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海峡那一边
文章来源: 小米和小麦2015-05-05 23:26:06

 


台湾,曾经是离我们最近的地方。从小,我们就可以从微弱的电波中偷听到“敌台”广播,在某个频道和某个频道的不经意间听到那软绵绵的迷惑人的腔调。当然,听得更清楚的是我方的广播,“歹玩董薄”是我小时候唯一会说的台语。偶尔,也会听到谁谁谁从那头游泳过来投诚了。海峡最窄处只有2000米。那边一定是水深火热的,我们遥望的海峡那头的亲人,“荔枝红透不忍去采摘”。透过日光岩的望远镜,我们还可以望到大担二担的青天白日旗,还有踱来踱去的几个黑影,那是执勤的军人。我们,福建,是离台湾最近的。

 

 
即便是地理位置最近之处,我们依然隔着不可逾越的台湾海峡。福建一直作为前线而存在。当时我们住在学校新建的女生宿舍,位居小山崖,无敌海景。我们常常开玩笑,要是对岸大炮轰过来,会不会首先解决我们不值钱的生命?每当跟台湾关系紧张了,便有解放军大部队直接驻扎到福建。而民间传闻则是昨晚听到很多坦克开过的声音。现在想起来,那真是一个多么遥远的年代。
 
出国后没几年,两岸竟然可以直接往来了。我的家人很快就坐船去了台湾游玩。我娘说,那有什么好玩的?跟我们福建都一样!那时,我已经在这里认识了好多好多的台湾朋友,和他们的深度交往,完全改变了我以往对台湾人的印象。他们身上,有很多我认可欣赏或者值得学习借鉴的美德和良心。台湾说远也远,说近也近。地理上远了,情感上更近了。

忘了在哪里看到,侯孝贤拍的《悲情城市》,拍的是九份,影射的是当时的禁区“二二八事件”,说的却是台湾。悲情台湾,在以前是我难以这么认为的。被荷兰殖民几十年,又曾被日本统治几十年,归还给国民党政府后,因着当时国民党台湾代省长陈仪的虚报和不诚,而引发了台湾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白热化的矛盾,直接导致“二二八”的惨案。台湾,并不因着语言和文字的相同,而有着和我们相同的文化。他们是原住民文化,日本统治影响过的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并存。
 
做为我们当时在国内的立场,台湾必定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定要收复的。即便出国多年后,即便是面对要好的台湾朋友,我依然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不是国家。现在回头想来,台湾作为一个不是“国家”的小岛,这么长久来依然坚强不屈地发展出自己的经济和文化,真是相当不容易。尤其在文化方面,甚至反过来影响到大陆。当然,他们有着美国的支持,这一点不可忽视。
 
去之前,我的台湾朋友就跟我说,她很高兴高晓松那么喜欢台湾,不过,他的文字也有过誉之处,希望我能以平常心看待台湾,这样对台湾才不会失望。我自然是嗯呢嗯呢地答应了,以一个真正的“外省人”的身份在台湾走马观花了几天。

 
 
在一位台湾姊妹家里住了三晚,就在中正纪念堂对面。这是我们走对角线去中正纪念堂。无论在街道和楼房来看,和海峡那岸我们的家乡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就是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主要的马路上没有摆摊的,没有民工聚集讨工作,公交车很新,马路上的划线很整洁。。。当然平心而论,我觉得厦门目前城市面貌也不在台北之下,只是城市一大一小而已。



 
 

台湾的捷运站应该也可算是独特的文化景观了。南线的南港站,全部是几米的漫画装饰,还有好几处雕像,让喜欢几米的我们情不自禁装嫩模仿拍照。而在台北101捷运站,由台湾几位文化人共同制作的项目《我们遇见》,让我驻足。游客匆匆而过的步履,翻动着一片片小方块,展现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老人的面孔。原本无关的人和时间,因着这一刻的相遇,驻足,对视,链接彼此,连接未来。








 
 

对台北的诚品书店慕名已久,为此,我们特意在后面的几天住在W酒店,离信义区的诚品书店只有几步之遥。既可以体验一下好几个朋友提到过的W酒店,又可以方便晚间泡书店。但我和我的朋友共同的感觉,是觉得有点失望。诚品书店的氛围虽然很好,但是给读者坐着阅读的空间依然十分有限,和我们想象中的宽敞的阅读环境差距挺大。即便如此,我依然非常清晰地记着吴清友说,他们是把每一个客人当作人,当作读者,而不是消费者。



