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我的黎巴嫩(5): 在雪松圣谷间,我找到了纪伯伦

打印 (被阅读 次)

基督教在黎巴嫩的传播始于耶稣在Tyre附近为一迦南小孩驱魔的传说。耶稣的弟子圣彼得和圣保罗曾在现在的黎巴嫩地区向腓尼基人传教。公元4世纪叙利亚传教士圣马龙创立了马龙教派,其后在公元7世纪马龙教派的长老约翰马龙到黎巴嫩地区传教并在Kadisha Valley扎根。Kadisha在古叙利亚语中是神圣的意思,所以Kadisha Valley又被称为“圣谷(Holy Valley)”。这条35公里长的风景秀丽的峡谷是基督教马龙派的圣地,于1998年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

_DSC5313
图1:在中东的黎巴嫩,看见红瓦尖顶的基督教建筑,别有风情

_DSC5355
图2:尖顶教堂映衬着远山,超脱尘世般的灵气

早期的基督徒为躲避宗教迫害,常常利用峡谷的山洞作为避难所,隐士后来也把这些洞穴作为修道院。据说在圣谷有近千个这样的山洞,大多数是要攀爬或徒步才能到达的。

圣谷里最著名的修道院要数Mar Lichaa修道院(Mar Lichaa Monastery),这座建于14世纪的修道院座落在圣谷的峭壁上,环境幽静,是修道隐居的理想地方。

_DSC5322
图3:在悬崖峭壁上的Mar Lichaa修道院

_DSC5325
图4:Mar Lichaa修道院的洞穴教堂

_DSC5330
图5:从修道院向外望,是与世无争岁月静好的山谷田园

_DSC5361
图6:在圣谷可以看到许多梯田,这是当年隐士用于种殖谷物,葡萄和橄榄留下的

在圣谷的尽头有一个令黎巴嫩人引以为自豪的雪松公园(Cedars of God)。在古时候,黎巴嫩山上覆盖着这种可用作优质木材的大树。腓尼基人把木材出口到埃及,罗马,波斯等地中海地区。古埃及人用雪松建造航海船;所罗门用雪松造第二圣殿。雪松被印在黎巴嫩的国旗上,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_DSC5540
图7:去雪松公园的路上,这里以前曾是雪松覆盖的森林

_DSC5563
图8:黎巴嫩雪松

雪松公园的雪松大多有3000至4000年的树龄,有的甚至达6000年。雪松公园作为圣谷的一部分被列入世遗。

_DSC5566
图9:耶稣树,信徒用木刻把枯树雕刻成耶稣基督的模样

在雪松公园下,有一个人杰地灵的小镇Bsharri,一个世纪前诞生了一个天才,他叫纪伯伦(Kahlil Gibran)。维基百科把纪伯伦定论为“旅美作家,诗人,视觉艺术家和民族主义者”。纪伯伦的文学作品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由茅盾引入中国,后来冰心翻译了纪伯伦的作品《先知》,把纪伯伦进一步介绍给中国读者。

_DSC5369
图10:充满灵气的Bsharri,云雾缭绕的圣谷

_DSC5591
图11:在雪山和十字架之间的Bsharri,一派圣洁宁静

纪伯伦和波士顿有着深厚的源缘。早年纪伯伦在波士顿唐人街的Edinboro Street渡过了少年时光,后来又结识了波士顿的文化界人士而进入文化圈并取得了成功。在波士顿图书馆附近的Dartmouth Street有一座纪伯伦的纪念碑。

IMG_9686
图12:碑文的大意是:波士顿感谢纪伯伦带给世人的和谐及精神升华

我拍了并印了纪念碑的照片带去送给Bsharri的纪伯伦纪念馆,工作人员惊讶地说他们听说过波士顿的纪念碑但从没有见过,这下有了见证了!为了感谢我,免了我两张门票。

IMG_0226
图13:纪念馆里的纪伯伦自画像

我对纪伯伦本并不熟悉,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纪伯伦的一篇散文,激起了对黎巴嫩的强烈兴趣,并一定要看看圣谷,走走Bsharri。在可以看到圣谷风景的Bayt Nawal Guest House和主人Peter聊起纪伯伦,Peter拿出当年在纽约买的纪伯伦文集,我说你可不可以用阿拉伯语读几句纪伯伦的”我有我的黎巴嫩“?

