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风情

新加坡是个岛国, 站在东西方的十字路口. 美丽的花园, 决不是文化沙漠. 处处有生机, 处处有惊喜.
博文
(2008-02-19 07:22:52)


元曲的美,令我遇到喜欢文字的人,便说:
那肯定会是一本好书!
接过邱少华先生送来的《元人的曲子》手稿,我一面打字一面赞叹不已。它的美,不是文绉绉那种;而是很生活很生动,有些还妙趣无比。
诚意地向大家推荐这本《元人的曲子》,它浅显易懂,但不失文学的价值。读它,你的日子散发文采,有时就这样被感动了,心头有一个鼓欢悦地敲击着。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2-18 04:38:40)


《书法家的故事》是书法家邱少华的第27本书。收录邱少华对历史上38位著名书法家的评介作品。新书涵盖各书法家的其人其事及其代表作品,同时也对书法的演变做深入浅出的介绍。新书图文并茂,并附录8幅邱少华书法作品。
>>>邱少华的书法世界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自本地雕塑大师黄荣庭2001年去世后,第二年,本地另一位大师级的雕塑家麦纳利修士(BrotherJosephMcNally)也相继去世。如果有新加坡人说不知道麦纳利修士是谁,那是说不过去的。这位爱尔兰老先生把新加坡视为第二个家乡,把一生都献给了新加坡。麦纳利修士1923年生于爱尔兰,1945年来到新加坡后在新马任教。1982年退休。1984年,创办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全心全意办艺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黄荣庭能作为参加亚细安雕塑论坛代表新加坡的领军人物,自然有其不同凡响之处。刘抗等人被称作新加坡第一代画家,开创南洋画派。而黄荣庭则可谓是第二代画家中的骄娇者,第二代画家师承西洋,多以创作雕塑为己任。  黄荣庭1934年出生于新加坡,1956年报读南洋美专,却因肺病而停学,1959年再度进入南洋美专,绘画老师有陈宗瑞、张荔英、陈文希、钟四宾。后来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八十年代,新加坡初建地铁时,岛国经济正更赶上经济低迷,举步维艰的困境。政府欲以公共建设振兴经济,策划了多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地铁东西、南北两条路线除了临近闹市区不得不建在地下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川行在空中。地铁站的设计也化繁为简,讲求经济实用。九十年代末,当新加坡再次兴建东北地铁线时,凭借经济腾飞积累的雄厚资金,建筑费高达46亿新元,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12-11 01:53:13)

自1983年牛车水街边802个小贩全部搬入牛车水大厦后,街道是干净了,但牛车水随之失去了光彩,成为只可追忆的历史。1999年,政府公布了“牛车水发展蓝图”。随后在民间引起一阵激烈的讨论。各阶层有识之士对蓝图涉及的布局、建筑、设施、街名等各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意见大多中肯贴切,集中在发展的主导思想是保留传统还是“为旅游业服务”。对无中生有的芳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旧高等法院大厦和隔邻的旧市政厅大厦在未来几年内将转换成世界级的美术馆。政府选择此二座建筑作为美术馆是十分明智和有意义的,因为大厦本身就是件艺术品。旧高等法院有着壮丽的科林斯式圆柱和爱欧尼亚式的柱子,正面山墙三角装饰部分的雕塑,都是出自意大利雕塑家鲁多夫·诺里(CavalieriRudolfoNolli)之手。雕塑中间部分的女性代表公正,左侧人物代表迷失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提起朱铭,新加坡人不会陌生,因为新加坡已有多件朱铭的雕塑作品。朱铭1938出生於苗栗县通霄镇,本名朱川泰。15岁学习雕刻,1968历经周折,终拜雕塑大师杨英风为师,自此从工艺雕刻正式踏入艺术创作领域,进入人生的转捩点。1976年3月,第一次木雕个展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举行,一鸣惊人。1987年,随着新加坡对艺术和文化的重视,新加坡泛岛巴士公司(TIBS)决定结合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在乌节路的文华酒店门前的两旁各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不了解底细话,根本看不出那是什么。我告诉大家,那是台湾著名雕塑家杨英凤的作品。1971年杨英凤为文华酒店创作了白大理石雕塑系列:玉宇壁、朝元仙仗圖、文華六器、天女散花、漢代社會風俗圖等。1990年代后期,酒店重建后,作品只有极少部分被保留下来。两块白色大理石正是其作品的残余部分。杨英凤,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在苏富比艺术品拍卖清单里,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名字:罗伊·里奇滕斯坦(RoyLichtenstein)。他作品经常以几百万美金的价格转手。我们还发现一件事,人们称他为“波普画家”或“波普大师”。波普艺术出现于英国。第一件作品由理查德·汉密尔顿用拼贴技法制作,题为[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动人?],参加了1956年“明日”美展。画中房间交满美式家俱、海报、沙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