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使俄式战机在对抗美欧战机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俄罗斯的飞行员总是首先发射短程空空导弹,而不必对准目标或与敌机缠斗,只是看着引导R-73空空导弹飞向目标。目前,空空导弹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包括将导弹导向目标飞机的任一特定部位的敏感度更强的图像红外导引头;导引头能锁定载机前方±90度范围的目标(视界为180度);使用先进的抗干扰和防欺骗技术,安装了更高级的头盔瞄准显示器。目前世界上第5代导弹包括英国的高级短程空对空导弹(ASRAAM)、德国的IRIS-T导弹、以色列的怪蛇-5导弹,日本的AAM-5导弹,美国的AIM- 9X导弹、俄罗斯R-73改进型导弹和南非的A-达特导弹。如果象怪蛇-5这样的远程第5代空空导弹在第一次飞过时未击中目标,它还具有足够的射程和灵活力进行第二次攻击。<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bb03a00d9a38cc335cadHYrzjW0K3Wgn.jpg><br><br>短程空对空导弹(ASRAAM)与远程空空导弹(AAMs )在阿联酋迪拜航展上<br><br>第一代短程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依赖飞行员发现和机动力攻击快速移动的目标,而第4和5代短程空空导弹依赖载机的传感器和先进的头盔瞄准显示器瞄准目标,并且导弹的射程已经远远超过了飞行员的视距。在80年代,除了使用载机的雷达外,苏联还引进了更先进的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载机可以关闭雷达,从而减少被敌人电子传感器发现和干扰的机会。如俄罗斯在最新的苏式战斗机,中国沈飞制造的歼-11战机上都安装了OLS-30红外搜索与跟踪雷达,据称该雷达使战机被动搜索和跟踪50-90公里以外的目标。虽然俄罗斯的红外搜索与跟踪雷达不能确定目标的距离,但是俄罗斯将几架战机的红外搜索与跟踪雷达和雷达联结直来,形成网络就可以计算目标距离、甚至是隐形目标的距离。头盔显示器能够核实来自雷达、光学传感器的数据,以及头盔上的载机性能数据,这样,不必将注意力集中在座舱设备上就能瞄准远方的威胁目标。美国在以色列的DASH头盔显示器基础上研制了联合头盔瞄准器,并从2003年开始装备在F-15、F-16和F/A -18战机上用于支持AIM-9X空空导弹。<br><br>第5代红外/图像制导空空导弹<br>导弹名称 国别 射程 重量<br>AIM-9X 美国 10公里 85公斤<br>ASRAAM 英国 20公里 87公斤<br>IRIS-T 德国 12公里 87公斤<br>怪蛇-5 以色列 32公里 103.6公斤<br>R-73(三角旗) 俄罗斯 40公里(估计) 110公斤(估计)<br>AAM-5 日本 15-20公里(估计) 未知<br>A-达特 南非 20公里 89公斤<br>霹雳-10/霹雳-ASR 中国 20公里(估计) 80-95公斤(估计)<br><br>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br><br>虽然美国对第5代头盔瞄准具引导的空空导弹的研究落在后面,但是在发展中程主动制导空空导弹时却走在世界前列。雷声公司的AIM-120导弹从1975年开始研制,在90年代初开始服役,而俄罗斯的R-77导弹项目始于1982年,在90年代初服役。这两型导弹都采用了主动雷达导引头,使空空导弹在部分飞行过程中能自动制导。而以前半主动雷达制导的AIM-7和R-27导弹则需要载机雷达的持续的无线电信号的引导导弹直至抵达目标。AIM-120和R- 77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仍需要从载机或是预警机等载机外的传感器处获得目标的位置数据,但是,当导弹的主动雷达瞄准了目标,载机就可以机动到安全处或开始另一轮攻击。<br><br>AIM-120、R-77和法国的米卡导弹主导主动制导空空导弹的市场,在本十年中,日本、中国和台湾已经装备了主动制导空空导弹。所有主动制导空空导弹制造国都寻求为导弹装备更好的导引头,有些国家采用了卫星导航制导,提升电子对抗措施,加装数据链以提供最新的目标位置数据,安装更佳的发动机实现更远的射程。美国、俄罗斯、欧洲国家、南非和中国已经研究冲压式喷气发动机空空导弹,以在不增加导弹体积的情况下实现更远的射程。这种发动机也使导弹在大多数射程中保持高速度行驶,从而极大增加了“不可逃逸区”的范围。即将装备部队的第一种冲压式喷气发动机空空导弹是MBDA的“流星”导弹,其射程号称为100公里以上,能持续保持速度4马赫以上速度,并且其“不可逃逸区”的范围是AIM-120早期型导弹的3 倍。最近,俄罗斯重新启动了其远程导弹研究如“革新家”公司的K-100或K-172导弹,据称该型导弹的射程为200至400公里,而美国的AIM- 54C不死鸟远程导弹虽然于2004年从美海军退役,但是射程达150公里。美国目前没有取代AIM-54C导弹的计划。<br><br>高级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br>导弹名称 国别 射程/重量 备注<br>火箭发动机 <br>AIM-120C-7 美国 50-80公里/160公斤以上(估计) 改进处理器和制导设备,2007年向台湾出售了218枚<br>AIM-120D 美国 75-110公里/160公斤(估计) 共形导引头天线,双边数据链、GPS制导<br>R-77 俄罗斯 80公里/175公斤 中国装备了R-77,并正在研究安装了主动/被动导引头的改进型导弹<br>R-27AE 俄罗斯 110公里/350公斤 R-77的主动制导型,未进入生产<br>AAM-4 日本 110公里(估计)/220公斤 少量装备在F-2战机上<br>天剑2 台湾 60公斤/183公斤 装备IDF战机上<br>米卡EM 法国 60公斤/112公斤 台湾定购了960枚<br>霹雳-12 中国 70公里/180公斤 采用俄式导引头和国产型发动机、数据链,装备歼-10和歼-8Ⅱ战机<br>新型小体积雷达制导空空导弹 中国 20公里以上/100公斤(估计) 2007年12月第一次出现,受R-达特影响<br>冲压式喷气发动机 <br>流星 欧洲 100公里以上/185公斤 号称“不可逃逸区”的范围为AIM-120B的3倍<br>R-77M-PD 俄罗斯 160公里/225公斤 从未研制完毕,俄罗斯未采购<br>霹雳-13 中国 160公里以上/225公斤(估计) 存在尚未证实,可能安装了数据链,研究工作可能得到俄罗斯和南非的帮助<br><br>超远程导弹 <br><br>K-100/K-172 俄罗斯 200-400公里/700公斤 首先装备苏-35,未来型号可能用于反导<br>AIM-54C 美国 150公里/463公斤 装备F-14战机,2004年在海军退役,但伊朗还在使用<br>AIM-120 NCADE 美国 200公里/160公斤以上(估计) 在AIM-120基础上研制,有2级;可用于反导任务<br><br>中国空空导弹技术来源<br><br>几乎从一开始,中国就依赖美国、俄罗斯、以色列和南非等国的发展先进的空空导弹。