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我有我的黎巴嫩。 
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及其难题,我有我的黎巴嫩及其瑰丽。 
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连同其中的种种企图和目的,我有我的黎巴嫩连同其中的种种梦幻和希冀。 
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那就请以它而满足;我有我的黎巴嫩,只满足那绝对的纯粹。 
你们的黎巴嫩是时日企图解开的政治死结;我的黎巴嫩则是巍峨高耸,直插蓝天的山岳。 
你们的黎巴嫩是宗教首领和军队司令的棋盘;我的黎巴嫩则是我看厌这运转在轮子上的文明面孔时,带着灵魂进入的圣殿。 
你们的黎巴嫩是两个人:一个纳税,一个收款;我的黎巴嫩则是一个人:他倚臂于雪松前下,除上帝和阳光外他摒弃一切。 
你们的黎巴嫩是港口、邮政、贸易;我的黎巴嫩则是悠远的思想,炽热的感情,大地在天空耳畔轻轻说出的神圣语言。 
你们的黎巴嫩是职员、工人、经理;我的黎巴嫩则是青年的抱负,中年的决心,老年的睿智。 
你们的黎巴嫩是各种各样的代表团、委员会;我的黎巴嫩则是狂风遮天、瑞雪盖地之夜炉边的聚会。 
你们的黎巴嫩是形形色色的教派和政党;我的黎巴嫩则是攀登岩石、追逐溪流、在广场上玩球的少年.......

PeteHouse
图14:Peter的看得见风景的房子

我读着“我有我的黎巴嫩”,来到了圣谷,看见了雪松,走过了Bsharri,我想我找到了纪伯伦。

 

附纪伯伦的”我有我的黎巴嫩”全文
中文:http://www.365essay.com/jblsws/d005.htm
英文:http://4umi.com/gibran/lebanon/

 

未完待续

风动尘起 发表评论于
好文,我这么宅的人看了这一篇都想去那山谷走一遭。
经纬线 发表评论于
瞎写,呵呵
经纬线 发表评论于
不敢当!
经纬线 发表评论于
多谢!
经纬线 发表评论于
夏天圣谷有云海,很仙
boca 发表评论于
好文笔!
farmersc 发表评论于
才情横溢啊
陈默 发表评论于
这堪称是真正的"诗和远方"。写得真好,一种温暖感人的情绪缓缓流淌。景色也美极了。
NHHiker 发表评论于
就为圣谷,黎巴嫩也值得走一趟
经纬线 发表评论于
过去是,现在基本太平了,希望以后再也不要有互撕了
经纬线 发表评论于
瞎拍瞎写,呵呵
经纬线 发表评论于
是纪伯纶的“我有我的黎巴嫩”写得好,我借光而已
经纬线 发表评论于
谢谢喜欢!
经纬线 发表评论于
过奖了!
经纬线 发表评论于
还有几篇争取早日完成
经纬线 发表评论于
黎巴嫩算是小众之地,但很有玩的地方
经纬线 发表评论于
谢谢鼓励!
greenoasis 发表评论于
黎巴嫩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这么好的地方可惜一直战乱不安定
bluewave69 发表评论于
片片拍的太好了! 美文美图。
爱史菲 发表评论于
喜欢你的文字,张力和内敛,举重若轻;分享纪伯伦,优美的长句子,一半是世俗哲理,一半是自在灵魂。
甜酒甜 发表评论于
既有历史,又有自己情感的好帖.
whatever9999 发表评论于
真正的图文并茂!
19428182 发表评论于
I love the travel note! and expect to see more from your work in
栗子湾 发表评论于
文字图片都很美,赞!有机会也去看看。
Ycart 发表评论于
写得真好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