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19)-非非的小猪(5)
文章来源: 小树苗2006-05-07 12:56:59

*****************

 by 非外星人

*****************

新的幼儿园

小猪两岁半的时候, 妈妈决定送他到DAY CARE去了.

从小猪八个月开始, 一直是送一个阿姨家. 阿姨很会带小孩, 带的小孩都很听话. 小猪在她那儿, 妈妈很放心.

可是随着小猪慢慢长大, 妈妈发现小猪太乖了. 带他到游乐场去玩, 被其他鲁莽的小孩撞了一下, 小猪就万分委屈地哭起来, 而且再不肯上去了.

爸爸觉得这小子很窝囊, 逼着非要他上去玩. 小猪哭得更厉害了. 做妈妈的当然心疼, 就跟爸爸吵起来, 指责爸爸在 “拔苗助长”.

后来火气下去了, 妈妈就跟爸爸商量: 这小猪一个孩子, 没有个兄弟姐妹, 到阿姨家也只有固定的三两个小孩, 没有环境, 很难让小猪学会跟同龄的小孩相处. 还是要送他到DAY CARE去, 让小猪平时接触更多的人, 才不会这么胆小.

于是小猪牵着妈妈的手走进了那个 ‘幼儿园’.

一开始小猪很害怕, 不肯离开妈妈, 不肯靠近那圈小孩, 妈妈只好抱着他坐边上看. 一节完了,要出去散步, 妈妈也拉着小猪,插到小朋友的队伍中间一起走. 直到自由玩耍时间, 小猪被那些花花绿绿的玩具吸引了, 也玩起来, 于是妈妈轻手轻脚地出去了, 在门外看了一会儿,确定小猪玩得很投入, 就开车去上班了.

妈妈正好在转工, 那是在旧公司的最后几天, 有很多工作要交接, 妈妈不敢请假, 只好提着半颗心. 后来同事知道那是她儿子 ‘上学’ 的第一天, 连忙敦促她赶快去看儿子, 经理知道后也赶她快去. 妈妈得了圣旨, 立刻又开车大老远地回到了那间DAY CARE.

DAY CARE 里静悄悄的, 原来都在午休了. 妈妈在门外恋恋不舍地望着睡得熟透的小猪, 向一个老师打听自己走后的情况. 老师说小猪一开始哭了一下, 后来就好了, 玩得很开心. 妈妈才放下心来.

那天傍晚接小猪的时候, 小家伙一见妈妈, 就跑过来, 拉了妈妈的手, 问: “你去了哪里?” 妈妈说: “妈妈要上班. 你今天好乖.”

第二天, 小猪却再不肯去玩了, 无论妈妈怎样说, 小猪就是不肯松手. 妈妈只好坐下来陪他吃早餐. 吃完早餐, 一起玩玩具. 但是小猪玩一会, 就会抬头找妈妈, 找到了, 才继续去玩.

妈妈见实在没有办法, 就趁小猪低着头的时候, 闪到了外面, 躲在门边看他. 过了一会, 小猪抬头发现不见了妈妈, 一呆, 嘴一扁, 就痛哭起来.

有个老师连忙抱住他哄他. 小猪委委屈屈地抽嗒了一会, 不哭了, 但是一个人呆呆地坐在角落里, 看得妈妈心酸得不行.

第三天, 小猪一到 ‘幼儿园’ 的门口就抓紧了妈妈的手, 抓得妈妈心发紧.

这次, 妈妈决定面对面跟小猪道别, 因为她已经觉得自己悄悄消失的做法适得其反, 反而令小猪更加不放心地去玩了.

于是妈妈一边向小猪说 ‘妈妈要上班去了,猪猪Bye-Bye, 妈妈下班就来接你.’, 一边请求幼儿园的老师把小猪抱起来. 小猪一见那阵势, 要挣脱了老师的手, 挣不脱, 急得大哭: “Mammy,Mammy—”

狠心的妈妈没有跑上去抱小猪, 而是在小猪撕心裂肺的哭声中,一边徒劳地向小猪解释了又解释, 一边慢慢地退了出去.

