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如何戒?
文章来源: jennytomato2007-10-23 23:57:22


未能免俗,也赶在满世界的吐沫腥子里去看了“色,戒”。

影片精雕细琢,唯美巧兮,象沅玲玉的脸;

梁朝伟戏精入骨,肌丰臀美,不枉我少女时代对他的胡思乱想,以至于出了影院,“荷尔蒙”仍有点居高不下。看来李安阴谋得逞,不过也证明我的内分泌系统运转良好。

对我来说,这部片子值得一看,遗憾的是略显“平淡” ------ 似乎缺少点触动心灵的张弛。

显然,李安对此片用心良苦。窃以为,他有心想做中国的 Lawrence 吧。

上世纪初,英国作家 D. H. Lawrence 写了本惊世骇俗的书“恰特莱夫人的情人”,其中大量细腻柔肠优美透髓的性描写曾经让满世界鸡飞狗跳,吐沫腥子横飞。然而今天,这部探讨“现代工业文明与人性的冲突”的小说却成了不朽的巨著。


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包括情感上和生理上的幸福。这种追求不会随着朝代的更迭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战乱而离弃。 恰特莱夫人最终选择了回归本心和自然的人性,并走向了希望;而王佳芝却因为追求“爱”而走向毁灭。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Lawrence 并不乏崇拜者。比如郁达夫,林语堂。而林在“红牡丹”中也有几处直露的 “ 性 ” 描写,风格颇似 Lawrence 。

张爱玲的原著,并没着太多篇幅去渲染易先生和王佳芝的床事,而更多着眼人面对命运的无奈。

社团同学的一句“你上来吧。”,便因此而改变了她的命运;而她紧要关头的一念之差,更断送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性命。

女人为了爱是可以不要命的,尤其是一个缺乏爱的女人。由于战乱,父亲带着弟弟去了英国,而迟迟不肯接她;贪财的舅妈卖掉了父亲留给她的房子;为了性诱易先生,她失身于同学,却遭到鼓动她献身的同学的鄙视,甚至包括邝欲民(电影中这点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所以面对易先生疯狂的情欲,硕大的钻石,渐渐开放给她的心,她生平第一次有了被人爱的感觉,以为“这个人是爱我的。”,而为国锄奸这个神圣使命在人性面前已变的缥缈。

要表现这个主题,情欲戏本可拍的委婉朦胧,点到为止。而李安的床戏却掏心扒肝,短兵相接,咬牙切齿。是不是他认为最直白原始的“性”才能表现出“复杂的人性”呢?

按理上,人应先有感情才有情欲。然而人性是如此复杂,曾几何时,情欲可以主宰一个人的心,可以强烈到颠倒乾坤,可以引导人找到爱和幸福,也可以让人走向毁灭,就象恰特莱夫人,就象王佳芝。

“食色性也”,人性如此。如果不是皈依佛门,与其用戒, 不如给予合理的疏导。听说当年希特勒因为爱上了一个尤太女孩遭到拒绝而由此痛恨尤太人,从而改写了人类的历史;而王佳芝在错误的年代,以错误的手段,爱上了错误的人。恰特莱夫人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她在人性的绽放里找到了希望。

藏传佛教有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的西藏本没有人类。大地上只住着两个生灵:女罗刹和即将成佛的灵猿。罗刹爱上了灵猿。她告诉灵猿,如果他不管她的爱,即使成了佛,她也要变成最凶恶的魔鬼来对付所有的生灵。除非英俊的灵猿娶她。

在娶罗刹和成佛之间,灵猿徘徊了三天三夜。为免日后生灵屠炭,他于是娶了罗刹,繁衍造就了极善和极恶混合的新种类 -------- 人。

据说,在成亲的那一夜,灵猿哭了,因为正果不复存在;罗砂也哭了,因为爱必须迁就对方。

所以人实在是个复杂的东西, 不按理出牌的也大有人在,否则人间哪里会有那么多爱恨情愁的故事来让我们彼此娱乐呢?


原创文章。可以转载,但言语一声,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