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怎么看外资大逃亡

(2015-02-12 04:17:19) 下一个
在华外资大逃亡。世界工厂遭弃? 引多米诺骨牌效应。

主要的观点是:中国的人工不再便宜;招不到好工人。

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国内的同类型企业都起来了,外来的企业就算了吧。

---------

松下在华不断关厂江河日下 昔日巨头都很恢脸 --- 松下山东工厂关停:上周五还加班这周一就停工

  松下(7.24, 0.00, 0.00%)全面退出在华电视生产,业内称其彩电在华销量可“忽略不计”,分析称其已向高利润的B2B转型

  松下在中国区域内的电视生产和制造业务彻底结束。加上前几年,松下已关闭在中国的等离子电视工厂,这意味着在激烈的彩电市场竞争冲击下,松下电视已全面退出中国生产。

  35年前,受邓小平邀请,松下成为首家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企业。此后,以松下为代表的日本电子企业在中国家电市场上风生水起。但最近几年,随着中、韩家电的崛起,松下大有江河日下之势。

  松下失败了吗?对此,业内有观点认为,松下等日企在激烈竞争下陷入低谷,不得不退出。专家则认为,选择逐渐退出利润微薄的B2C(企业对客户)业务,强势培植B2B(企业对企业)产业,这是东芝[微博]、日立、索尼(26.1, 0.04, 0.15%)共同的选择。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媛

  松下在华“辉煌不再”

  近日,松下中国正式宣布,已于2015年1月底终结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事业。这个公司于1995年成立,其从1996年开始生产显像管电视机至今已有19年之久。关闭它,意味着松下在中国区域内的电视生产和制造业务彻底结束。

  2013年,松下关闭在上海的等离子电视工厂。此前2009年和2013年,松下先后两次转让了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股权。

  松下表示,工厂关闭后,中国市场将以“委托生产”的形式继续销售松下电视。但业内认为,核心生产线的逐渐退出表明,松下对其彩电业务甚至整个家电板块都在失去信心。

  松下进入中国,缘起于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一次会谈。1978年,邓小平应邀访问日本。资料显示,10月28日这天,邓小平一行冒着细雨乘车来到松下的大阪茨木电视机厂。在与松下会谈时,邓小平说:“今后我们要搞现代化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准备吸收外国的技术和资金。没有电子工业,现代化无法实现,因此我希望你们的电子工业到我们那去。”松下幸之助不假思索地答道:“无论什么,我们都将全力相助。”

  那次会谈后,1979年6月松下幸之助访华。其间,松下与中国政府签订《技术协作第一号》协议,向上海灯泡厂提供黑白显像管成套设备。1987年,松下与北京市和电子部等下属的4家企业合资成立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是当时投资(248亿日元)规模最大的中日合资企业。

  松下之后,东芝、日立、索尼等一批日本电子企业巨头登陆中国,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家电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如日中天。

  “无心恋战”家电业务

  有业内资深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说,目前中国市场上,松下的彩电销量已可以忽略不计,冰箱销量50-60万套,空调销量100万套左右,洗衣机的市场表现最好,销量大概200多万台,市占率7%左右。“松下在家电业务上,已经无心恋战”。目前松下在中国的销售额为600亿元人民币(1兆日元),占松下全球收入的13%。

  从备受国民追捧的外资洋牌,沦落到可“忽略不计”的尴尬局面,原因也很复杂。

  奥维云网总裁文建平对新京报记者说,当年在家电转型升级中,日本企业集体迷失方向。比如在2004年前后,松下东芝索尼都选择做等离子电视,但等离子产业链的封闭导致其更新速度慢,最终败给了韩国、中国台湾主导的LED电视。

  松下方面称,在超薄型电视竞争愈发激烈的过程中,本公司做出了难以继续自行生产的经营判断。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说,随着中、韩家电企业的崛起,产业竞争愈加激烈,利润也愈加稀薄,日本企业选择把科技含量不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交给别人,把研发和品牌留在自己手中,也是对的。

  近年来,松下的彩电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14年3月的2013财年,松下电视已连亏六年。2012、2011两年,松下的总净亏损额超过150亿美元。

  日企依旧保持技术优势

  随着松下关闭工厂、日立退出家电、索尼卖楼填亏等消息出现,“唱衰”日本电子企业的声音日渐发酵。但是,这些昔日的巨头们真的败了吗?