1958年9月,台军1架F-86战机向大陆米格-17发射了1枚AIM -9B响尾蛇短程空空导弹,结果该导弹未爆炸被中国所获得。苏联和中国很快仿制了该型导弹,苏联将其称为K-13,中国称为霹雳-2。越南战争时,中国获得了更先进的未爆炸的AIM-9导弹,这些导弹影响了霹雳-5导弹的研制,而AIM-7早期型导弹影响了雷达制导的霹雳-11的研制。在80年代,中国获得法国马特勒550导弹,并依照该型导弹仿制出霹雳-7。中国还根据以色列的怪蛇-3仿制了霹雳-8导弹。<br><br>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国从俄罗斯采购了数千枚先进的空空导弹,包括R-73短程空空导弹和各种型号的半主动雷达和红外制导的R-27中程空空导弹,约 1000枚更先进的R-77主动雷达中程空空导弹。这些导弹几乎全部武装了苏-27SK、苏-30MKK/MKK2战机、或歼-11战机。据报道,中国对部分苏-27SK和初期制造的歼-11进行升级,以便这些战机能够发射R-77导弹。<br><br>从90年代开始,中国决定购买武器系统技术或部件,提升武器系统的国产化水平。90年代末,中国已经研究出霹雳-9导弹,该型导弹的弹体与以色列怪蛇-3 的相似,只是制导安定翼不同。PL-9导弹由仿制乌克兰头盔瞄准具引导,该瞄准具的国产型称为TK-14。最新型霹雳-9C的射程达22公斤,霹雳-9、霹雳-8和怪蛇导弹仅为15公里。霹雳-9导弹未在中国空军中大量使用至今仍是一个谜团。从1996年珠海航展到随后的航展上,生产该型导弹的洛阳导弹制造公司员工称,尽管霹雳-9在歼-7G等战机上偶尔出现过,但是军队对采购霹雳-9的不感兴趣。<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90ef755db3d358edcc4662lD13jxhJHM.jpg><br><br>中国的霹雳-9导弹<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6ba45f65c15832ddabccexdoTvl1iBgl.jpg.thumb.jpg><br><br>TK-14头盔<br><br>未采购霹雳-9的重要原因也许是中国将制造更先进的空空导弹。在2002年珠海航展上,有消息称中国正在研究先进的空空导弹。这种先进的导弹将采用先进的制导系统、使用推力矢量技术和头盔瞄准显示器。外界还有猜测中国对英国的ASRAAM空空导弹感兴趣。尽管中国非常依赖R-73短程空空导弹,但是中国研制第5代空空导弹的灵感可能来自其它的国家。<br><br>霹雳-ASR/霹雳-10空空空导弹<br><br>南非的几家公司在2002年珠海航展上设立了一个小型的展位,表示愿意与中国开展合作。在随后几次航展上,南非公司展示规模越来越大,他们与中国开展了几项合作项目,包括无人机、防空系统和空空导弹。虽然南非公司未透露空空导弹合作的消息,但是2004年的一篇报道称,中国对采购A-达特第5代空空导弹表示了兴趣。1月4日随图片透露的数据表明,霹雳-10导弹从04年开始立项研究,这与有关中国依赖南非合作的报道相吻合。从霹雳-ASR/霹雳-10的图片可以看出,它与A-达特空空导弹95%的相似,最大的不同只是尾翼形状及布局,但这只是很小的不同。因此,可以推测霹雳-10的作战性能与A-达特导弹相当,甚至会更好。它有可能采用先进的图像红外制导系统,最大射程为20公里以上。1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它的导引头可有效锁定载机前方±90度范围内的大机动目标。它同样具有发射后锁定目标的能力,这些通常在头盔瞄准具的引导下完成。霹雳-ASR/霹雳-10导弹可能装备在大多数配备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的战机上,可能包括歼-10、歼-11B或歼-11A和新型歼-8Ⅱ和歼-7战机。<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f8c0c0fe6d187cfd8fe86xLEIsisZq62.jpg><br><br>霹雳-10导弹与南非A-Darter导弹有很多相似之处(图片来源:CJDBY)<br><br>新型空空导弹<br><br>公开霹雳-10这种带有明显南非技术参与研究迹象的空空导弹图片,同样可以让人洞察2007年12月中旬发布在西北大学网站上的另一种空空导弹所带有的一些信息。这种空空导弹还未被官方或非官方渠道所确认,但是这张图片显示它与南非的雷达制导R-达特导弹有些相似。R-达特导弹是以色列和南非在80年代和 90年代联合研制的,以色列将其称为德比空空导弹。R-达特重量为120公斤,射程为63公里。南非生产的这种高机动轻型雷达制导导弹可以装备在第3代和第4代战机上,目前R-达特已经在南非空军中服役,至于德比导弹则未在以色列空军中服役,另有报道称新加坡空军装备了德比导弹。<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62dcb02bf1144d2d8ab1HLNp5o8B8nzF.jpg><br><br>歼轰-7A悬挂的霹雳-12空空导弹(图片来源:西北大学网站)<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a06bab4f47176fc6a34dffBl868P68D5.jpg><br><br>南非R-达特导弹<br><br>中国的新型空空导弹与R-达特导弹的重大相似之处在于他们的形状,以及后翼后面的滚转稳定翼。但是,从外观来看,这种新型导弹可能比R-达特导弹小,重量可能只有100至110公斤,这意味着其射程可能短一些,为20至30公里。目前仍不清楚这种导弹的导引头是半主动、主动或被动式,中国有可能为该型导弹安装俄罗斯AGAT公司的新型150毫米导引头。很明显,中国希望充分利用导弹重量轻的特征。因为它的第一次公开露面是该型导弹成对出现,与一枚霹雳- 12导弹同时挂在一个外挂发射架上的。这种外挂发射布局可使枭龙、歼-10、歼-11B和歼轰-7A战机提升搭载超视距空空导弹的能力。这种轻型雷达制导导弹也可能配备第三代歼-8ⅡF/H和歼-7E/G战机上,与霹雳-10红外/图像空空导弹配合使用。<br><br>如果霹雳-10和新型空空导弹得到南非的大量帮助,那么有理由推测南非也可能提供了头盔瞄准显示器系统和数据链。南非Denel Archer公司的头盔瞄准显示器能支持A-达特和R-达特导弹。南非有可能将其与空空导弹制造技术一同售给中国。中国也一直自行秘密研究头盔瞄准显示器技术,其实验型头盔瞄准显示器的图片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2004年珠海航展展示中国的头盔瞄准显示器采用了优良的发光二极管,使得座舱计算机跟踪飞行员头部位置。<br><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2bf235c2337d2ecf6842G9rmDc3DtSVm.jpg><br><br>南非“射手”头盔系统<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7b394d6ce874e4a0a1762OZj8x4RaYm4.jpg.thumb.jpg><br><br>2004年珠海航展展示中国的头盔瞄准显示器<br><br>霹雳-12空空导弹<br><br>霹雳-12标志着中国空空导弹技术发展取得重大进步,2001年,中国首次公开了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数据。