诡计失败。

云南的口弦是用一种长约三寸,宽约五分的竹片,中间 刻成浅槽,槽底的竹片拉成簧牙(有的簧牙是用薄铜片或银片制成的)。吹奏时左手握 住竹片的一端,另一端放在口边,让呼吸的气流鼓动簧片,同时右手指配合轻轻弹动竹 片,随着气流的变化和指头的弹动,就会发出优美动听的曲调。

口弦通常是男青年用金竹制成的,小伙为了显示自己的 才能,将作好的口弦装在一个精制的小竹筒里,筒面上雕刻了各种花纹图案,系上红色 或黄色的缨穗,送给心爱的姑娘,作为爱情的信物。姑娘收到心爱小伙的礼物便会把它 挂在胸前,既可作为装饰,又可随时取出吹奏娱兴。口弦曲调丰富,有表现爱情的,有 表现生产生活的,还有舞曲。



远方阑珊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