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会-李云迪
文章来源: 明亮2007-04-08 19:27:46


周末去听了一场音乐会。在肯尼迪中心。是因为有李云迪的钢琴演奏。

肯尼迪艺术中心,还是在本地属于高档的听音乐会的地方。这次是国家交响乐团伴奏。很有档次的。肯尼迪中心,进去仍旧是高雅唐璜,高高的大堂,吊灯闪亮成串的吊下来,红地毯,软软的。进去看见有制作精美的小提琴,摆在讲台上,是个一个妇女的组织集资的。小提琴上面签满了名字。一把把小提琴,打扮成穿了花衣服的玩偶样子,琴身上全是好看的图案,很有意思。

照例这种音乐会,来报道的全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他们真的很需要社交活动,年纪大了,估计吃也不能带来太大的享受,剧烈的活动又不可能再去参加。那么穿上好衣服,来听个音乐会,真是一件享受的事情,活动了筋骨锻炼了脑筋。和以往不同,这次因为有李云迪的钢琴,来了很多中国人。大家都打扮的很正式,要不是天气冷,会有更多的人穿晚礼服。

都坐满了。不经常听音乐会,每次进来,看到舞台上大小提琴吱吱拉响,就很兴奋。我还是很喜欢听交响乐的。这种“有组织有预谋的”音乐,统一协调,气势宏伟,每次听得我心潮澎湃。也不是我有多少音乐细胞,就是四面八方的声音汇总成一种和谐优美,让我感到其中的秩序。如果说 Jazz 是随意的即兴,底层的灵魂诉说,和 Jazz 相比,交响乐就太正式和做作。很多真正的音乐人,到更喜欢 Jazz 的灵活形式,反感这样的格式化的正规古典音乐。也许我是理科学多了,觉得规矩也有规矩的优美整齐。况且,这些貌似威严的交响乐,每个作曲家还是有他们独到的理解和对音乐的演绎,里面也可以听出闪亮的童话精灵。

开始演的是拉威尔的一组曲子。里面有著名的镜子集里面的曲子,还有那个给死去的公众的孔雀舞曲。拉威尔的曲子,算是革新派了,是音乐的印象派大师。他的音乐特征是“就是对往昔和异国情调的迷恋,同时带有法国式的敏感与精致。”上次听的鹅妈妈的故事也是他的作品, ” 弱音处理的弦乐、竖琴、钢片琴、钟琴以及对整体乐队的调配充分展现了拉威尔独特的音乐色彩。 ” 我喜欢童话,就很喜欢他的这种风格。觉得很空灵。

然后,舞台上就推出了三角大钢琴,推到中间,潇洒的钢琴王子李云迪就登场了。他真帅。很年轻,颀长身材,黑色燕尾服,真是玉树临风。他这次演的是李斯特的曲子。手指灵活不说,把这个 E notes 弹的,要激情有激情,要技巧有技巧。当看到他在钢琴上那样灵活的让这架钢琴发出这样优美动听的曲子,这样的演奏,真是天才了。当他演奏完毕,掌声雷动,渐渐有人站起来鼓掌,然后站起来的人越来越多,他不停的出来谢幕。不得不说,那一刻,是很些有民族自豪感的。皮肤国籍这些事情,从来没有能阻碍人类对这些智慧优美才能的喜爱,这些站立鼓掌的金发碧眼,给他鼓掌,是因为他的杰出才华,给音乐带来的美丽。这些才华横溢的东方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真是民族的骄傲。

李云迪算是青年才俊了。媒体上称为钢琴王子。他原来是重庆人。从网上查到的资料是这些:

“云迪 1982 年 10 月 7 日 生于四川重庆,自幼酷爱音乐,并流露对音乐敏感的天性。四岁开始在重庆市少年宫随谭建明学习手风琴,一年后即在重庆少儿手风琴比赛中获幼儿组第一名。七岁转学钢琴,启蒙于吴勇,九岁起师从但昭义教授,开始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琴艺突飞猛进。
   2001 年,李云迪留学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师从欧洲最具声望之一的钢琴教育家阿里 · 瓦迪。同年,签约全球最具影响的德国环球 (DG) 唱片公司, 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签约该公司的中国钢琴家,陆续推出四张古典音乐专辑。其中,第二张专辑《李云迪 · 李斯特》荣获国内外多项音乐大奖”。

从重庆走出来,走向国际舞台,这也是在这个时代可以有的事情。他是很幸运的,天才得以发展,滋养。不知还有没有同样的天才,敏感的天性埋没了,没有成长出来。就像洒在地里的种子,很多就埋在地下了,从来没有见过泥土外的阳光。

只是他弹的不是很多。听了很有些不过瘾。不过大家分析,这个弹琴属于体力活。别说弹琴了,我敲字手都会疼。这个弹琴表演,还是现场那么多人看着,演绎音乐,一场下来,能量一定消耗巨大。对这些音乐家,还是除了崇敬就是崇敬了。希望这个青年才俊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和以后的辉煌。







可爱的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