在当时,中国正与俄罗斯协商采购 R-77导弹,公开这些数据也迫使俄罗斯导弹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导弹国产化计划。据称,俄罗斯导弹制造商AGAT公司向中国出售了R-27主动制导型空空导弹上的9B-1103M雷达图纸,但中国还可能从AGAT公司获得了R-77导弹上的9B-1348雷达技术。据称,霹雳-12安装了被动式导引头,能将导弹引向干扰飞机或预警机等发射信号的目标。但是霹雳-12采用了中国自行制造的发动机,再结合高弧线飞行剖面能实现70公里的最大射程,但这比R- 77导弹少10公里。但是中国拥有了霹雳-12就意味着拥有与美国AIM-120和俄罗斯R-77同一级别的导弹。2002年,中国珠海航展上展示了导弹的模型。2005年至2006年,霹雳-12开始装备歼-10和歼-8Ⅱ战机上。有人还看见它还在歼-11B和歼轰-7A战机上试验过。<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a5a75b33075c197cd0bbb86AvVtR7x3b.jpg><br><br>歼-8Ⅱ战斗机悬挂的霹雳-12空空导弹<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dbe1c1f140ee8173d1dbF6gdS4RyoVXZ.jpg><br><br>歼-10战斗机悬挂的霹雳-12空空导弹<br><br>霹雳-13导弹<br><br>1月4日网站上公布的图片中有一张是电脑合成的霹雳-13空空导弹照片。但是必须强调,这是该型导弹的第一张照片,它的存在及其作战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核实。本文作者认为霹雳-13研究计划是存在的,因为它与霹雳-12和新型霹雳-10的清晰图片在一起。另外,有报道称,中国一直对研究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推动的霹雳-12导弹感兴趣。霹雳-13的图片也表明了俄罗斯“三角旗”设计局可能向中国出售了制造这种导弹的技术。从霹雳-13的图片外观来看,它有两台吸气冲压式喷气发动机,这与三角旗设计局的导弹布局一致。此外,霹雳-13前端处的四根保形弹翼也带有R-27导弹的特征。据称,三角旗设计局放弃用栅格状弹翼为常规弹翼,这与霹雳-13的图片是吻合的。因为俄罗斯决定不再采购R-77M-PD导弹,很可能批准三角旗设计局将其技术卖给中国。但是,南非也可能向中国提供了冲压式喷气发动机空空导弹技术,因为南非也有一个未实现的远程空空导弹计划。<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77dba3243ee71a7e98f2G0xsrerCu4NZ.jpg><br><br>2008年1月4日,首张电脑合成的霹雳-13空空导弹照片出现在CJDBY网站。<br><br>在真实的计划中,霹雳-13将为中国带来一种具有强大作战能力的远程空空导弹。据称,R-77M-PD射程为160公里,那么霹雳-13的射程会更远。此外,由于采用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导弹预计能维持较高的飞行速度,约在4马赫以上,这表明该导弹的“不可逃逸区”的范围与MBDA公司的流星导弹有得一拼。如果霹雳-13能在近期内装备,它有可能与中国的预警机配合使用,由预警机发现远方的目标,然后将瞄准数据发达至歼-11B和歼-10等攻击飞机。但是霹雳-13潜在的射程表明,中国也正在可能为第4代、第5代战机研制一种远程雷达,或是使用新型远程雷达升级现有的战机。因为三角旗设计局一直出售R-27 和R-77被动制导导弹。有理由推测霹雳-13导弹可能采用被动制导系统,从而更好对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加油机等重要作战保障飞机实施远距离攻击。<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6975fcc5104297c313d4f2RY0jsKf8a8.jpg><br><br>霹雳-13导弹<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d1856d9ca3028bbc8e0bjQBaBeV3EziY.jpg><br><br>R-77M-PD导弹<br><br>中国也有可能采购俄罗斯新型远程空空导弹,或是自行研制类似的空空导弹,由于中国对采购一定数量的苏-35战机感兴趣,它也可能采购该型战机所装备的独特武器,如射程为300至400公里的K-100/172导弹。<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979db03e1c3fcfa17140F21sWtn4K8Sj.jpg><br>出现在2007年莫斯科航展上的K-100/172导弹<br><br>日益壮大的空中作战力量<br><br>经过近15年的努力,到2005年时,中国对现代空中作战能力的投资开始得到回报。歼-10战机和歼轰-7A都进入量产。每一种机型已经生产了约100 架,各装备3至4个作战团队。近期有人看见歼轰-7上安装了新型电子战吊舱,由此可以判断其可能担负起类似美军EA-6B飞机的电子战任务。到2005年时,中国空军和海航部队已经接受了180多架苏-27和苏-30战机。沈飞公司已经制造了约100架歼-11,中国还努力吸收俄罗斯的技术,使歼-11的制造国产化,这种国产化战机称为歼-11B。此外,到2005年时,中国已经拥有两型阵列雷达预警机,另外一种阵列雷达地面测绘飞机已经进入高级发展阶段。中国空军开始对轰-6升级,使其成为作战力更强大的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的载机。中国国内、外的消息称,成飞和沈飞都开展了第5代战机的研制,有可能在下一个十年中期进行首飞。这两家公司也研制大量无人作战飞机。中国海航的舰载机联队可能包含歼-11B或歼-10战机。<br><br>硬件的提升是与新型进攻作战条令和联合部队空中作战条令的发展、训练时间的增加、训练难度加大齐头并进的。中国空中力量的发展对日本和台湾已经构成威胁。日本2005年共派遣了13架次战机拦截了中国战机,但在2006年头3个月就派遣107架次战机拦截中国战队。2007年9月的两天里,中国军队派遣了 40架次的轰炸机到东海的春晓油田巡航,日军出动12架次战机拦截。2007年11月,空警-2000预警机参加了空军举行的演习,这些演习对台湾构成实实在在的威胁。从1999年开始,大陆空军加大了在台湾海峡上空的存在,1998年至1999,大陆战机在台湾海峡巡逻的架次从400架次增加到1100 架次。随后在2005年到2006年期间,大陆战机在台湾海峡巡逻的架次从940架次增加到1700架次。<br><br>2007年底,中国开始表明设立一条新型空中运输走廊的意图,并同时在台湾海峡上空建立一个防空识别区。