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扫盲运动作用很小。解放前夕初等教育其实已经很普及。新中国在普及教育方面的贡献不是很大。

(2019-08-01 10:21:56) 下一个

1 先看数据。

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以上的人口一共有 88274022人,其中上过扫盲班的有 7201399人,

占比 8.16%。

65岁以上的人,也就是1935年以前出生的,在1950年的时候属于年龄15岁以上的成年人。

这个数据表明,当年总共只有大约8% 的成年文盲参加了扫盲班的学习。即使全部脱盲,对于大幅度降低文盲比例作用有限。

2 再看扫盲标准

1953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了统一的扫盲标准:“农民一般订为能识1000个常用字,大体上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常用的便条、收据;城市劳动人民一般订为能识1500个常用字,”

根据这个标准,即使脱盲了,也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要具备阅读能力起码要掌握2000个汉字。认识1000个汉字只相当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谁都知道,小学只读一年级是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的。不要说只认识一千个汉字,即使1500个汉字也不够。所以按这样的标准,严格来讲不能算脱盲。只能算完成任务。

当年有多少人真正通过扫盲班学习掌握基本阅读能力,无法得知。但是可以肯定数量很少。对于大幅度降低文盲比例的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

 

3 其实解放前夕,中国的初等教育已经相当普及。再看数据:

还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年龄组,文盲比例 48.24%,不是传说的80%,甚至90%。而且文盲比例随年龄降低而降低。64岁年龄组(1936年出生)文盲比例就只有 31%,以后逐年下降,到58岁只有 18%。

58岁的人是1942年出生,到50年到达入学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人,文盲率只有18%,意味者50年的时候,儿童入学率达到82%。可以说初等教育已经相当普及。特别是,考虑到文盲大部分是女性,男子的文盲率更低,只有8.9%,也就是说 90% 的男孩是能够上学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了这个趋势,但是也没有特别的快,而且意义也有限,因为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在49年的时候就已经大部分完成,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80%。

 

过去我们都以为,解放前中国人基本都是文盲,解放后大搞扫盲运动,文盲大量减少等等,其实和大炼钢铁亩产万斤一样,是神话传说。文盲率的降低主要靠教育的普及,而教育普及是49年以前就已经形成的趋势,共产党只是将其继续而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