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上的欧洲,不一样的感受 (五)配乐

打印 (被阅读 次)

《蓝色的多瑙河》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一首圆舞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从时起就向往着她。终于有一天在她的怀抱里进入梦乡。

多瑙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黑森林,由西向东横穿中欧大 陆,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十国进入黑海,是欧洲的第二大河, 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光是首都就有三个,维也纳,布拉迪斯拉发,布达佩斯。河上的城堡,教堂,桥梁,古塔流光溢彩,是诗人和作家灵感的源泉,亦是艺术家和音乐家的缪斯, 因着她为世人留下无数不朽的乐章。记得七十年代中期仅有的几部外国电影中,有一部是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那比现在的儿童看《哈利.波特》还过瘾。

几千年来,这河上不知生出多少故事,无外乎悲欢离合,风花雪月,爱恨情仇,忠心烈骨,国破家 亡.....。这些都按下不表,单提一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布达佩斯,法西斯的士兵们每到午夜时分,就押着他们抓到的犹太人来到多瑙河边,令他们脱下鞋 子,一阵枪响过后,这些无辜的犹太人就顺流东去了,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自一九四四年至四五年间,约有四百多位犹太人在此丧命。纳粹此为不留痕迹,孰不知 他们的罪恶不会被世人遗忘。最后一张照片中的鞋子,是艺术家们为了缅怀那些逝去的犹太人所创作的纪念碑。他们静静地躺在河岸上,此时无声胜有声,震撼心 灵。

纽伦堡

 

自一九三三年起,希特勒将该城定为纳粹的大本营,每年的年会就在这张照片中的体育馆举行。

 

照片中伸出的站台是专为纳粹党领袖设计的。当年希特勒一出现,万人伸手敬礼的画面,在这空旷的广场上也能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纽伦堡世纪大审判的法庭

 

 

纽伦堡  提起这个城市人们不免变得沉重和严肃起来,因为自然会联想到著名的纽伦堡世纪大审判。欧洲国际军事法庭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间,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对欧洲轴心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领袖进行数十次军事审判。由于审判主要在德国纽伦堡进行,故总称为纽伦堡审判。在这场审判中的被告共计22名,均为纳粹德国的军政首领。另外包括德国内阁在内的6个组织也被调查和判决,其中3个判决为犯罪组织,另外3个则无罪。英美联军在二战中将此城炸成废墟。其实这是个非常迷人秀丽的城市,世界闻名 的大企业西门子公司就诞生于此。

 

小城雷根斯堡

身着巴伐利亚服装的小帅锅

在天主大教堂广场的一隅,一位琴师孤独地自顾自地拉着手风琴,琴声悠悠,时而欢快,时而呜咽,它勾心拉肺般将俺吸引之前,琴盒里的CD供出售,却也只有 10欧元一张。回来听后,曲目悦耳动听, 乐声感人至深, 惊叹于这琴师的艺技,实乃真人不露相啊,庆幸俺不失时机地买了他的作品。看官若听了前几集,及至本集 中有风琴声,那便是他了。

 

雷根斯堡是多瑙河边一个美丽的古都,在慕尼黑以北140公里处。它历史悠久,自罗马时代便是沿多瑙河的重要城镇。

窄窄的石板路曲折蜿蜒,旧城区内大教堂屹然耸立,教堂周围各式砖红色的房子,构成一幅古老的风景画,特别是隔着多瑙河眺望街市,那种古香古色的气氛令人叹为观止。 雷根斯堡(Regensburg)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直辖市。雷根斯堡位于上巴伐利亚,多瑙河与雷根河的交汇处,向西北约88千米是纽伦堡,向南约104千米是慕尼黑,向西南约113千米是奥格斯堡,面积80.76平方公里,人口130,080(2006年),是继慕尼黑纽伦堡、奥格斯堡、维尔茨堡之後的巴伐利亚州第五大城市。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