虽然中国可能利用新空中走廊帮助缓解机场的拥塞局面,但是中国目前只将30%的空域分配给民航。中国的做法引起外界对中国真实意图的猜测。新的空中走廊和防空识别区都可能导致双方错误判断对方的意图或制造“空中事件”从而导致军事升级。例如,台湾战机或地空导弹阵地没有识别出大陆偏航的民航机,则有可能导致1983年苏联击落韩国007号航班悲剧重演,中国有可能攻击台湾或是迫使其做让步。或是台湾空军起飞识别时给大陆军队以理由向台湾战机发射S-300导弹或出动战机拦截。<br><br>中国日益增长的空中力量与其愿意使用其新型作战力实施威胁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美国决策者应紧密关注中国在迅速改变亚太地区的空中力量平衡。例如,台湾没有能够对抗霹雳-10导弹的第5代头盔瞄准具引导的空空导弹。如果中国军队决定在歼-7E/G和歼-8F/H、歼-10战机上装备霹雳-10和新型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那么,大陆500多架战机与台湾的126架F-16、57架幻影-2000、约90架F-5和126架IDF战机在近距离空中格斗中会迅速占得上风。苏式战机装备头盔瞄准具引导R-27的空空导弹在90年代中期相对台湾战机就占居了优势。除F-5战机外,台湾其它战机都能发射中程AIM- 120、米卡EM或天剑空空导弹,但是在未来,霹雳-13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导弹会超过这些导弹的射程,从而给台湾6架E-2预警机带来威胁。因此台湾需要为所有战机采购头盔瞄准显示器引导的AIM-9X空空导弹,并尽早采购美国的F-35战斗机,确保台军处于优势地位。<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bae3745a200268a6fcc3CCIuxAUvqB7c.jpg><br><br>美国AGM-88反雷达导弹<br><br>美国应对之道<br><br>中国日益提升的空中力量给美国带来更大的压力,霹雳-10和霹雳-13导弹的装备引发新的“空空导弹差距”,美军在90年代时就遭遇到这一境况。在冷战后,前东德的米格-29由于装备了R-73空空导弹,相对美国战机在在近距离空战中处于决定性的先敌攻击的优势地位。中国军队90年代采购苏-27和苏- 30战时就采购了R-73导弹,因此针对美国战机一直占居优势,直至美军在2003年装备AIM-9X导弹。但是霹雳-ASR/霹雳-10的射程为AIM -9X的两倍,这给美国防决策人士没有选择的余地,只得寻求射程更远的AIM-9导弹。<br><br>此外,除了2012年装备部队的F-35战机外,美军其它战机都没有综合的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而中国军队的苏-27、苏-30和歼-11战机、欧洲战机和阵风战机都安装了这种系统。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能使中国战机使用新型霹雳-10空空导弹实施先敌攻击。美国海军正计划在F/A-18E/F上加装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但是这种系统是安装在中心线油箱上,造成视界不宽。<br><br>同时,美国可能面临着远程空空导弹的竞争,虽然AIM-120的最大射程仍属于机密,但是其体积决定着其射程不如冲压式喷气式导弹。在90年代,美国因为拥有AIM-120导弹,因此在发展第5代短程空空导弹落在一些国家后面。在E-3和E-2预警机帮助下,AIM-120导弹能使美空军的F-15战机能在战斗中处于优势地位。另外F-22战机拥有隐身、远距离电子扫描阵列雷达、被动传感器和超音速巡航等优势,这能确保美空军首先发现并攻击敌手,这样空中控制权。但是由于中国第5代空空导弹出现,如果美国不采取行动,这种局面将会很快改观。中国研制霹雳-13等远程空空导弹,以及可能采购射程更远的K- 100导弹,这将给美军的预警机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这样,没有预警机所提供的强大的环境感知能力,美空军的F-15、F-16将不得不依赖自身的雷达、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从而削弱美军的优势,从而减少美军的威胁力。美军正在装备射程超过100公里AIM-120D导弹,该导弹还安装了双边数据链,导弹的雷达能提升作战网络中的环境感知能力。美国正在研究一种名为联合双用途空优导弹的下一代空空导弹,这种导弹在近距和中距空中格斗中将具有优势,并且具有对地攻击能力。但是,尽管在80、90年代美国开展了试验性的研究,但是美国对超远程空空导弹并不感兴趣。现在,美国有必要再次启动这个计划,寻求研究两级和冲压式喷气发动机超远程空空导弹,或是考虑采购MBDA公司的流星导弹。<br><br><br>美国F-22战机相比第4代战机具有很大的战术优势,这样提供极大的补偿。但是美国决定只采购183架F-22战机,这意味着只有58架能够部署在阿拉斯和夏威夷。在下一个十年中,中国自行研制第5代战机的出现或采购俄罗斯的第5代战机,这将使F-22所带来的优势不复存在。同时美军在F-15上发现结构性的缺陷会导致440架F-15战机的三分之一退役。虽然美空军一直关注F-15的老化问题,但是美空军也计划为177架F-15安装新型电子扫描阵列雷达,但根据目前局势,美空军可能需要重新考虑这个计划。美空军需要制造381架F-22战机,或使其携带更多、作战力更强的远、中、近程空空导弹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br><br>朝鲜战争中,苏联米格-15战机残忍的突袭帮助美军在保持制空权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是一种持续了3代的昂贵投资。保持制空权是美国阻止大规模战争,特别是阻止在亚洲的战争尤为重要。美国一直保持着为盟军和重要朋友提供先进防空系统,这样它们能帮助阻止战争。美国特别依赖于保持台湾空军在作战技术上处于优势,提升其阻止大陆进攻的能力。但是中国在现代空中作战能力方面持续的全范围的投资只是中美军事竞争的一个方面。除了超越中国生产更先进的战机,为其装备更先进的武器系统从而确保建立制空权之外,美国再没有其它方法。<br><br><img src=http://forum.defence.org.cn/attachments/month_0804/20080413_6db2105687972ef81ad0HvDEII4eczEg.jpg>日本在悄悄投资研究第5代战机<br><br>此外,美国有必要考虑确保美国的盟友和朋友保持当地的空中优势的其它措施。美国现在不会向澳大利亚和日本出售F-22A战机,尽管这两个国家表现了极大的兴趣。考虑中国在空中力量建设方面所取得全方位进步,美国有必要重新评估F-22的出口限制,日本迫切需要更换60年代服役的F-4EJ战斗机,但它也在悄悄投资研究第5代战机,如果美国不出售F-22A,这种新型战机有可能在下一个十年末出现。另外,美国必须对台湾的需求做更加积极的反应,包括迅速批准台湾采购66架F-16布洛克50战机的要求,帮助台湾阻止大陆空中力量,同时阻止大陆目前针对台湾的导弹力量、海军封锁部队和进攻部队的建设计划。<br><br><br><br><br><br>)
