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午餐会
文章来源: 明亮2007-12-19 18:01:10


每年组里都会有圣诞活动。今年组里表决坚决不自己做吃的,也不去打保龄球买礼物互换,那些事情太麻烦。我们大家一致要求去高级餐馆好好吃一顿,最好还可以喝酒,吃点心,玩几个小时。老板郑重的记下来大家的要求,回去请示更大的老板去了。

我们最终如愿以偿地去了楼下的高级海鲜馆。我很喜欢这家,尤其喜欢暗绿色的小窗帘和桌布。而它分隔出来的小房间,更是情调幽暗浪漫。深红色木墙壁,彩色琉璃屋顶,还有很多年代久远的画,一幅幅挂在上面。现在是节日,更是随处点缀着一些美丽缎带包裹的礼品盒子,环绕的绿色松枝扎着铃铛。餐馆里面人声鼎沸,穿白大褂的侍者不停穿梭。隐隐传来温馨的圣诞歌曲,被大家的嬉笑谈话很快淹没了。开放式的厨房,炉灶铮亮,菜香扑鼻。一切都是非常匆忙却有序,还透着喜气洋洋。

我们占据了正中间的一大长条桌子。大家喜笑颜开的坐下,分别询问,可不可要红酒,可不可以要生蚝,可不可以要甜点。老板此时豪迈异常,反正是一年一次的,尽量慷慨好让大家也欢喜吧。这么一大桌人,从点饮料开始,到正餐真正端上来,和从猴子进化到直立行走的人时间类似。所以,我们必须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的不停说话,也正因为如此,午餐达到了真正的友好交流的目的。

有一个有趣的话题是,大家谈起是从什么时候起,知道圣诞老人是虚构的。劳模说,他小时候,和妹妹在壁炉前面放了个充气塑料牛。他的理论是,假如第二天牛还站着,表明圣诞老人没有从壁炉里钻出来。第二天,他果然看见牛稳稳地站着。
S被他的系统科学论证精神折服了,他说他是半夜听见父母叽咕的倒腾那些东西,他才恍然大悟是怎么回事。B说,他11岁从小朋友那里听说的。不过他坚定地说他不准备让他的孩子们过早地失去童真。他坚决不会说破的。劳模很不同意B的观点,他说,如果他做父母,会问孩子们,“你们按照普通原理会信有圣诞老人吗?”他话还没说完,就被S打断,“你完蛋了,孩子们肯定想,咱爹看上去挺聪明的,怎么连这个还回来问我们?”劳模在众人哄笑中间坚持自己的科学观点,“你们小看了孩子们的物理学知识和动力学知识,他们其实很早就可以算出来,圣诞老人到底一晚上能跑多老远。”

后来大家又唏嘘着忆苦思甜,说当年自己都玩什么玩具。我们老板说,什么玩具啊,我们就玩石头,还是好几个人分一块石头玩。劳模也频频点头,“对啊,我们玩泥巴,一玩玩好几个小时。哪里象现在的孩子,还上网选礼物。”我举例说我玩的娃娃肚子都破了。老板又说,当年他最想玩
Lego,还是带个小马达的,能让做的小车到处乱跑。“可要卖100多元啊,简直是天文数目。”我想起我小时候最想要的小钢琴,大家都回忆起了童年站在玩具柜台前面恋恋不舍的情形。

菜一道道端上来。我点了生蚝。劳模楞从来没有吃过。于是,大家都怂恿他开拓美食新领域。他看着稀乎乎软体动物在贝壳里躺着,再三问了这味道如何,才拿起一个,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仰脖子,象喝毒药一样,囫囵吞下。大家热烈鼓掌欢迎他战胜了自我,让他接着表演。他于是再接再厉,又勇敢地仔细品味了一个。由于老板也过来吃了一个,我不得不同时加快了品尝速度。不出
5分钟,盘子就空了。我们同时说,真好吃啊。

劳模喝了瓶啤酒,在我们说到应该去看黄金罗盘这个电影的时候,谈起了女主角。劳模开始算计什么时候和她去约会。我们笑他,他有理有据的说,第一,她单身,第二,她个头和我匹配。第三,她看上去不傻。我为什么不能约会她?我们想想也是,我要找到如此三个条件都符合的,我也肯定去约会了。

话题在散乱而愉快地进行着。放眼看去,组里的人来了又走,年年都不一样。不知那些走了的人,又在哪里和谁觥筹交错了。而我也不知道,眼前的这些人,明年此时,是不是还会在这个地方接着欢笑地喝啤酒吃生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