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上海人和中国人
文章来源: 悟空孙2011-06-28 08:53:19



常常看到网上有人揶揄中国各地人的性格特征,或是
X地男人/女人的长短。每当这种帖子出现,总有如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一般,有支持的,有声讨的。如果你恰巧是挨了批评的X地人,你一定会义愤填膺,愤怒反击,至少也会以理据争——这不是事实!而一旦对X地人的讽刺正合你胃口,你一定会“赞”、“顶”一番,至少也博得会心一笑。

其实,这种帖子无非是几个闲人酒足饭饱之后的调侃或搞笑,既没有社会学的理论,也没有统计学的数据,更没有心理学的分析,谈何准确?

当然,也有人出来打圆场:什么地方的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戴有色眼镜不得歧视云云……。

这种和事老的中庸和稀泥态度其实也不可取,因为地域差异是客观存在,如果我们能就某一特定人群的特性做出一个社会学或民俗学的客观分析,不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群在其性格特征上的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

比如笼统地说“广东人嗜赌成性,广东人最迷信,广东男人很无耻”,似乎有些不着边际,不过广东人生活在特定的亚热带气候中,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又最先和世界接触,“改革开放”的人群自然和中国内陆的人群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我家族没有广东血缘,我本人也没接触过多少广东人,自然无法评判广东人。

说说上海人吧,我还是有些“资格”的。

上海人的性格特征是非常鲜明的,上海人也是被中国其它地区的人津津乐道一个人群,似乎上海人的特征早已被铁板钉钉了——尤其是上海男人——看看某些电视剧里那些非上海男人扮演的上海小男人,那形象,似乎让所有其它的中国男人一瞬间都昂头挺胸地高大起来。

因此,有人一旦读到“上海人不爱占便宜”就一下子触动了某根神经,要知道上海人的“小气”是闻名全国的,比如 “上海女人买牙膏都要磅一磅,看看是买大支的合算,还是买小支的合算”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一个电视节目里的北方籍妻子就这样数落她的上海籍丈夫:“那么小一块蛋糕,我睡觉前他就在吃,等我一觉睡醒来,他还在吃。”

不过,在为上海人辩护之前我想先弄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上海人?

有位名人说过,世间绝大多数的争论,归根到底是对某一概念定义的争论。

要说明白什么是上海人,就像要说明白什么是美国人,什么是加拿大人一样不容易。上海自开埠以来,大量的江浙一带移民接踵而至,尤其以宁波人为众。

有人统计过,上海有至少1/3的人口,不是祖籍宁波就是和宁波有着某种血缘或亲属关系。所以在上海你坐下来吃饭,如果周围没有宁波人,那这顿饭是吃不成的,所谓“无宁不成席”。 

宁波人主宰了上海,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早在19世纪,宁波人就控制了上海的钱庄,在上海近代的机器和船舶业中,他们也有三分天下。20世纪30年代,上海工商界名人中,宁波人占据四分之一, “宁波帮”中赫赫有名的虞恰卿、叶澄衷、孙衡甫、刘鸿生等人更是在上海商界呼风唤雨。

宁波人开办了上海的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五金店、第一南货店、第一家绸布店、第一家火柴厂、第一家染织厂、第一家化学制品厂、第一家印刷厂、第一家国药店、第一家灯泡厂、第一家钟表店……。

上海人家喻户晓的培罗蒙西服店、亨生西服店、邵万生南货店、三阳南货店、乐源昌铜锡五金店、亨得利和亨达利钟表店、中华皮鞋店、老正兴菜馆、蔡同德国药号、泰康食品商店、协大祥绸布店等等,这家家都是宁波人打下的天下,于是上海又有了“无宁不成市”的说法。

宁波人撑起了上海的大半边天,上海的政界,商界都是宁波人的天下,甚至上海的本地文化和方言都让宁波人占领了。如今大家说起上海人,总把“阿拉”放在口边,其实你可知道,上海本地方言的“我们”不是“阿拉”,而是“我伲”——这“我伲”硬是被宁波话“阿拉”挤出了上海市区,并成为上海的标志性词汇,宁波帮势力的强大可见一斑。

所以,谈上海人是不是可以先看看宁波人?