美专家:中国研发第五代空空导弹
来源:InternationalAssessmentandStrategyCenter
原著:里查德.费舍尔
编译:全球防务(知远/于君)
近期发布在中国互联网上的几张图片让外界第一次得以窥见中国的第五代空空导弹。第一张是2008年1月4日发布在CJDBY网页上的霹雳-ASR或霹雳-10的空空导弹的图片,该型导弹与南非Denel公司的A-达特空空导弹非常相似。第二张是2007年12月中旬发布[
阅读全文]
王震在新疆,铁腕镇匪叛
1949年9月20日,当人民解放军重兵云集在河西重镇酒泉时,美国前驻迪化副领事马克南,悄然离开新疆首府迪化,潜入奇台和乌斯满密谋策划。1950年3月19日,尧乐博斯带领匪徒离开哈密逃进南山。于是,乌斯满、尧乐博斯、贾尼木汉和骑兵第七师反叛官兵勾结在一起,策划了反革命武装叛乱。
为了稳定新疆的社会秩序,保卫边疆各族人民生命[
阅读全文]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王启超报道: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近日刊发文章称中国正在独立研发先进武器装备以实现自身的意图。
文章说,中国努力瞄准未来10-15年的先进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包括先进战机、空射武器、空中加油机和战略运输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在内的武器装备,其中很多是为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做准备。
文章说,多年来,中国在军事技术[
阅读全文]
和叶甫根尼•佩佩里亚耶夫<br><br><br>列夫•舒金大尉和季米特里•奥西金少校以各击落15架敌机的战绩并列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季米特里•奥西金还保持着阶段性战斗出动效率纪录:1951年第四季度,他共出动23次,击落敌机8架,平均每出动3次就击落1架。<br>谢尔盖•科拉马连柯大尉击落13架敌机。击落12架敌机的苏联飞行员有:亚历山大•斯莫尔奇科夫中校、康斯坦丁•舍别尔斯托夫少校、米哈伊尔•波诺马列夫。值得一提的是,米哈伊尔•波诺马列夫于1951年9月11日一天内击落4架喷气式攻击机,其中有3架是在一次空战中击落的。击落11架敌机的有:格利高里•奥哈伊大尉、斯捷潘•巴哈耶夫少校、彼得•米拉乌什金大尉。击落10架敌机的有:季米特里•萨莫伊洛夫上尉、伊万•苏奇科夫大尉。在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斯捷潘•纳乌缅科大尉,1950年12月24日,他击落的敌机数最先达到5架(不全是喷气式飞机),是朝鲜战争中苏联第一位王牌飞行员;亚历山大• 卡拉谢夫中校,他在一次空战中击落3架F-84飞机;阿纳托利•卡列林少校,他在夜战中共击落6架B-29轰炸机。<br>在朝鲜战争中,参战的苏联空军共产生51名王牌飞行员。相比之下,美国空军的战绩要略逊一筹:共40名。美军最优秀的喷气式飞机王牌飞行员是约瑟夫•麦克奈尔上尉。他共完成战斗出动106次,击落飞机16架。排第二位的是詹姆斯•贾巴尔上尉,击落敌机15架。此后是曼努尔•费南德上尉,他的战绩是个人击落 14架、集体击落1架;乔治•戴维斯少校,击落14架;罗亚尔•贝克尔上校,击落13架。另外还有8名美军飞行员击落敌机在10-14架之间。顺便说一句,在美军头号和第二号王牌飞行员的战果统计中包括活塞式飞机。<br>但美国国内一直有人企图重新评价这场战争。他们宣称,历史上第一位喷气式飞机王牌飞行员是美国的詹姆斯•贾巴尔上尉(他于1951年5月20日击落第五架飞机),而战绩最辉煌的是是约瑟夫•麦克奈尔上尉(击落敌机16架)。1977年纽约出版的《航空百科全书》则称,美国空军在朝鲜战争中共击落2300架 “共产主义”飞机,而“联合国军”的损失仅为114架,双方战损比约为20:1。但一些严谨的美国专家早在五十年代就指出,美国空军仅在空战中就损失约 2000架飞机,而估计“共产主义”飞机的损失要少得多:约为1000架(1957年版《空中力量——朝鲜战争中的决定性力量》)。当然,这些数字也远非正确。<br>1993年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将朝鲜战争时期的文件予以解密。资料显示,参战的苏联空军第64歼击航空兵军(共轮战10个师)共进行空战1872次,击落敌机1106架,其中F-86飞机650架,而己方损失飞机335 架,战损比为3:1,而F-86和米格-15的战损比约为2:1。需要指出的是,美军飞行员甚至在与中、朝飞行员的较量中也处于下风:美军损失271架,而后者损失231架。<br>越南战争和阿以战争<br>朝鲜战争中使用的喷气式飞机尚未达到超音速。超音速喷气式飞机之间的空战始于越南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空中对抗主要是在超音速的米格-21和F-4之间展开。但第一场空战是在美国F-4超音速战斗机和北越米格-17亚音速飞机之间进行的(1965年4月2日),结果双方不分胜负。米格-21超音速飞机是苏联在战争开始后交付越南的,并于1966年4月23日首次参战。驾驶苏制飞机的越南飞行员主要使用了苏联人创造的空战战术。<br>那么,双方有没有产生王牌飞行员呢?回答是肯定的。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头号王牌飞行员是其第432战术侦察机联队第555中队的查尔斯•德贝尔伍,从1972年5月1日到9月9日,他共击落6架米格飞机(头两架为集体击落),其中2架米格-21。<br>但北越空军的战绩仍然要略胜美军一筹,其第1和第2空军大队共击落敌机110架。击落敌机8架以上的北越飞行员有陈亨、阮红珥、范清银、阮文谷、武玉鼎、 林文历、阮文柒、胡文贵等。北越飞行员成功地掌握了米格-17、米格-19和米格-21飞机。这些飞机装备北越空军的结果是改变了双方的战损比。如果说美、越飞机的战损比在1966年初还是1.2:1(美军损失11 架,北越损失9架),那么从5月份到12月份,这一指标已改写为4:1 (美军损失47 架,北越损失12架)。在这场战争中,米格-21在与F-4的对抗中明显占上风:米格-21共击落103架F-4,而F-4仅击落54架米格-21,双方战损比约为1:2。此外,由于F-4是双座飞机,其飞行员的损失也高于米格-21。<br>米格-21飞机在1967和1973年的阿以战争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但阿拉伯飞行员并没有把飞机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结果是,以色列飞行员伊斯莱利•巴哈罗夫取得了击落12架米格-21飞机的战绩,当之无愧地成为超音速喷气式飞机空战的头号王牌飞行员,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br><br><br><br><br><br>)
谁是喷气时代的空中王牌?