第四天, 第五天, 小猪在妈妈离开的时候, 还是抓住了死死不放, 直到老师来强行把他抱起来, 才泄了气一样地低声抽泣. 但是妈妈偷偷折回来看时, 发现小猪已经没有再哭了, 而且开始对老师的话有反应了.

周末里妈妈免不了向小猪灌输了一通小道理, 直到自以为小猪听明白了.

第二周小猪真的不再哭闹了, 不知道是妈妈的迷汤灌得有效, 还是因为他已经懂得再哭也没用.

每天小猪还是有点不情愿地向妈妈说Bye-Bye, 但是妈妈知道这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她听过好几个朋友说他们送孩子到DAY CARE, 总要哭上几个星期, 最糟糕的能哭几个月呢. 这样一比较, 小猪懂事得令人心疼.

那天, 小猪告诉妈妈: “我这样—Whee—” 然后手臂划了个大圈. 妈妈猜了一会, 猜到了. 原来这里的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来的时候, 嘴里会高呼着 “Whee—”. 看来小猪已经融入小朋友的活动, 而且开始学习新词汇了.

好几次, 妈妈去接小猪的时候, 看到小家伙跟一伙小孩在幼儿园户外的游乐场玩, 玩得很投入, 看样子还是挺开心的.

这样过了一个月, 有一天早上小猪又不肯说再见了, 黏着妈妈就是不肯让老师碰一下. 那个新来的老师不象原来那个老师那样耐心, 拉了几次小猪拉不动,就不服气地对他说: “You are OK with me in the day, why not now?” 后来还是强行把小猪拉走了,小猪又象一开始那样大哭起来.

看到新老师这样子, 妈妈心里很不舒服, 又不好意思说人家.

第二天早上, 妈妈拉着小猪的手走向DAY CARE大门的时候, 小猪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 浑身发起抖来. 妈妈心都碎了, 终于决定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计划已经酝酿了一两个星期了. 那是一间新开的Montessori学校, 离家很近. 听说这种学校的宗旨都是很以小孩子为本的.妈妈参观过几间其他的Montessori学校, 还到网上查阅过有关的评论, 发现Montessori的教育方法真的很伟大, 例如尊重小孩子,尊重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 在尽早开发孩子的潜能的同时, 又尽量让孩子的心智可以自由发展, 等等.

刚好周二晚上是那间Montessori学校的开放日, 爸爸妈妈就带了小猪去参观. 有很多在读的小孩子也回去, 在那里做手工, 玩游戏, 还有不少别有趣味的玩具.接待的老师都很亲切, 跟小猪问好也很和蔼而不夸张. 小猪看来很喜欢那里, 发现了有趣的玩具, 就拉爸爸妈妈去玩.

回去的时候, 妈妈问他: “中不中意这间新的幼儿园啊?” 之所以说是 ‘新的幼儿园’, 是为了区别于小猪原来上的那间 ‘幼儿园’ .

小猪很肯定地点点头: “中意!”

妈妈说: “那, 以后就到这间幼儿园了, 好不好?”

小猪更正说: “不是 ‘幼儿园’, 是 ‘新的幼儿园’!”

妈妈窃喜: “好, 新的幼儿园, 就这样定了.”

这次妈妈吸取教训, 决定请一天假, 在入学第一天全程陪小猪.

到了课室门口, 小猪又畏缩了, 拉着妈妈的手不肯松开.

妈妈蹲下来望着小猪说: “猪猪不怕, 妈妈今天一直陪你.”

“那明天呢?”

“嗯--, 明天陪半天, 好吗?”

小猪不吭声了, 跟着妈妈进了课室.

经妈妈请求, 老师破例地同意妈妈在课室里陪小猪一会. 妈妈拉小猪一起坐在圈边, 其他小朋友都很好奇地望她, 令妈妈觉得很不好意思.

