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的深处
文章来源: 林贝卡2011-02-14 17:54:57

诗歌:雨夜 作者:席慕蓉
来源:缘自知音
请点击欣赏:雨夜的浪漫

在这样冷的下着雨的晚上
在这样暗的长街的转角
总有人迎面撑着一把
黑色的旧伞 匆匆走过

雨水把把的背影洗得泛白
恍如岁月 斜织成
一页又一页灰蒙的诗句

总觉得你还在什么地方
静静等待着我
在每一条泥泞长街的转角
我不得不逐渐放慢了脚步
回顾 向雨丝的深处

********************

后记

《雨夜》是缘自知音在我贴的钢琴曲《雨夜的浪漫》帖子后面的留言,谢谢分享,我还是第一次读到席慕蓉撰写的这首诗歌呢,很有意意境,尤其这句“恍如岁月,斜织成一页又一页灰蒙的诗句”。仿佛又想到了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席慕容的这首《雨夜》似乎和她撰写的《山路》,《初相遇》和《乡愁》等的诗风格不一样。《维基百科》上是这样介绍席慕蓉的:“台灣現代中文散文家、女詩人、知名畫家、大學美術系教授。1981年出版第一本詩集《七里香》,出版後引起轟,一時洛陽紙貴。數年後出版第二本詩集《無怨的青春》。 席慕蓉的詩,可柔婉,可豪放;柔婉得纖細如髮,豪放得令人忍不住引吭長嘯。她能深邃,但不見奇譎;她擅說情,觸動多少年輕男女的心。作品中浸潤東方古老哲學,透露出一種人生無常的蒼涼韻味。

************************

   Rebecca,元宵节好!

很高兴又看到我的留言被做成新的帖子,感觉大家都非常喜爱席慕容的诗。

她的诗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对青春,爱情和生命的体验与认知;一是对乡情乡思乡愁的诉述和抒发。其诗往往从朴实无华中见真情,短小精悍意蕴深邃,并富有哲理性。哲理往往启人悟性,它是诗的发光体部位,能丰富诗的内蕴,使诗的灵气更多一点。如九月小妹曾经最喜欢的《抉 择》以及《盼 望》,表达了作者对一生与一瞬的看法,几乎是相等的。 一瞬间美好的相聚,成为一生受用不尽美的回忆的凭籍,而一生的经历回忆起来也只有一瞬间。一生与一瞬存在着多么有哲理性的辩证关系。把一生看作一刹那,又把一刹那看作永恒,透露出她对人生价值的观念和对生活哲理的认识,给我们以许多启悟。(请点击欣赏:抉择

她的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诗中有画,一首诗便是一幅画。不愧是位知名畫家、大學美術系教授。在诗的如画中,青春,爱情与生命美得绮丽耀目。那种宽容,真挚,无怨和纯正,那种情思超逸,声韵天成的流丽,令人沉浸于一种不可言传的境界流连而忘返。
----缘自知音 评论于:2011-02-17

林贝卡 2011冬 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