译自:俄罗斯网站“俄罗斯空军:人物与飞机”
作者:阿纳托利•多库恰耶夫,谢尔盖•济科夫
编译:知远/波波夫金
二战后期
让我们从苏联头号王牌飞行员伊万•阔日杜布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说起吧。在这次采访中,记者和伊万•阔日杜布就很多问题进行了交流,但最令记者感兴趣的还是阔日杜布首次击落德军Me-[
阅读全文]
捐躯朝鲜的两位志愿军军长
毛泽东主席在闻听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之后,曾经说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因此毛岸英烈士最终安葬在了朝鲜这异国的土地上。而朝鲜绵延的青山中长眠了数以万记的志愿军将士,他们同样也将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献给了朝鲜人民。其中两位志愿军的军长,同样也牺牲在这异国的土地上!他们分别是:六十七军代军长李湘;五[
阅读全文]
<br><br> 毛泽东主席:十一个大字题馆名<br><br> 中红网:当年,老革命家们对军博的建设都很关心吧?<br><br> 贾若瑜:非常关心、热情!彭德怀元帅当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是批准筹建军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当时的军事博物馆,只有总政党史陈列室的历史文物七千余件。我到任后,最主要的任务除拟制陈列大纲,就是征集文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都踊跃地捐献文物。不到十个月,就捐献了一百余万件,经过清理鉴定留下了近十二万件。<br><br> 那时候征集文物,不管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也好、各个元帅也好,只要你知道的,问他要,他们都大方得很,你拿就行。要用就直接要,只要开个单子。后来,这些老元帅们直接跟秘书、办公室打招呼,只要是军博来要文物,要什么就给什么。他们还经常到馆里来审查陈列,发现问题就及时提意见。开馆以后,他们经常陪同外宾来参观。<br><br> 同时,全国群众也踊跃地捐献文物,都是无条件的、无偿的捐赠,不要报酬。领导如此、群众如此,所以我们征集文物比较顺利。有了这十多万件文物,军事博物馆成立的基础就有了。<br><br> 中红网:听说毛主席为军博题了字?<br><br> 贾若瑜:是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十一个字的馆名,就是由罗瑞卿同志转请毛主席题的。当时,是一张信笺写一个大字,毛主席还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是我近年来写的最大的字。”<br><br> 朱德总司令把自己在中南海养的1000多盆兰花,全部送给了军博。那些兰花是很名贵的。而且他几乎每个月都来花房,亲手教工人种兰花。<br><br> 筹建军博不仅是盖一座大楼,展览一些文物,最重要的是我们党对历史的再一次回顾和总结。<br><br><br><img src=http://www.crt.com.cn/images/jiaruoyu02.jpg><br><br>贾若瑜将军向中红网记者介绍当年的老战友(中红网摄)<br><br> 周恩来总理:确定八一南昌起义五大领导人名单<br><br> 中红网:听说周总理对军博建设也很关心?<br><br> 贾若瑜:周总理从军博选址的时候就很关注,从施工设计、陈列大纲到展览内容,他都要过目,投入的心血是很大的。周总理还特批了2800万元经费和500余两黄金,因为军博顶上的军徽和馆名都要用黄金。<br><br>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对八一南昌起义领导人的名单和顺序有争议,周总理帮我们确定了名单和顺序。<br><br> 中红网:在这方面,你能不能详细说说?<br><br> 贾若瑜:好的。当时,有位同志写了一本《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周年》,上面写到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周、朱、叶、贺,即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军博的陈列内容中,第一个单元就是八一南昌起义。我觉得这个说法有问题,就找了总理。<br><br> 我说:“总理,南昌起义你是主要领导人,现在有人写了一本书叫《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周年》,上面讲到的领导人是周、朱、叶、贺,你看究竟怎样讲比较妥当?”<br><br> 总理的态度是很不错的,对这件事情非常慎重。他坐在那儿想了一会儿,然后说:“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应该是五个,次序是周、贺、叶、朱、刘。”就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这么五个人,这样的次序。<br><br> 我说:“总理,请你给我写个条子。”<br><br> 总理就给我写了南昌起义领导人这么五个人的名单,这么个次序。回来以后,我就让画家画了一张“八一”起义的油画,内容是周、贺、叶、朱、刘的次序。<br><br> 当时,中国革命博物馆也画了一张八一南昌起义的油画,是四个领导人,次序是周、朱、叶、贺。后来,我们接到通知,让军博把八一南昌起义这幅油画抬到革命博物馆去,要重新审查,我们就把这幅画抬去了。那天,主持审查工作的是中宣部副部长张际春同志,他说:“一个起义、两种提法,这不好,需要统一。”我就拿出了周总理写的那张条子给他们看。大家就都统一到了周总理的这个提法上,并把我们画的这张油画留在了革命博物馆,后来我们又重画了一张。<br><br><br><img src=http://www.crt.com.cn/images/jiaruoyu04.jpg><br><br>开国元勋、原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首任馆长贾若瑜将军题字<br><br> 邓小平总书记:解决苏区大印之争,公平公正。<br><br> 中红网:在军博建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不顺利的事?<br><br> 贾若瑜:不顺利的事也有。我们征集了这十几万件文物,后来有一些文物被别人借走了,他们就不给了。其中一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印。这件文物是我们军事博物馆的,革命博物馆借走了。向他们要,他们不给。