一节结束的时候, 妈妈就要出去了, 一再跟小猪保证: “不用担心, 妈妈在门外看着你.” 小猪哭着要跟出去, 一个老师抱住了他,拿出一个玩具吸引他的注意. 小猪看一眼老师示范怎样玩玩具, 又看一眼走到门边的妈妈. 妈妈站在关了下面半截的门外, 笑笑地看着小猪.

小猪没闹了, 在那个老师的臂弯里, 开始试着玩那个玩具. 玩一会, 又抬头向门外张望, 看到妈妈了, 才低下头继续玩.

又一节课准备开始了, 老师走过来把上面半截门也关上了. 妈妈就透过门上一个窄长的玻璃望进去, 看到小猪正望过来找她, 见门关了, 正要哭, 眼神一错, 看见妈妈了, 就没哭了. 一个老师过来把小猪拉出了妈妈的视线.

妈妈等了一会, 还是没见着小猪, 只好转过身, 挨着墙坐在了过道里.

直到听到里面的声音混杂起来了, 妈妈知道又一节课结束了, 就又凑近门上那个玻璃窗, 想找小猪. 谁知赫然见到丽沙老师走过来. 一见她, 丽沙连忙走出来, 并回头关上门.

丽沙安慰她说: “他现在很好了, 不用担心了.”

妈妈恳求说: “让他看到我吧, 我答应他要陪他一天的.”

丽沙说: “还是不要了吧, 他见了你又要粘你了, 现在他好好的, 不要节外生枝了吧.”

妈妈急了, 有点慌乱地说: “我答应了他的, 如果他见不到我, 就会很失望的了. 我已经试过了, 在上一个幼儿园已经试过了. 我不想再重蹈覆辙. 让我见他吧, 我保证他一定不会闹的.”

丽沙看着她, 一副 ‘I 服了 YOU’ 的表情, 最后微微叹了口气, 把门打开了.

门一开, 就吸引了很多视线. 妈妈一眼就看见了小猪, 小猪跑过来, 抬头望着隔着一道门的妈妈. 妈妈轻声对他说: “小猪做得很好, 回去玩吧, 妈妈在这里看着你, 别担心.”

小猪又跑回去了.

中午, 妈妈回家吃过饭, 休息了一下, 又回幼儿园了.

妈妈站在门外看了一会, 小猪不经意间往这边望, 看见了妈妈, 就停住了脚. 妈妈笑着向他做了一个 ‘顶呱呱’ 的手势, 小家伙回头继续玩去了.

第二天, 妈妈履行承诺, 在幼儿园呆了半天, 其实也就是让小猪看见了两三次. 但是小人儿已经很满足了, 只看一眼就已经相信妈妈肯定在那里了.

就这样, 小猪以出乎妈妈意料的速度适应了新的幼儿园, 并很快喜欢上了它, 进而为之自豪起来.

以后每次跟小猪在谈话中提到 ‘幼儿园’的字眼, 小猪都很认真地纠正爸爸妈妈: “不是 ‘幼儿园’, 是 ‘新的幼儿园’.”

(尾声)

有时侯开车经过以前的幼儿园, 小猪都很记得, 指着那个小山丘叫: “那就是幼儿园了, 我以前去过那里的.”

如果再问他: “那你还去不去幼儿园?”

小猪就斩钉截铁地说: “我不去幼儿园, 我要去新的幼儿园.”

直到小猪四岁之后, 再经过 ‘旧的幼儿园’的时候, 妈妈问他还记不记得, 小猪说记得. 妈妈再问: “那你想不想去探芬芬老师? 她最疼你了.” 小猪想了一会, 终于点点头, 答应了.

可能, 那些最阴暗的记忆已经从小小的心灵里慢慢飘走了.

也可能, 小小的心灵已经学会怎样去面对不愉快的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