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于我今日之见
文章来源: 虔谦2014-07-08 07:34:39


在对待日本的问题上,我一直很矛盾,两种观念纠结在一起。一方面,从我的本性上讲,我追求人和人之间(国和国之间同理)的互爱互助,和谐共存。另一方面,也是从我的本性上讲,我对中国有一份命中注定的情感,因此对那八年抗战中的一切耿耿于怀。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这个问题上挣扎,底下这些文章,能看出这挣扎的影子:


见缝难插针的中日善意 2012年初

台湾游图片(二)悲情阿里山2013年9月

抵制日货记_虔谦_新浪博客  2013年10月

向日本人学习  2014年5月


这次我去新疆吐鲁番,上交河故城的时候,非常惊讶地从导游的嘴里了解到,交河故城蜿蜒上挺的参观大道,竟然是日本投资的。导游一语带过,我也就且当耳边风拂。

 


                                  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参观大道的起始点

 

但是近日,我有认识的人X 先生到内地出差,我问他忙啥,他的回答竟然是:忙日本对华援助的事宜!我听了便一好奇而不可收拾:“日本援华?说将来听听。”于是X 先生向我透露,日本30年来对华的援助近2900亿人民币。我听了愕然。查了一下网,果然见踪迹:三十年来日本对中国贷款援助32000亿元_网易新闻中心
X先生说:特殊的历史原因以及复杂的民族情感,使这个规模巨大的援助行动并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他列出了一串细目,还附了两幅图片。 

                                宁夏回族自治区植树造林治沙项目(日元贷款)

 


                                   柳州酸雨及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日元贷款)


私底下,X 先生跟我聊了些他的所知和看法:

除日元贷款之外,在中日关系风风雨雨的30年间,日本通过派遣海外协力队、年长志愿者等方式,为中国提供大批志愿者、专家,遍布中国的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曾经因历史问题水火不容的两国,因为援助活动,在扶贫、传染病防治、水资源利用等领域搭起了交流的平台。
 

在中国存在着一种误解:日本对华援助是对中国放弃战争赔偿的一种变相报答。事实上,早在中日建交之前,日本就已开始对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给予援助。受援国并不都是曾遭日本入侵的国家。例如拉美、非洲从未被日本入侵,但都长期得到日本的援助。

 

X先生还跟我说到:这些项目的中日双方参与者都有着微妙的心理,大家都很低调,不愿给别人误读/想象的空间。尽管如此,还是听说有中方施工单位在中国银行办理付款手续时被银行职员责怪——你们干什么不好,非要跟日本抱团?

 

X先生跟我转述他听到的对日本投资的议论:日本的项目安排的确有其过人之处,比如宁夏沙漠绿化治理,日方的资金不仅仅治理了沙漠,而且为沙漠地区贫困的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最后沙漠治理了,农民也脱贫了,绿化后的沙漠可以用来种植很多经济作物,当地农民就有了持续的收入。作施工项目的中国施工单位,都把日元项目作为优质项目争夺,大家的共同感受是——跟日本人打交道要比跟中国官员容易多了,尤其是工程审查、付款环节,绝无刻意刁难,拖延、勒索的事情发生。这些故事,听了实在令人感慨!

我又如何能不慨叹?我就在想,这样的项目如果是由中国有关单位拨款不知会怎样的结局?也许是资金被挪用/截留,治理沙漠弄虚作假,最后拨的钱进了少数人的口袋,沙漠依旧,农民贫困依旧?

 

不光是慨叹,其实我心里满感动的。众所周知,回眸千年历史,日本一直都仰慕热爱汉文化,从中原学去了不少精华。这样的例子几乎是不胜枚举。就说中国北齐著名的超级美男子将军兰陵王,他的《入阵曲》已经成为今天日本天皇登基必演的项目。我去台湾旅游时,导游介绍说,唐代高僧玄奘的头盖骨,原本日本也持有一片(大陆报道多称“被日军掠夺”),他们对玄奘十分崇敬。当然,后来由于台湾佛教单位的要求,日本归还了那片头骨。

 