我就找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br><br> 我说:“军事博物馆要陈列,需要有一些镇馆之宝,比如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大印,这是我们征集的,原本在我们这里保存,革命博物馆借去了,就不给了,他们不愿还我们了。”<br><br> 小平同志不错。他说:“这样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印的原件由革命博物馆保存,给你们一个复制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事委员会印的原件由军事博物馆保存,给革命博物馆一个复制件。”<br><br> 我说:“请你给我写个条子。”<br><br> 小平同志写好后,我就拿着这个条子到革命博物馆去。<br><br> 他们对我说:“很好啊,你们明天来取。”<br><br> 我说:“我现在就要。”<br><br> 这样,经小平同志亲自批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事委员会的印移交军事博物馆收藏。<br><br> 那时军事博物馆的修建、展出、陈列、征集文物等工作,一共只用了十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原来规定我们要和革命博物馆同时展出,就是在1959年的10月1号。结果,我们这边到时弄好了,就进行预展。<br><br> 贺龙元帅:明确“井冈山与湘赣苏区的关系”<br><br> 中红网:您刚才介绍朱总司令给军博送兰花的事情,其它元帅跟军博还有什么故事?<br><br> 贾若瑜:故事挺多的。有一个是井冈山的斗争和湘赣红六军团的问题。当时我们在展陈的时候,陈列的内容是先有井冈山、后有湘赣苏区。结果呢,我们有一位同志,也是个少将,他来了另外一套。本来是从井冈山到湘赣,他反过来了,说先有湘赣、后有井冈山。我就跟他解释。结果他给贺龙同志写了一封信,报告了这件事。<br><br> 贺龙同志很不错,就把我们这些同志叫去开会。王震同志、肖克同志参加了,还有一些湘赣苏区的老同志也参加了。贺龙同志就讲,红六军团的一位同志给他写了封信,是关于军博陈列的湘赣苏区和井冈山的关系,这位同志跟军事博物馆有分歧。他说:“王震同志、肖克同志,你们是湘赣的,你们看一看。”说完,他就把那封信交给了王震和肖克两同志。他们两个看了以后,就问我,到底怎么回事?我说,我们陈列的是“先有井冈山后有湘赣,后来的湘赣苏区包括了井冈山”这么个历史。那位同志是说,先有湘赣、后有井冈山,是湘赣苏区把井冈山包括进去了,这跟历史不符合。王震同志和肖克同志就说,还是按照军事博物馆的意见办,那个说法是正确的,这个同志的信是错误的。很快,这个问题就解决了。<br><br> 徐向前元帅:尊重史实,解决歼敌数字之争。<br><br> 中红网:看起来是如何展陈,实际上是尊重历史。<br><br> 贾若瑜:还有一个故事。红四方面军一些老领导来军事博物馆参观四方面军的苏家埠战役,当时红四方面军在一次有名的战役中,消灭了国民党的军队三万多人,而当时红军总政治部有一个油印材料,说只有一万多人。关于这个战役,我们就按照中央的这个文件陈列的。另外,我们又在解说词中说明:“因为当时交通不便、通信不准确,这次战役是消灭三万多人而不是一万多人”。就这么个解释。可四方面军的那些同志看了以后,觉得这个不对,要求改。理由是他们本来是歼灭敌人三万多,怎么只有一万多一点?但是,我这个是按照当时红军总政治部发的文件陈列的,当时的文件记录就是一万多,我也不能去改当年的红军文件啊!我就给他们解释说,军事博物馆陈列的是历史文物,我要改中央的文件是不行的。他们就说:“这个不行!三万多弄成一万多,不行!要改!”<br><br> 他们就把徐向前同志找来了。徐帅是很不错的啊!就问我怎么回事,我就跟他解释了。我说:“这次战役歼敌三万多这是没错,但中央文件只讲了歼敌一万多。为此,我们在解说词里面特意讲到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和通信技术困难的关系,导致歼敌数目不准确,向上汇报没有这么多,就是这么个问题。他们讲得改。但是中央的历史文件是不能改的,应该按照当时的文件来陈列,同时按准确歼敌数目来宣传。”徐向前元帅同意了我们的意见,那位四方面军的领导同志也就都同意了。<br><br> 中红网:这是徐帅亲自找您的?<br><br> 贾若瑜:不是,是他们先去找的徐帅。我就觉得,当时的领导,从中央到部队,包括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以及各位元帅,都是尊重事实的,非常实事求是的。<br><br> 林彪元帅:滥用职权,消除异己,投贾入狱。<br><br> 中红网:我们听说您因为“反林彪”被投入监狱,真有这回事吗?<br><br> 贾若瑜:我们馆里面专门有解放战争这一单元的展览,其中讲了第四野战军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两次战役。在我们综合馆里,还搞了一个电影,一个小片子,参观就放这部电影。我就觉得博物馆弄这个不行,他们就讲,待林彪审查后再说吧。后来林彪来看了,他说:“很好!再给我复制一套。”他当时是军委副主席,管事情的。我们的解放战争馆里面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特别的东西,辽沈战役有一个电影片子。<br><br>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林彪成了副统帅。那天我到馆里去,召集全体团职以上干部开会,谈怎样突出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没有提林彪。我们陈列处处长人很老实,他就问我:“馆长,你今天讲了两个小时,只字未提突出宣传林副统帅。现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确定林彪是副统帅,要不要突出对他的宣传?”我说:“对他的宣传够了嘛!周恩来和朱德同志的展品才二十件,他的是二十八件,他的已经超过了周恩来和朱德同志的,应该说够了!”没有想到,与会的一位同志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说八届十一中全会后你当了副统帅,我们正要突出宣传这件事,但今天贾若瑜来开会,却只字不提,陈列处处长向他提了这个情况,他还说宣传得够了。于是,林彪就派了一个上将,带了二十多个人到军博来审查。通知我,“他们是代表军委来审查的,你们馆派人只是给他们提供材料,不干预他们的审查,他们问什么,你们回答就行了。”<br><br> 当时,军事博物馆共陈列了红军、抗日、解放、现代、抗美援朝五个历史分馆。他们检查了两个星期。然后通知开会,所有团职以上的干部统统都要到。当时还有军衔呢。我就通知了我们团职以上的干部,有五十多个人,加上他带来的二十多个,一共八十多个人。这位上将就讲了,说他们检查军博陈列后,发现陈列有两大错误,第一大错误是朱毛并列的政治问题。说我们会客室有一张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两个人握手的一张国画,单挑朱德和毛泽东握手,这是一个。还有一个,抗日战争馆陈列的党的七大,毛泽东做政治报告,朱德做军事报告。