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之行 一 新泽西上海
文章来源: BeautyinAutumn2011-09-01 01:19:58

2011年八月十二日,星期五,一早,天气凉爽,新泽西的气温大约七十多度,我们踏上去中国的旅程,纽瓦卡机场的天空清澈如洗,我们坐在机场的VIP候机厅里,喝咖啡吃早餐,等候十一点钟飞机起飞时间的来临。

 

纽瓦克机场贵宾候机厅

以往几十年回中国都是从旧金山机场出发,联合航空几乎成了我们回国的专用回国工具,这次第一次从美国东岸飞往中国,也是第一次乘美国大陆航空的飞机(Continental), 虽说美国大陆和美国联合已经合并,不过,坐在美国大陆的飞机上,还是觉得比那美联合航空每况日下的服务和设备,美国大陆航空要好很多,首先,空姐是真的空姐,不像联合大多是空嫂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空妈,样貌甜美之外,最主要的是态度亲切,而且大多数中文说得流利。 

十四个多钟头的航程,我看了四场电影,直到实在看不进去头脑发昏,才停止。可是无法入睡。北京时间八月十三日下午一点多,飞机抵达上海浦东机场,机场外面的气温大约八十九度,我们略微心定,觉得还好不算太热!想想我们不久前在新泽西一百一十度都见识过了,八十九度,小意思啦! 

没想到出了机场,就觉得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怎么这这八十九度和美国的一百度差不多的感觉呢?有点气喘不过来的难受,抬眼望去,天空雾蒙蒙的,儿子还算清楚,说:“那是污染不是雾!” 

先生的表弟来接我们,大约十年没见了,以前年轻清瘦的表弟,现在也是人到中年发福了,自己开着部小汽车,一幅小老板的派头。我还记得十多年前,我们那时刚结婚不久,第一次回中国,那时小表弟稚嫩得像个高中生,那时他的女朋友是个很漂亮的小护士,后来他做海员到处见世面,很快就听说他结婚了,后来又听说离婚了,转眼又结婚了,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了! 看见我们两个半大不小的孩子,表弟说他也有个九岁大的女儿,我们都感叹:时间真是快啊,转眼间,我们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中环路一路顺风,浦东的现在更是今非昔比了,一栋栋形状特异的建筑从车窗外面掠过,表弟告诉我们那是世博会期间建的一系列建筑,据说很多建筑已被拆了,不过,中国馆等保留了下来,供游客参观。世博期间,我们没回国,不敢挤那个热闹,听说排队就排的人要晕倒。这次,倒是想带着孩子去看看,表弟说最好星期一去,人会少一点。 

一个钟头不到,就到了我们位于莘庄的房子。这栋三间卧室一百平米的公寓,我们购于十年前,那时的莘庄刚开始兴建,到处都是上海郊区(乡下人)的影子,我们开始看房子是在长宁区的古北一带,因为公婆住在那里,我们看的是名都城的公寓(这个公寓出现在我的小说《海鸥》里),那时名都城的公寓属外汇房,一栋两房全装修的公寓美金二十万,我们是想买给我的父母住的,觉得好是好还是价格贵了一些,结果那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去名都新城,同一个建筑商在当时比较边远的地区开发的楼盘,莘庄虽说远了一点儿(有点类似北京的三环),但是地铁一号线终点站在那儿,父母坐地铁比较靠谱,住在古北,地铁不通,虽说那里外国人多台湾人多,对他们并不一定实惠,所以,我们只花了五万美金就买了名都新城的公寓(当年约四十万人民币)。

 

这十年来,父母住了两年,不习惯上海,我们就在南京又为他们买了公寓,上海的公寓开始出租,第一次租给一对美国回中国的母女俩,第二次租给一对韩国夫妻,最近这两年租给了一家中国人。第一个租客就像没租过一样,房屋一切依旧,第二次韩国人走的时候,大概糊涂了,把我们的电饭煲锅碗瓢盆呼啦啦都带走了,小东西,我们也无所谓。这第三次的中国人可就惨了,也不知他们怎么住的,反正房子让他们住得是面目全非,一片狼藉! 

他们搬走,我们让亲戚请人过去好好的打扫了一番,弄得可以住人了,我老父亲又从南京赶过去,布置好弄清爽,我们一家这才算又有了落脚之地! 

十年了,当年崭新的小区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不过,小区之外,当年到处都是乡下人影子的莘庄,却完完全全成了城里了,对面高档的仲盛集团的商业大楼,佳乐福超级市场、百盛百货、电影院、戏院应有尽有。

 

今天的上海莘庄

仲盛商厦


中央公园


新建的闵行区图书馆


图书馆的正门


先生看到曾经装修的好好的房子弄成那个残样,加上都说国内的房子眼看要跌,便说卖掉算了,正好小区外就有一大片房地产经纪公司,一问说要卖就算是毛胚房,也可以开价两百四十万!哈,零头去掉算成本,可以尽赚两百万人民币!可接着他又听他的亲戚甚至每个上海人都在说:上海的房子还要涨!儿子听说爸爸要把上海的房子卖了,说:你会不会卖掉又后悔?老爸对儿子说:卖掉你上大学的学费都有了,什么大学随便读!不好啊!儿子说:你不后悔就好!不记得你把你的第一栋房子卖了,第二年就涨了一倍!老子糊涂了:怎么你什么都知道?我赶紧走开,看来我说多了,小孩子家记性好,什么都记住了!嘿嘿。 

待续

2011中国之行 二 热死人的上海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