                                                     电视剧兰陵王在韩国、日本等火爆。


怎么说呢,还是我们大家理性上都懂得的那个理:人无完人,民族同此。凡事都有两面,两面都真实,就看你从哪一面去引导事态:是去刺激恶端,还是激发善念。看到对方积极的一面,把善意当作交流沟通和理解的始点。从善如流,必有善归;冤冤相报,万劫难复。


具体说到我们总计较的两件事。一是为何日本总不道歉,人家德国都道歉了。这事我自己也在想,人跟人不一样。张三的做事风格,不能要求李四也一个模子跟进。再说了,事情过去那么久了,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对这些事都没有感觉,我们为什么不能潇洒些,往前看,网开一面。

另一个是钓鱼岛。我觉得,事到如今,军事也对峙过了,武力也显示过了,现在,不妨静下心来,为钓鱼岛争端的解决创造一个软着陆的气氛。就算在谈判桌上我们吃一些亏,又怎样?世间的事情不可能完全公平,我们是大国,在大度上有着比小国更大的空间。

万物的因果辩证奇妙无比,而我总相信“善意”是这些因果发展的强有力杠杆。有趣又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当年,日本软体银行创始人孙正义购买了金士顿80%的股份。然而后来因为资金紧,软体银行还欠杜纪川、孙大卫三亿三千万美元。孙大卫(金士顿主要负责人之一)主动提出放弃这笔巨大的金额。“孙大卫一句话,杜纪川(金士顿董事长)放弃百亿财富”已经传为佳话。数年后,善有善报,孙正义以只相当于原价三成的价格,把股份卖回给了杜孙二人。

 

金士顿美国加州芳泉谷总部

 

在全球商业、经济、旅游等等一体化的今天,资源、利惠等等越来越共通,很难绝对的划分开来。决斗是两败俱伤的无谓选择;谈判、合作、妥协等等,才是互惠的有意义的上策。当然,世界尚不完美,并且也许永远都达不到我们所期盼的完美境地,所以保护自己和防人之心总要有。既是谈判,那就既要有妥协,也要有利益的坚持。这些不需要多说。但是观念变了,立足点变了,用人间基本的善念和信任,也用智慧和前瞻来主导两国关系的发展,和诉诸飞机大炮甚至核武,结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中日两国的和谐互惠本来就有着许多的基点。我们原来不是老说“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要世代友好吗?除了日本的对华援助工程,我们不也大量进口日本文化吗?日本车的高质量不是造福了包括中国人民、美国人民在内的许多世界人民吗?山口百惠、姿三四郎、高仓健、村上春树等等,在中国都深受欢迎喜爱。中日联姻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几十年前,有列农的“想象这世界上没有国家之界”的梦,今天,我已经看到这世界大同的曙光在前。如果我们这几代人能够把握好时代的机遇,那么,试想再过几十年,当中日两国,甚至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共同享受着钓鱼岛开发的甜果时,再回望今天的人们为了钓鱼岛而曾试图鱼死网破、玉石俱焚、城门火烈、池鱼不存……,是不是相当的恐怖,同时又滑稽可笑?

 

如此看来,本文开头说的那两种纠结,其实不矛盾,对不对?改个角度,换种心态,矛盾自然解开。中国,大国,智者之路,先跨出一步吧!

 

(本文图片除交河故城那一幅外,皆转自网路,鸣谢!)


附我在另一处的评论回复:

俞先生,我觉得我们自己也是冷战思维。这样下去,同样是战争。再说,人家就是没有办法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你要怎么办? 这么几十世纪了,还在计较那句话(说实在的好像记得他们有表示过什么,得去查以前的老报道)。有时候,还是柳暗花明,另辟奇径的好。

回复明月狂:我只是发表我的看法,没想做什么主。你说的是事实,我说的也是事实。你说的更多的是过去,我说的更多的是现在和未来。归根结底,历史是往前的,积极的一面才能有出路。这就是我要说的。

土话兄,我只是表达另一种思维总纲。有了这个立足点,再去铺开另一类的战略战术 (说战,不是大炮飞弹的那个战)。


中国人的另类耻辱和民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