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知半解
文章来源: 两只黄鹂2007-01-16 14:40:49
上次一个人的亲密在《闻香识文化》里面讲到一个人物,非常聪明, 但是对文化艺术宗教的理解和欣赏只是停留在"skin"的层次上。

对于“skin”这个词,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翻译法,譬如浮光掠影,譬如走马观花,譬如肤浅,譬如感知等等,这些词很有艺术和哲学气氛,但是我思索良久,还是决定用一知半解。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肤浅等词,贬义的意味太浓,常让人受不了。对文化艺术只停留在“skin”的层次上的人太多,如果用这样贬义的词去翻译,打击面太大。

感知这个词又太中性,太书面化,就像空气对于我们人类一样,除非有特别的需要,没有人会花时间赞美它或者批评它,

一知半解这个词使用者很多,大家对它的印象很深刻。这个词不太贬义,很多时候还是有肯定的意义的。

从字面上理解,一知半解说明“知道一点,理解半点”,比什么都不懂要好得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塑造无所不晓无所不知的十全十美的人是一种可笑的行为,讥笑一知半解就和五十步笑一百步一样,没有什么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从现实的角度讲,一个人在专业之外,对某些事情有个一知半解就很不错了。

再譬如举一个历史上的例子来说,钱学森在大跃进人人争放卫星的事实面前,用理论估算了一下亩产万斤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对他的算法有一知半解,就知道他的结果虽然正确,却当不得真。当然大家也知道,当时一知半解的人太少,所以就加剧了一些人为的错误。

一知半解也有很大的坏处,特别是有了乱扔帽子的习惯以后,就越发显得一知半解的可怕了。历史事实也同样告诉我们,乱扔帽子的一知半解往往比无知还可怕。

我认识一些经历过文革的人,特别是文革中的小屁孩,现在说起文革来总是义愤填膺, 还特别喜欢把“文革”这样的帽子到处乱扣。

就举走廊上的例子来说吧。我曾经批判过孟子,并且说了毛泽东对孟子的一些认识。当时有一位女士因为觉得有理,就把它引申到孔子身上。

孔孟之道是后人想出来的名词,孔子并没有非得让孟子跟着他屁股走,所以我一般不认为孔子有太大的错误,往往主张把孔孟分开讲。

没想到有人就因此给了我一顶歌颂文革的帽子,并且四处造谣,间接造成了很多不愉快。

再譬如说吧,我说的人性恶是荀子理论系统中的人性恶, 本来不涉及到对某一个人的具体评价。 但是我一说人性恶,有的人就上串下跳了。大概是文革中革命的余兴未尽,或者是习惯成自然,或者是当小屁孩的时候没轮上现在手痒得很,反正扯大皮扣帽子的积极性就像肿瘤一样,畸形地向四处蔓延。

荀子的理论到处都可以找到,有点古文知识的大可去认真读一读, 但是有些人连一知半解的兴趣也没有,比较喜欢流言,喜欢充当别人的卒子去引起纠纷。在文革的时候,有毛泽东愿意为大家承担责任;在这个走廊,恐怕躲得最快的就是散传单的,不知道该为这些“善良”的人感到可悲还是敬佩。

还是再回到闻香识文化上吧。聪明的人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那么要学会沉默。如果真的有兴趣呢,还是再深入一点为好,一定会逐渐感到哲人思辨之美。

如果一知半解也做不到呢,那就超出了我作文的范围,那我还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