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里的四顺从、二反叛、一悲、一歉
文章来源: 林默山2008-07-05 07:37:44
 在俺看来,功夫熊猫好看,但不是好在那只熊猫上。反是在那只熊猫以外的其它角色上,很美。总结下来,就是这部影片里有四个顺从、二个反叛、一悲、和一歉。

第一个顺从,是狐狸师傅的5个徒弟。这五个徒弟,按电影初始铺垫的交代,一开始就已经是熊猫的偶像了。可见,他们早已是江湖中各怀绝技的成名高手。就是五个这样的高手,能在比武场上顺从地把龙战士的地位让给只会端面条的熊猫,而事后虽有一些怨言,但都在克制、礼貌的君子作风之内,实在难能可贵。而更可贵的是,他们不仅认同了熊猫高于他们身份之上的事实,还能主动为师傅分忧,在知道不是大龙的对手的情况下,却主动去拦截他以给熊猫争取到更多的练功时间。而他们兄弟五个,与大龙的战斗中,也彼此誓死照应。这,充分体现了作为侠客的风度,十分令人敬佩。从这五个高手身上,俺看到了许多比那只熊猫可贵得多的品质。

第二个顺从,是狐狸师傅的顺从。这只狐狸,是从一开始就坚决不同意让只会端面条,一点武功没有的熊猫去做龙战士的。事实上,一直到乌龟圆寂以后,到发现熊猫在找吃的上面有点水平之前,是一直就讨厌这个弟子的。可是,乌龟的话他都听了,而且在坚决反对的情况下又坚决地贯彻好了。这,体现了一代宗师的做事风度。十分欣赏!

第三个顺从,是老乌龟的顺从。那是对天意的顺从。其实他本来也没有喜欢那只熊猫的任何道理。只是因为熊猫是坐着二踢脚从天上跌下来,正好跌在他的手指前,他就选定了熊猫。在俺看来,这暗示着做事对天意的接受,世上很多事,没有道理可言,以乌龟在当时也不能确定把龙战士的地位给谁的情况下,接受天下掉下来的熊猫,便是对自然二字的顺从,不以自己智者的智慧强做难为之举,乐知天命,敬佩!

第四个顺从, 是熊猫的爹鸭子的顺从。他的顺从,体现在虽然对熊猫有不同的期望,只指望他能做一辈子面条的情况下,不对熊猫的志向强行阻挠,始终默默支持关爱着他。是对熊猫儿子自身求发展的顺从。为人子者,能有这样的慈父,福气!

这四个顺从,才造就出了一个熊猫,缺一不可。

还有两个反叛。

一个就是熊猫,他是有那么一点小人心态的反叛者。他有违父命,不愿作一辈子做面条的,老想着练武,可是呢,他又吃不了苦,对于理想,有一种游戏心态。但他却是确立了这一志向,而这一志向的确立,就成了他以后实现梦想的基石。他,成功了。

另一个反叛,是大龙。他在已经成为绝顶高手的时候,在没有获得龙战士的身份下,冲冠一怒,反了。他,失败了。

同为了理想,熊猫很幸运成功了,大龙很不幸失败了。

一悲,要给那个老虎。可以说,俺一看这只老虎的造型,就喜欢上了。而她的故事,更吸引我。她明明是五个里最强的,也是最接近成为龙战士的。可她在顷刻间就因为熊猫的介入就失去了那个荣誉,却平静的接受了事实。在那之后,她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狐狸抱歉,说:我令你失望了,很抱歉。。。而其后,又是她第一个挺身而出前去阻挠大龙的。可以说,她具有最优良的武士修养。
而最令我感动的是,作为一个如此高手,当她回忆童年时,因未曾得到师傅的关爱还会那样的伤心。我相信导演在对老虎眼神的刻画中,确实想告诉人们一些东西。。。
真是一直令人动容的老虎!

一歉,个人以为,这是电影的点睛之笔。这个点睛之笔,就是狐狸在将被大龙杀死之前,所表达的对大龙的歉意:”loved you too much to see what you are becoming。。。”也就是说,大龙的变坏,他作为大龙的师傅和父亲,承担了全部责任。他在把大龙成功培养成一个绝顶高手以外,却没有培养出他面对不如意的事情时应该具有的态度,以致于在大龙遭到乌龟的拒绝、没能拿到龙战士身份之后,彻底发了疯。
这是狐狸为什么多年不能at peace的根源。而熊猫给他带来的peace,则不仅仅是因为成功地打败了大龙,更是他让狐狸看到了,在狐狸的培养下,终于有了一个能够承担种种不顺的高手,而这样的高手,终于走向了更大成功的。这个现实,才是那个乌龟所讲的、也是狐狸最后得到的peace的实质。

非常好的影片,很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