  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虽然日本企业在终端消费电子上的优势不再,但它们依然在核心零部件、上游化学材料方面保持强势。比如夏普的液晶面板,松下的锂离子电池,索尼的摄像头,旭硝子的面板玻璃……这些不可或缺的零配件都隐藏在其他品牌产品内部,就连风靡全球的苹果(124.88, 2.86, 2.34%)产品内部也不乏日本零部件。

  日企在有意识地收缩利润微薄且竞争激烈的B2C制造,同时持续在B2B上发力,后者则是整个产业链上核心技术和利润所在。

  中国社科院日本经济学会理事、产业经济学家白益民对新京报记者说,日本企业的发展,一直是精耕细作,它缺少资源,劳动力不占优势,就把优势集中在高精尖领域。白益民说,过去我们曾以日本、德国制造业为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技术是集成性和改良性技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试错。但这些年,中国已经不具备这样的产业氛围,我们偏向于走美国模式,IT软件产业先行,在核心制造业领域与日、德又拉开了差距。

  ■ 背景   日企全面转型B2B

  2012年,津贺一宏担任松下总裁,大力裁减不景气的业务,将业务重点从消费电子产品转向家用电器、汽车电池、太阳能和照明设备等。

  津贺一宏在演讲中透露,松下2018年将实现10兆日元的目标,其中成长期许最高的是住宅、汽车和面向行业的“B2B解决方案”业务。届时,家电业务的占比会稀释到20%。

  反映到中国市场,今后,松下五大事业将助力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比如家电、住宅业务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汽车业务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商务方案业务解决老龄化、医疗、安全保障、人工成本上升等问题;住宅、商务方案业务解决能源紧张问题。元器件业务则支持上述业务的开展。

  据悉,松下已经向青岛市提供了拥堵判断软件和车辆感知系统,解决拥堵问题。松下的安防系统,也已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机场应用。

  在津贺一宏看来,如今的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大气污染、老龄化、人工成本上升、安全保障等社会问题也在增加。这些方面,松下都可以有所作为。

  为解决环境问题,松下已开始研究氢能源利用技术、安全饮用水生产技术、柴油机废气净化技术,还要与特斯拉(212.8, -3.49, -1.61%)合建电动汽车电池厂。

  其他日本电子企业也在积蓄和打造更为尖端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较早就向B2B(商用)领域转型的东芝、日立在核电和电梯产业各自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曾有东芝内部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说,现在最怕人们对东芝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年做家电的时代。

去年7月,索尼宣布将投资350亿日元,提升积层型CMOS影像传感器产能,增强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部件供给。10月,索尼又推出用于车载摄像头的影像传感器,拓展车载市场。

松下入华大事记

  ●1978年   邓小平访日,参观松下工厂。

  ●1979年   松下幸之助访华,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1987年   松下在华合资成立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公司。

  ●1995年   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成立。

  ●2009年   松下转让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2013年   松下关闭在上海的等离子电视工厂。

  ●2015年   松下关闭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
更多的观点:

随着经济增长减速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世界产业资本正在纷纷“抛弃”中国,这对于中国当前经济无疑是釜底抽薪,不仅产生大规模的失业浪潮,也会对相关上下游配套产业形成严重影响,并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更重要的是,倘若各国外企整体撤离会形成“窗口效应”,会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悲观情绪,诱发更大规模资本外逃,从而对国内银行资本和外汇储备构成严重冲击。



中国比较优势逐渐消失,外资企业正在整体撤离

外资企业“翻脸”的背后

多年来,中国凭借人口红利、廉价资源要素和优惠政策赢得世界产业资本的青睐,中国制造也以“made in china”的标志走到了世界的前沿。而如今,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却逐渐被各国产业资本抛弃。2月5日,知名钟表企业的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清算解散,并和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公司称“终止解散”行为得到了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批复,也向人社部门提出了报备。

在西铁城精密有限公司清算解散不久前,2014年12月17日,美国微软公司宣布将在2015年春节前关闭位于北京及东莞的诺基亚手机工厂,关闭中国工厂后,部分社会被转移到越南河内工厂。2015年,计划从中国撤资的外企还有很多很多:日本松下将把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生产从中国转移至位于静冈县和神户市的工厂、夏普计划在枥木县矢板市工厂和大阪府八尾市工厂分别生产更多机型的液晶电视和冰箱,推进回迁、日本大金工业公司董事长井上之2月7日表示,计划进一步把投放日本国内市场的家用空调生产从中国迁回位于滋贺县的工厂。TDK预计也将把部分电子零部件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秋田县等地的工厂。另据悉,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也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世界各国资本撤离的背后,说明中国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长期以来,中国依靠国内廉价的资源、环境、土地和劳动力支撑“世界工厂”地位,但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尤其国内物价上涨导致生产生活成本快速攀升,中国这个“价值洼地”对于各国产业资本正在失去吸引力。其中,用工成本上涨和劳动力不足成为众多外资企业发展的最大掣肘,也是迫使很多外企选择撤离中国的重要因素。

