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9(5)陈东采访
文章来源: 万家述评2012-05-10 08:09:14




我的1989(5)陈东采访

4月28日,《科技日报》的记者陈东来访,希望我谈谈对学潮的看法。陈东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原来她是科学院团委的干部,后来到社科院新闻所读研,毕业后分配到《科技日报》,是报社年轻人中的大姐大。所以大家就是见面聊天,谈话很随便。下面是这次谈话的录音记录:

首先,学生的正当诉求不等于社会动乱。实际上,学生的行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同情和支持。为什么?因为他们满腔热情,充满正义感,对推进改革抱着很大的期望。他们提出的反对腐败,反对“官倒”,这也是广大群众共同的心声;他们担心改革出现停顿,甚至有走回头路的危险,这也是广大群众共同的忧虑;他们希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得更快些、更好些,这更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心愿。确认了这些,就有了对话的基础。

当然,有些学生的态度可能是“举起右手打倒政府,举起左手打倒倒爷(四通)。”我们也要理解这一点。政府与学生之间,应当通过对话而不是对立、对抗来解决问题。

我们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一个社会,如果连学生都不发声了,不呼喊了,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了。所以我们能理解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之所以能顶着种种压力,历尽艰辛创办中国的民办科技实业,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保持了学生时代的这种对美好憧憬的不懈追求。和中关村一条街上的大多数企业家一样,我们是在经过相当长时间痛苦的反思之后,才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曾经有人说,现在的青年学生缺乏责任心,没有追求,是垮掉的一代。这次看到学生如此高昂的爱国热情,让人看到了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

但是,无论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还是民主政治的建设,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企望一次游行、一次对话,在一个晚上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能靠我们大家用一点一滴的积累、扎扎实实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实现。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宽厚、宽容的环境。

社会的稳定需要有一个中坚力量,我们这些企业家应该是社会的稳定因素。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都出现过腐败、学运和骚乱。例如南朝鲜,包括台湾、香港,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因为有一批稳定的中产阶段,他们是社会的中坚,所以乱不起来,最终还是归于稳定。腐败不是改革带来的。改革带来的是繁荣,而繁荣伴生了腐败,腐败是繁荣的阴影。

这十年是我们国家发展历史上最好的十年。虽然有问题,但只有深入、配套改革,才是出路。重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经济上去了,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加强了对权力的监督和制衡,廉政才会有基础。

民主是昂贵的,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民主制度的建设是一个过程。

总之,我们的态度是:企业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只有坚持继续改革才能有安定团结。解决问题一定要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陈东把这篇谈话整理后,以《推进改革是安定团结之本》的标题发表在《科技日报》上。后来秋后算账,给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她被勒令交代还和我进行了哪些密谋。她曾经是团中央培养的接班人之一,仕途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2011年8月1日,相隔22年以后,我们有缘在海外再次相聚。她和先生一起到我们村里来作客,当年英姿飒爽的大姐大,已经步入中年。而我,当时刚入中年,现在已经是皓发白须。谈起这段往事,大家不胜唏嘘。

这次访谈中表述的观点,在接受陈东采访后的第二天,1989年4月29日,我又向两位来访的客人“老调重弹”了一次。这两位访客,就是刘晓波和吾尔开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