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角茴香到石头剪刀布
文章来源: 悟空孙2014-12-06 16:41:02


最近,有一条新闻在互联网上让人们议论纷纷: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孙灵霞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啥?八角茴香炖鸡肉成了博士论文?中国的大学真是堕落了,水平连小学都不如,咱隔壁的文盲老太太都知道那八角炖鸡腿,还用一个博士长篇大论?这种烂课题,谁爱研究谁研究,但拿国家的钱,还当博士论文,合适吗?——网上评论如是说。

先把炖鸡腿放一放,我想到了不久前的另一条新闻: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了石头剪刀布的制胜策略。又是一个奇葩!咱打小儿就玩这个游戏,早就知道了怎样出手就能让那老是拖鼻涕的王二毛输得一败涂地。
 
这八角鸡腿,石头剪刀就真的是无聊的科研课题吗?我又想到了文革时期有一部电影叫《决裂》,其中嘲讽走资派的教授给学生讲“马尾巴的功能”。今天我们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解马尾巴的功能对于一个学习农业畜牧的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文革大批判就是用自己的无知来挑战科学。
 
回到那篇“鸡肉”博士论文上,该课题旨在研究如何使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卤鸡更加美味可口且营养丰富,这难道不是一个科学的命题吗?中国人有许许多多的风味小吃,有成千上百中南北烹饪方法,可是至今中国竟没有一个像麦当劳和肯塔基那样的标准化的食品加工和销售跨国连锁企业,为什么?因为我们恰恰就是缺乏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把一件小事拿来做定量的客观的分析和研究。翻开我们的食谱,里面大量充斥着“少许”、“略煎”、“八成熟”,而洋人的菜谱总是用“xx克”、“煎x分钟”、“x度”等标准化的语言,虽然烹饪是一门艺术,但是要让我们的食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要让我们的饮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这就少不了让科学助我们一臂之力。

科学是什么?说到底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这好奇心是对自然和人类本身探索的最直接和强大的动力,虽然这种出自纯粹好奇心的探究是毫无实际意义的,在讲究功利的中国人看来是没有用的,但是人类往往就是要做一些“没有用的”事情才能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满足,使我们的生活得到充实。

科学,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哥德巴赫猜想有用吗?1+1说到底是一个也是一个“没有用”研究项目,即便证明了也不能改变任何一个现实的结论和概念,那么为啥有一批科学家像陈景润那样不懈的为之努力呢?因为,证明1+1本身没有意义,但是用来证明1+1的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数论上的难题。

同样,研究石头剪刀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除了哄小孩子们玩,但是这个问题本身是博弈论的研究方向,旨在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对指定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另外,科学往往也并不只是盯着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更是科学所关注的。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例子:请证明在一杯水里加三勺糖比加二勺糖来的甜。这还用得着证明吗?

事实上,这的确是加拿大一所小学里学生的一个实验项目。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来看,拿两杯水,一杯里放二勺糖,一杯放三勺糖,再各喝一口,就判断出来了。但是,这不是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因为,杯有大小,随意舀的一勺糖分量也有差别,更重要的是,测试者事先知道了哪杯水里有多少糖,就严重影响了结论的公正性。

让学生实施这一实验,目的在于让他们知道:一杯水是8盎司,一勺糖5毫升;水的温度必须一致,否则影响味觉,参与测试的人不能事先知道哪杯水里放了多少糖,而且必须有两位以上的人参与测试……。通过这些严格的要求和步骤,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一下“双盲测试”,然后写出正式的报告来,从小培养孩子们严谨、客观、精密、公正的科学态度,这难道不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教育实践吗?

不要以为只有小学里才有这样幼稚的科学研究,西方大学里研究的课题可不都是量子质子,DNA和基因,许多奇奇怪怪的研究课题背后却是实实在在的科学发现。比如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家就研究过啤酒泡的大小和形态以及上升路线,以此揭示物理学和化学中的一些科学原理。这篇论文的题目叫“Through a Beer Glass Darkly”。为什么香槟酒打开后会冒泡泡?这些泡沫为啥都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形成?它们根据什么原理上升?这是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的科学家研究的内容,这也有一篇论文——“Why Does Champagne Bubble?”

通过“八角茴香煮鸡腿”这一讨论,我们至少应该得出三个结论:1. 不要轻易否定别人。2.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看似简单,其实我们并不了解。3.科学精神要求我们脚踏实地从简单入手一步步做起。 

无论如何,在中国这个浮躁的治学环境里,能有人踏踏实实地研究一件具体的“小事”是对提高高校整体论文水准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尽管“八角茴香”作为博士论文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总应该比那些华而不实的假大空论文,如习博士的《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有更多的实用价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