他说这都是错误的,因此都得撤掉。这是第一个问题,朱毛并列。第二个问题是林副统帅不突出。他从红军馆到解放战争,一直到抗美援朝都检查过了,没有发现突出林副统帅的内容。因此就要求从红军开始,突出宣传林副统帅。我们全馆的团职以上干部都到了,我是个馆长,又是个书记。你要不要表态,怎么表态?他讲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很大了,但是又不能不表态啊!<br><br> 我就讲了。我说:“今天承蒙首长代表军委对军事博物馆进行检查,我们表示感谢!但是你讲的两个问题,我根本不同意。第一个问题,军事博物馆朱毛并列,不存在。比如说,军事博物馆陈列的指导思想,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毛泽东思想。没有提朱德呀?我们讲到了突出宣传毛泽东军事思想,也没有提宣传朱德什么思想啊?我们陈列的所有文物中,毛泽东同志的有五百来件,朱德的二十件。我们整个陈列馆就只有毛泽东的一个汉白玉雕像,各个分馆都有毛泽东的雕像,朱德的没有啊!论陈列形式,凡是毛主席的,都是用金字标题金丝衬底,朱德的陈列也不是这样啊!所以你说的朱毛并列的问题,在军事博物馆根本不存在!你讲的那一张画、两张照片。井冈山会师的历史就是这么回事。党的七大,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朱德同志做了军事工作的报告。党的会议上,中央书记向全党做报告是正常的,有什么错的?没错!这个宣传不能动。你讲的林副统帅不突出,我们馆里展出他的文物是28件,比周恩来和朱德的都多8件,我看是够了。”<br><br> 好家伙!这个首长一听就火了!“我不听了!”我说:“没讲完啊。”他说:“我不听了嘛!我走了!”我说:“要走,我就送。”他说:“不要你送!”我说:“你是上级,我是下级,下级该送一下。”我就送到了电梯口。他说:“你回去!”我就回来了。<br><br> 后来,这个上将回去后,就向林彪汇报。林彪说,此人对我有刻骨仇恨,逮捕法办,就把我抓起来了。<br><br> 中红网:那是那一年的事?<br><br> 贾若瑜:那是1967年,文化大革命刚开始。因为反林彪,我就坐了监狱,一下坐了四年,从1967年开始,68、69、70、71,一直到林彪“9•13”逃跑以后,才放我出来。他们跟我说,你现在可以回家了,反林彪的都不算了。我也不知道林彪逃跑啊。“嘿!说清楚!说清楚!”我说,“我十五六岁参加组织,出生入死打仗,二等甲级残废。你要抓我,就说我什么反林副统帅,今天又说没有事了!我先问问你,我这么一个干部,这么老的一个同志,你要抓就有事,要放就没有事?不走!我告诉你,不说清楚我不走了!”他们说,过两天你就知道了。我也不知道过两天什么事。9月20号他来跟我谈的。过了两天,9月22号,给我送来一份51号文件,就是讲林彪逃跑的那个文件,说我可以回家了。我一看啊,林彪逃跑了,在温都尔汗摔死了!这样我就回家了。当时,我从劳改花房出来,穿的破破烂烂,像个叫花子一样。原来身上还有几块钱,装在布袋里,结果坐车时被人偷走了。到了前门以后,要换车了,没有钱买车票了,只得走回家去。家里人问我,怎么不坐车呀?我说:“没有钱了,怎么坐车呀?”哈哈!<br><br> 中红网:感谢老将军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愿老将军健康长寿!<br><br> 贾若瑜:希望中国红色旅游网继续大力宣传革命先辈们的斗争事迹,让革命精神千秋万代传下去!<br><br> (完)<br><br>)
军博首任馆长贾若瑜将军畅谈六次高层接触(组图)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中红网)作者:江山、胡俊峰
编者按:今年是闻名中外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奠基五十周年。在这一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特意采访了军博首任馆长贾若瑜将军。老红军、老将军贾若瑜今年九十有四,两鬓皆白,却耳不聋、眼不花,声如洪钟,真奇也!而且,他对五十年前创办中国人[
阅读全文]
北京奥运会不应该忘却的人:吴经国
吴经国,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和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委员,台北奥委会主席。
他为何能顶住外界的重重压力,在关键时刻坚定地投了北京的票?
“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成功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体育交流,这是他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所贡献的一个里程碑”——这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一位自1988年一直[
阅读全文]
美媒:中国新型预警机战斗力直逼美国
中评社香港8月5日电/台海作为美国太平洋战略上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都是美军的战略重点。美国国防大学《联合力量》日前刊文称中国正在发展和生产先进的空中预警机,以提高战机的效力,文章称,中国努力研制三款预警机,其中“空警-2000”性能直逼美军“E3鹰眼”预警机,而且只需两架就能够掌控台海。
文章[
阅读全文]
中评社香港7月30日电/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王启超报道,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近日刊发文章称中国正在独立研发先进武器装备以实现自身的意图。
文章说,中国努力瞄准未来10-15年的先进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包括先进战机、空射武器、空中加油机和战略运输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在内的武器装备,其中很多是为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做准备。
[
阅读全文]
zt解密巴顿将军为何战时是上校战后被降至少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作为协约国一方派远征军赴欧参战。1918年11月大战结束。美国远征军凯旋回国,日后成为美军著名将领的巴顿也在这支队伍里。当其他战胜国军队都在论功行赏、封官晋爵时,巴顿肩头的军衔等级标志却从上校变成了少校。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巴顿有什么过失而被降级了吗?
原来,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