“节后不知道有多少鞋厂能照常开工,身边不少台商都已跑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投资建厂,我们也在考虑今年要不要在越南设立公司。”中国广州东莞一家台资负责人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大倒苦水,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这家公司的利润由于人民币升值因素被逐渐吞噬,另外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更是加重了公司的负担,让该负责人萌生退意。

“一双皮鞋,在珠三角下订单时要20美元,而在越南只需18美元,客户肯定会选择越南,另外,东南亚国家在人工成本和税收等方面占有优势,甚至一些东南亚制造的鞋服产品在广州批发市场上的价格,比在珠三角工厂下单的价格还低。”这家台资企业代表了东莞众多企业的生存现状,不久前,中国《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发起了第5次东莞企业生存报告调查,受访的150家企业中,超过六成企业表示,2014年的接单量下降。订单利润下滑的企业占比达到69.34%,32%企业表示经营亏损难以维持。近九成鞋企的用工成本都在上涨,近半数受访企业用工成本上涨在10%至30%区间。另外,高达九成的企业不看好未来,担心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其中大部分鞋企尝试将产地(和订单)转移到东南亚。

除了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以及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之外,“工人职业素养下降”也是导致众多外企撤资的另一因素。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国内拥有一大批性格温顺的劳动力大军。在中国“榜样”革命理念的教育下,作为第一代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工群体(以及国企改革后失业下岗到南方讨生活的技术工人)能够努力做到“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怕死。”用顽强的意志和坚挺的身躯支撑起中国经济的繁荣和昌盛。但身为他们的下一代,广大的80、90后群体则“自由散漫”得多,让众多用工企业叫苦不迭。

“即使给他们开出3,000多元的薪酬,同样留不住年轻工人,他们大多数人只是将公司当作融入城市的跳板,倘若在城市站住脚跟、或者学个一技之长立刻选择离开,甚至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工人是一个很没面子的职业,在城市开个门店是不少人的理想。”在很多企业雇主看来,现在80、90后相比上一代人既缺乏专业技能、又缺乏职业素养,很难与企业长期“同舟共济”。劳动力的快速流失对于众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严重制约。

外资撤离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中国现实环境下众多因素让外企纷纷选择离开,但问题是,倘若外资企业整体撤离,对目前中国经济无疑釜底抽薪。201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出,中国有4,500万人的就业机会来自外资企业,如果算上间接为这些外资企业提供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外资提供的就业机会数以亿计。这也意味着,如果一家外资企业撤离,很可能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对中国经济经济产生严重冲击。

事实上,这一幕目前在中国已经发生,2014年12月,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联建科技宣布倒闭,随后其兄弟公司,位于东莞的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相继倒闭。据了解,联建公司曾是苹果手机屏幕供应商,辉煌时员工接近2万人,2014年业务每况愈下,至倒闭前还有3,000名员工。而万事达和联胜两大公司临倒闭时共拥有7,000名员工。可见,随着三家公司的相继倒闭,将近1万名工人“下岗”。而近年来东莞市遭遇破产的企业难以计数。

另外,更重要的是,随着外资实体产业的加速撤离会进形成“窗口效应”,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悲观情绪形成,诱发更大规模资本外逃。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中国资金外流的速度正在加快,中国央行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下半年流出的资金是921亿美元,不过,花旗银行的分析则估计,仅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流出的资金就有2,500亿美元—2,700亿美元。平均每月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

其实,也正是国际资本大规模外流,才迫使中国央行一反“紧缩政策”的常态,通过降息降准为国内银行注入流动性,以缓解资金链断裂问题。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高达140万亿的M2,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央行通过购买外汇释放出的基础货币派生出来的,每一美元外汇资本流出,依照目前汇率就意味着冲销掉6元人民币,而这对于近年来资金紧张的中国商业银行无疑雪上加霜。随着外资企业的接连撤离,中国银行资本持续趋紧将是大概率事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