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纪行::古都西安(二)
文章来源: 明亮2008-10-20 16:44:57
  


参观秦俑那天,是和一对儿英国夫妇,他们满口的伦敦音,一路非常健谈。导游是位面相油光水滑看不出年纪的中年男人,有洋名为约翰。英文听讲都算是不错的,也非常活泼和恰当的幽默,做派很像那些
Gay的室内设计师,白西服里面黑色的衬衫腕口领口都系得紧紧的,手里拿着把红雨伞,成为我们区别他和其他人的重要标志。

他说话很有国务院发言人召开记者招待会的水平,避重就虚。比如怎样面对英国夫妇小心翼翼地提问,“昨天我们在酒店外面的小街上散步,看见打扮妖娆的女人,难道她们就是?”上等人偏不说那个关键词汇,好像说了就和她们一样低贱或者同流合污了,也许只是为了爱护导游的自尊。导游说,“是的,由于她们,我们国家的性犯罪率大大降低了。要知道,无论谁来管理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就是让人们仅仅吃上饭这一件事,都是非常非常难的一件事。” 大家望着街口堵得一塌糊涂的车流,都拼命的点头同意。

英国夫妇又好奇地对这里天气是否污染提出了疑问,“天气怎么总是这样灰蒙蒙的?是污染吗?”导游说,“这是这些天有雾气。”几番回合下来,于是话题转换为看路上的石榴,一个个石榴用塑料口袋密封扎起来,路边还有红色棚子,有农民在卖。大家开始讨论石榴汁对健康的功效,怎样能才能很有效的把石榴鲜榨成石榴汁。

但到了秦俑的博物馆,导游被门口的保安拦着了,他依旧微笑的摆着手让我们先进去,在门口等他。我们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一坐就坐满了一个小时。在此期间,我和英国夫妇探讨了中国人喜欢大声说话,喜欢豪爽的随地吐痰,还有伦敦奥运会能办成什么样等国际重大问题,还有英国夫妇结婚多久,两人分别在哪里工作,他们圣诞节去波士顿扫货都买了些什么等隐私问题,我们谈话过程中,无数本地导游用中国口音的英文问我们要不要导游。还有一位女士不气馁的站在我们身后说:“你们别等了,你们的导游由于忘带了些文件,被扣住了,还是用我吧。”

英国绅士电话给导游探究具体原因,得知是有洋名字的约翰先生,长得太像一个通缉犯,于是被保安扣住了。我们望眼欲穿的看着走来的人群,寻找那把红雨伞和白西服。终于,在我得知英国夫妇吃了这里最最好吃的长发德的饺子时候,约翰出现了。他举着刚按了手印的手指头,说了无数声抱歉,依然很职业的满脸笑容。只不过,从此以后,他没有刚见面时那样活泼了,而且,看过锈迹斑斑的铜马车以后,他绕过了一个展厅,他轻描淡写地说,“这是介绍共产党光辉历史的展览,我们时间紧,就跳过去吧。而且我实在没有心情了。”

秦始皇假如,他真是这些秦俑的主人,的确很牛掰。不管从照片上画册上看多少次,第一次见到坑里这些站立的秦俑,还是比较震撼的。博物馆绕着这些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修得和北京新航站楼一样宽敞气派。“修这花很多钱,当地人民高兴吗?”英国夫妇永远有很多埋着炸弹的问题。导游说,“这是福气啊,当地人怎么会不高兴!”

发现秦俑的杨大爷,现如今八十多了。当年打井时捞上来这些怪模样的雕像脑袋,挂在树枝上拿鞭子抽,说是邪物,不抽怕是运气不好。抽着抽着,老大爷灵机一动,寻思也许这就是啥文物?于是汇报给了政府。政府后来奖励了他们一些工分,据说那时的一个工分值好几毛钱。

他现在坐在张桌子后面,地位和国宝大熊猫相当,旁边一摞兵马俑的书,先买书,他就可以免费签名。桌上立个不许拍照小牌子。当然,如果买了书再多付几十块钱,他就会摆了姿势露出标准的和蔼微笑和大家合影,基本都是和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我看了他的签名,龙飞凤舞,灵动的构图不差于敦煌飞天,不知老人家练习了多久。老人见多了人们对他的惊奇崇拜,怡然自得的咂着瘪下去的嘴,带一副圆眼镜,双眼在后面眯缝闪烁着,有着世俗的超然。据说,那几位其他村民已经去世了,只剩下他,还在世间深切由衷地爱戴着秦始皇。

  


这位一直没能站起来,半躺着的大哥好像很哀怨的样子。

 

在大雁塔里面拍的,很多外国人游览参观。

 

大雁塔里面的僧侣,他一直就是这个表情,不是看我拍他才这样的。


 
 



上面几张全是大雁塔里面的风景。

 
碑林里面的,里面漂亮的字太多了,懂的人会很喜欢。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牌子,我觉得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