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的随想
文章来源: 为人父2006-11-14 10:16:04


这两天纽约接连下雨,今天仍阴着天。那些红的黄的叶子留在树上的已经不多,秋天就要过去,纽约的冬天快来了。

对不惑之年的生日还记忆犹新,下个月我就要到天命之年了。想起一句老话: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从四十到五十这十年对一个男人来说,是感觉最快也是变化最大的十年,感觉快是因为忙碌,变化大指的是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常常想起毕加索最后一任妻子说过的话。当有人嘲讽这个与毕加索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的女人是为了财产而嫁他的时候,她说:别看他比你们谁年龄都大,但他比你们任何人都年青,因为他心里永远有激情。毕加索死后,她把几乎所有毕加索留下的遗产都捐给了法国博物馆。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轻,真的不是十分理解这个女人的心思和感情。现在慢慢才体会到这个女人的伟大和可爱。的确,生活在这个世上的人大多是俗人,有几个能把自己的激情保持一生一世?这个女人是有眼力的,也是非常有品位的。当然,这种激情不是单单与床有关的激情,而是对生命的激情。

爱是一种情感,而如何去爱却是一种艺术,是无法从书本上学到的学问。无论男人女人,对于男女之情来说,最高境界的幸福应该是这种心灵上的相交,是那种无法言传的纯粹心灵的愉悦。我想正是毕加索身上散发的激情和思想的美丽给予了这个女人在年青人身上得不到得幸福和愉悦。我是羡慕毕加索的,羡慕他那种童心总是不泯的精神。

四十岁是男人最具魅力的时候,所以我很理解为什么很多电影都是以大男小女做搭配。走廊里有很多四十岁的男人,精力旺盛,阅历丰富,青春的激情还没有散尽,人生的暮年还无暇思索。如果说从三十到四十是一个男人事业上进步的十年,那从四十到五十则应该是一个男人精神上进步的十年。一个男人的品位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女人的态度。我觉得这个年龄的男人如果能够认识到:女人不仅是男人肉体上不可或缺的另一半,而且也是精神上不可或缺的另一半,那他就没愧对自己的年龄。

人欲乃天授,存在即合理。没有欲望不成其为人,而人被欲望控制也是十分可怜的。比如我就总是被食欲所控制,本来不饿,可是一有美食就想尝尝。结果弄得现在胃口不好,只能做不敢吃了,这也是被欲望控制的代价。食欲、性欲、权力欲、财富欲、出名欲、被点击欲没有不行,但过了就不好。能够超越一点欲望,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活到五十岁,我也就这么点人生体会,现在都贡献给走廊的兄弟姐妹。

人一过中年就会生出一些感慨,感觉生命前进的太快,心还没来得及老,人就老了。忘了是哪个名人说过的一句话,印象颇深,这位老态龙钟的富贵之人说:人最痛苦的莫过于心还没老,可身已老了。十年之前我和他很有同感,但今天,虽然我又长了十岁,却没了当时的感慨。

四十岁那年,有一次聚会,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的朋友突然对我说:“真没想到,你还这么乐观。”我一下没反应过来,用迷惑的眼光望着她。她笑笑又说:“我如果到你这个年龄,不知道还能不能象你这样乐观。”我明白了她的意思,问她说:“你是不是认为象我这个年龄的人不应该有生的乐趣了?只能想自己快进棺材了?”她笑了。我说:“我小的时候也这样想过,甚至觉得到了四十岁就应该自杀。然而当你真活到这个年龄,你才会感到生命的快乐和味道。人的快乐与否和年龄没有关系,它只关乎性格和心态。”。

其实还不只心态和性格,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人生的态度。如何看待我们这个短暂的生命,是把他当作永恒生命的一个轮回还是作为一段虚无的存在?是回避死亡还是面对死亡?读了很多书,现在似有所悟,但离真的悟境还差的很远。然而,人生的这个境界却让我着迷,给我生命以动力。

我童年时的朋友有几个已相继去世,而我仍然健康地活着,我感谢上天的垂青。生活虽然并不全如人意,年青时的理想和抱负也几乎没有一个实现了的,但我却没有任何理由不快乐。在我成熟长大的过程中,火葬场和墓地曾是我一个最好的人生课堂。每次去到那,逝者的灵魂都会让我躁动不安的心灵重新获得宁静,象沾满尘埃的心重新被清洗过的感觉。其实,无论在墓地还是在火葬场,我都发现,那些灵牌上的逝者,多半是年青的,老人并不占多数。就象我在“爱河鱼饵”博克上看到的一句话:“墓地是放死人的,不是放老年人的。”我们活着的人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很快就将死去,就象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并不老那样。然而一个人能够活到100岁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想明白了,就更没有理由不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