船老大包玉刚不提了吧?蒋总裁介石先生也不谈了吧?(奉化建市之前隶属宁波)

看看董建华安子介邵逸夫黄金荣 马友友陈逸飞冯骥才周星驰王志文沈殿霞童第周贝时璋谈家桢……?

这些人不会占人家便宜吧?

当然,我没有接触过这些名人,不过,作为宁波人的女婿,我知道,宁波人有太多的“规矩”,其中之一,就是不占别人的便宜。

宁波人爱面子,宁波人更好客,宁波人宁愿自己吃咸菜,也要给个人煮个“水瀑蛋”——“小气”那是对自己的。所以你来做客,宁波人一定留你吃饭:“冒走么,饭缺子气!”(不要走么,饭吃了去!) “咸鸡慈菇肉,缺哪,缺哪,冒客气,兮锅宁!”(吃呀吃呀,别客气,自家人嘛!)即便没什么“小菜“,也要 “下饭呒犒,饭要吃饱”(没什么菜,饭管饱)。

宁波人如果被别人请了,一定要回请别人,哪怕邻居送了一碗秋(臭)冬瓜秋落苏(宁波特色美食),你也绝不能把空碗送还,一定要把碗盛满了其它更好吃的食物一同归还别人——这,也是上海人的“规矩”。虽然精明的上海人不做阿木林的冤大头,但也鄙夷精明过头的调包、掉枪花、惯浪头、开大兴、老门槛等等不上路的拎勿清。

占据上海人口1/3的宁波人就是这样常常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上半夜忖忖自家,下半夜忖忖人家”,虽然活得有些累,但也从他人的满足中自己得到快乐。

上海除了宁波人,还有1/3的本地人和1/3的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其他中国人。我没有见过爱占便宜的上海本地人,我也没见过爱占便宜的“外地”上海人,当然我没有在弄堂里,更没有在棚户区里生活过。

不错,如果你有过72家房客那样的棚户弄堂经历,你可能会耳闻目睹过一些诸如为一分钱水费吵架,为一个公用电表水表偷电偷水的行为,可是如果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放在那样的经济拮据空间狭小的生存环境里,谁都很难做到“大气”的。

至于上海人的精打细算式的“小气”,那不等于爱占便宜。比如“称牙膏”的“上海女人”,虽不“大气”,可她并没有妨碍任何他人,与卿何干?联想到龙应台女士对上海男人洗妻子内裤嗤之以鼻,人家又没有洗你的内裤,冒什么酸水?

审视一个地方的人,不能脱离了一定的生活环境来评判。所以出了国我才发现,在国外这样一个共同的生活环境中,是观察中国各地方人的最佳场所。如果你注意观察一下华人圈子里的聚会和爬梯,从个人的言谈举止甚至制作喜好的食物中,一定会对中国各地人群特征有不同寻常的发现。

你还可以观察一下超市里华人的购物习惯,也能发现各地人不同的生活习性。当然,国外华人的样本毕竟有限,我就不做盲目的结论了,但是有一个现象我是非提不可的,因为和“爱占便宜”有关。

某些华人在超市买菜,总把青菜剥得只剩下一个菜心,把黄瓜掐的一个个指甲印,荔枝龙眼专挑大个儿,且一个个从枝梢上拔下。她们“扫荡”过后,货架上一片狼藉……。

还有不少人,衣衫褴褛破帽遮颜走街串巷在垃圾桶甚至路边别人家的废物回收箱里翻箱倒柜捡啤酒瓶易拉罐……。

我不知道她们是哪里人,至少我敢肯定她们不是上海人。

不过,在洋人眼里,她们都是Chinese

所以,我们不要老是这里人那里人的窝里斗,大家都首先做好一个有自尊自爱的“人”,再做一个不贪便宜的上海人,大气的宁波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