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美国梦,中国梦,不管那里,选票不一定公平

(2015-08-22 09:06:09) 下一个

三个事,得说选票,说机制。三个历史小事件,说明机制很重要。选的东西反而不一定重要。但结果就是结果,学会认可 --这不是气度,是规则。除非你能改变规则。

一是,中国作家协会的文员们通过六轮投票,从几百部作品中选出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格非的 《江南三部曲》、王蒙的 《这边风景》、李佩甫的 《生命册》、金宇澄的 《繁花》、苏童的  《黄雀记》获奖。阎真的《活着之上》在第六轮得票排在第六,最终无缘而落选。

这个选举是在作协的文员“圈子”里投的。作品取样很大,但投票人取样很小。不大能反映现实。严格来讲,结果只能是作协的人所喜欢的好作品。这和时尚的市场,大众的市场,甚或历史的市场,不是同一个问题。

二是,加拿大的大选。传统的自由党在初选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负面意外。三选三败的某华人候选人竟不得要领,连初选的会场都进不了。可见,这又是一个小“圈子”的典型范例:备选人员取样不大,投票人的取样也很小。我只能为她感叹,自由党的初选规则有没问题,那是一个问题,但你的竞选团队,组织一定有问题,这是另一个问题。

同情她的同时,还得问一句,都是第四次参选了,难道还不知党内运作机制?这个要自我检讨。

三是,施一公的院士选举。

这位自费留学的清华海归,89年清华毕业,6-4参与绝食。95年拿到霍普金斯的博士,2001年拿到普林斯顿的终身教职。2006回五道口兼职,2008年全家搬回清华。他先后在《科学》、《自然》和《细胞》上发表过25篇文章,不能不说一流。2010年,施一公和饶毅在《科学》上联合撰文,批判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还说了一句:科学是高尚的,但科学家却不一定。这一切都惹了体制,惹了选举人诸公。

老账新帐,自然一起算。虽然饶毅2007开始全职国内,施一公也在2008年开始全职国内,但2011年12月9日的中国院士,他俩谁也都当选不了,我有个校友显然不如人家俩,但当选了。饶毅一气写了篇《解剖“逆淘汰”社会现象的一只麻雀》,明言自己不再参选,当然,时至今日他也不再申报参选。在位北大,这样固执地对抗体制,自然多少碍了组织名誉,当然也碍人升迁。因此2013年,他辞了北大的生命院长。这个时候,施一公于2013年5月得了美国的两院院士。人世间更显冷暖、悲欢。

施一公夹着西风,当然他自己也没再公开负气,还有人家清华的运作,最主要的当然还是那些学术论文,到了2013年12月19日,不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中科院终于给了他个院士。

可见,院士的选举机制,是有其规则的。认与不认,一直都存在。

总而言之,不管美国梦,中国梦,不管在那里,选票不一定公平。但结果就是结果。学会认可 -- 这不是气度问题,是规则问题,除非你能改变规则。

在现行的规则下,你的参与,你的一票,很重要。

---------
后记

1。中国的书读排行榜,前几个月都没有那些获奖作品,这一获奖,下月一定部部上榜
2。那位女士大概不会有下次。此事件对自由党的影响不小,可谓两败俱伤。
3。施一公是在Cryo-EM方面,搞的是原子分辨率的膜蛋白结构,支持了Cryo-EM的发明。
4。当然,施饶事件,多少也反映了清华与北大的不同,文化的不同,处事的不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