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
文章来源: 苗青青2007-10-31 13:00:57

因为一位朋友的事情,要联系国内一位已经五六年未见面的做慈善事业的朋友。 从她以前的部下那里找到她的新电话, 欣喜。 拨了电话过去,当然是惊喜! 于是兴奋的我们从我和她这几年干了什么开始,聊了半天!

她两年前离开了原先干了许多年的那个美国基金会,来到一个外国大公司的社会责任部当总管,做的事情仍然与慈善事业有关。

说到她这两年的新工作, 她并没那么兴奋。 反到一个劲儿地夸我如今在外面做律师, 那视野多不同! 我没来得及告诉她, 律师工作常常也是寂寞又枯燥的。 她的落寞是因为国人对于慈善事业多年的冷漠。 她二十年来为之辛苦奔波的这个事业,在人们眼里远比不上 IT 行业,法律,医生, 传媒,等等抛头露面的行业吃香。 报纸电视上极少有人提到辛辛苦苦从事慈善事业的人们, 更别提赞美了! 这样的大环境下, 当我问她新的工作如何, 她怅然一笑说, 我还能干什么, 还不就是干那些老本行的事呗! 何况, 人也一天比一天老了呀。 微笑的话音里透着些无奈和落寞。

我想起记忆里的她 , 面容文雅秀丽,高挑的个子,黑黑的整齐的秀发,米色的西装外面披着淡藕粉色的披肩。或者深色的套服上别着一支珍珠胸针。 她的英文说的很纯正,说话很有条理,简洁清晰。 若干年前我们曾经合作过很长一段时间。那个年月我们做事都很认真,那些项目最终双方都认为相当成功,对立法很有帮助。

二十多年的实践中, 她兢兢业业,靠自己和几个下属一个一个项目的落实,积累了多少经验啊,从乡村选举, 到妇女权益维护,从政府立法, 到下岗工人培训,从建造小学校到资助图书馆, 她做过的项目范围很广。 在这期间, 她逐渐积累了各方面的见识:国内外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政策法规, 关于和政府部门合作的方式和难易, 关于受益单位和个人得到哪些实际利益。 她有这么多宝贵经验竟然没什么人感兴趣分享, 可见目前慈善事业的不兴旺,人心的浮躁和功利啊。

我对她说, 你是个很少有的慈善事业大专家,应该是国内的稀有人才资源啊! 等我们退休的时候,这个行业一定兴旺,到时候说不定我们还需要你指点如何进入这一行呢。 于是我告诉她, 现在就有个朋友回国从事慈善事业,希望和国内熟悉这一行情况的人聊聊。 我已经建议他去找她这个专家了解情况。

她很爽快地答应,同这个极少见的,有志于慈善事业的朋友见面。

今天我收到她的简短回信:

It was so nice talking with you over the phone! You are so considerate to keep in touch with me despite such a distance. I always think you are smart and dedicated. That's why you are so successful. Let's make sure we get together when you are back for vacation next year.

I have made appointment with.... Thanks for connecting us!

收到她的信也让我高兴。 最高兴的, 是能够牵这个线儿,让这个慈善专家能把她的知识,经验传给需要它的人们。 让她和他今后有机会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彼此帮助,为了实现他们各自人生的理想。

人尽其才,是每个人的梦想。 把好朋友当中的人才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 让他们的才干能使更多人受益。 这件牵线搭桥的事儿,给我带来的快乐,决不亚于自己干成一件事的快乐! 一个人能做成的事, 毕竟是有限的。

两位朋友,祝你们谈的各有收获, 也祝朋友的新事业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