 
 
我也在诚品书店买了几本书。对于游客,每购满1000台北以上有一点小折扣。每本书动辄几百台币,购满1000台币是很容易的,比较不容易的是能不能接受竖行排版。

 
 
在台北逛过几家茶叶茶具店,我也几乎在每一家喝过茶。客人一多,店里招呼我们的小姐便显得忙乱,泡出来的茶水,不是太淡就是太凉。安安静静坐下来等待,烧水,温杯,闻香,品尝,一切都是不慌不乱,水到,茶香。一个人出去逛的时候,我便有这样的闲心,跟店里面的人慢慢地聊着,喝着,坐会儿。我在图中的这家店,一眼相中一个柴烧壶,一路手捧着跨洋过海地带回温哥华。前几天,失手,摔坏。那个潇洒的挥手动作,我怎么也回顾不起来,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泡茶十多年,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竟然就是我最心爱的壶。


 
 



三古墨农,有点怪的名字,有点奇特的打扮。他是台湾樱花岩矿壶的首创者。看到背后墙上的那些潇洒不羁的狂草吗?就是他的手笔。原本,他是一个记者,摄影师。后来怎么去做壶的经历,我不是很了解。文人做壶,壶的气质应当有所不同吧。应老师的推荐,我前去永康街的三古手感坊拜访他。他说,他住在阳明山。他的樱花壶所用的樱花,都是他自己亲自去捡的。阳明山,头巾,俯身捡樱花,黑白,我在想着这样的画面。



 
 


宜阑,从一开始就不在我的计划之内。只是当地的朋友一声召唤,开着两部车带着我们一帮人下去了。记得一路穿过雪花隧道,沿路云雾缭绕的山区景致,与福建无异。台湾的地理条件跟福建真是相似,都是有山有海,又处于相同的纬度,所以当年的福建龙海人才会跑到台湾去,那就是台湾的本省人,其实不就是福建人嘛,同根生。话说朋友带我们去吃的,不是宜兰本地菜,而是一家叫做掌上明珠的会所,日式料理。据说,还不好定位。这家的园林设计似乎结合了中国和日本的两种风格,家具完全仿古,插花则是专门从台北请来的师傅,做出来的菜式就更不用说,不忍动口,先拍为快。在场的每一位,不论年龄,无一不拿着手机傻瓜机单反机拍个不停,有的更是直接上传instagram.

 
 
 




>
不过,在台湾吃过的最让我怀念的,竟然是永和豆浆大王的早餐。并不是每家永和豆浆都好吃哦,朋友带我们去的是复兴南路二段的那家,全部都是本地人在排队,只有我们几个是游客,竟然也排了一个小时才买到。站在我们后面的一个高个子的年轻男人,一身跑步装,晨跑之后拐过来买早餐带回去给家人的,也宁愿这样排了一个小时。可见,有多好吃。烧饼,那种一口咬下去的酥脆,至今难忘,真想拒绝那种味道离开我的记忆。第二天我们在五星级酒店的每人998台币的自助早餐,竟然让我们觉得没什么可吃的。那烧饼,我完全撕扯不动。




 
 


EZ5livehouse, 黄小琥,彭佳慧等艺人出名之前曾在这里长期驻唱,也有一些出名的艺人在这里开演唱会,我看到我熟悉的赵传,林志炫等名字。这是一间老牌的酒吧,欧式风格。窗格子外面晕黄的路灯,竟然也有些旧上海的感觉。红酒,啤酒,薯片。。。歌声响起,心里也有了一下小小的触动,那是一种很久远的感觉。毕竟,很久没有去酒吧听歌了。我们是想去怀旧台湾民谣,台上唱的却是西洋歌曲。陪同我们去的台湾朋友已经困的睁不开眼了,而第二天就要离开台湾的我们却意犹未尽。把他们先请回家,我们继续听了第二个歌手的演唱,那个戴着眼镜和帽子的男生,轻轻松松地一开口,气势便盖过刚退下的第一个女歌手。他们都是很棒的,只是不知道他们将来会不会有曾经在这里红起来的那些艺人一样,有着好的出路。

 
台湾歌曲对于我们这一批人的冲击力,应该比台湾本土人更强吧?!我对我的台湾朋友这么说。是她推荐我去这家听歌的。那是大陆还是刚刚开放没多久,而台湾的音乐已经做的非常成熟了。
 


 
 
匆匆几天,走马观花





 









 
 

 
 







 





 


这几个中学生的服装让我想起台湾的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